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5)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5)第1页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5)第2页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5)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5)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5),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原子之间也有间隔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D.化学变化会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等现象,所以产生这些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B. 加入块状固体
    C. 倾倒液体D.连接仪器
    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导管口始终没有气泡冒出:可能是装置漏气
    B.过滤操作中,过滤速率较慢:可能是将泥水搅拌后直接过滤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天平发生偏转:可能是产生的气体逸散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刚点燃火柴就将铁丝伸入集气瓶
    4.下列是“要完成的实验﹣﹣仪器和用品的选择”组合。根据图示分析,组合不合理的一组是( )
    A.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B.检验CO2是否收集满﹣﹣⑥⑦⑧⑨
    C.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
    D.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进行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温度升高,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
    6.如图为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属于非金属元素
    B.x的值为8
    C.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D.Mg与R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R2
    7.戊二醛(C5H8O2)是一种新型消毒剂,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广泛使用。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g
    B.1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1个O2分子
    C.戊二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5:8:2
    D.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c的质量为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C.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4
    D.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3:17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
    B.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水量丰富、淡水资源短缺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
    A.C+O2CO2↑B.4Fe+3O22Fe2O3
    C.H2O2H2↑+O2↑D.2HgO2Hg+O2↑
    二、填空题
    11.请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用语填空:
    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 ;可用作气体肥料的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12.集气瓶中装满了某种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填序号,下同);若火焰没有变化,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若火焰燃烧得更旺,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1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
    (2)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 。
    (3)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填序号 )。
    (4)根据垃圾分类,生活中的矿泉水塑料瓶、易拉罐属于 (填“可回收物”或“不可回收物”)。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有 。(写出一点即可)
    14.酒精灯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加热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下列图中选取正确的序号填空:
    给酒精灯添加酒精 ,点燃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
    (2)酒精灯火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为探究灯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结果如下:(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
    ①根据上表数据,灯焰三部分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②根据上表数据,加热时,被加热的仪器或物品应该放置在据灯芯约 位置。
    ③酒精灯外焰温度较高原因是 。
    15.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图),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 (写化学方程式)。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 。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16.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
    ③若反应后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 。
    三、解答题
    17.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该装置组合 (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制取氢气,理由是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择的制取装置的组合是 (填字母),使用该收集方法观察到 时表示氧气集满。
    18.如图是以空气等物质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工艺流程图,请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空气分离”这一过程是利用N2和O2的 不同将其分离,该过程属于 变化。
    (2)合成塔①中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质量比为 。
    (3)合成塔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实验探究题
    19.H2O2溶液、84消毒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 ,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①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84消毒液30mL,注射器中吸入H2O2溶液25mL。
    ③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x= 。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填“猜想一”或“猜想二”)正确。
    【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作用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0.小南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少许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注: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的是 (A或B),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 (填“ab”或“bc”)段纱布条先变色。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 (填“快”或“慢”)。
    21.小明利用图1装置探究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变化(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图2是用传感器测量整个实验过程中烧瓶内氧气浓度变化情况的曲线。
    步骤1: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白磷始终不燃烧。
    步骤2:冷却至室温,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照射引燃白磷,白磷燃烧。
    在步骤1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图2哪一段表示红磷的燃烧 (填AB、BC、CD或DE);你认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择 (填“红磷”或“白磷”)效果会更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原子之间也有间隔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D.化学变化会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等现象,所以产生这些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分析】A、根据微粒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原子之间也有间隔,故选项推理正确。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但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还可能是分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D、化学变化会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等现象,但产生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2.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B. 加入块状固体
    C. 倾倒液体D.连接仪器
    【分析】A、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B、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连接试管与橡皮塞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另一端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
    B.向试管中添加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且试管横放,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处,把试管慢慢直立起来,使块状固体慢慢滑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底部,故B错误;
    C.倾倒液体时要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故C错误;
    D.把橡胶塞塞进试管口时,应慢慢转动橡胶塞,稍用力塞进试管口,切不可将试管放在桌上用力,防止压碎试管,故D错误;
    故选:A。
    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导管口始终没有气泡冒出:可能是装置漏气
    B.过滤操作中,过滤速率较慢:可能是将泥水搅拌后直接过滤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天平发生偏转:可能是产生的气体逸散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刚点燃火柴就将铁丝伸入集气瓶
    【分析】A、如果装置漏气,气体可能从漏气处逸出;
    B、过滤时,如果泥沙过多的附着在滤纸表面,可能导致过滤速率较慢;
    C、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解答】解:A、如果装置漏气,可能导致导管口始终没有气泡冒出,该选项分析合理;
    B、过滤时,将泥水搅拌后直接过滤,可能导致过滤速率较慢,该选项分析合理;
    C、如果产生的气体逸出,可能导致天平发生偏转,该选项分析合理;
    D、刚点燃火柴就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火柴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铁丝不能燃烧,不能把集气瓶炸裂,该选项分析不合理。
    故选:D。
    4.下列是“要完成的实验﹣﹣仪器和用品的选择”组合。根据图示分析,组合不合理的一组是( )
    A.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B.检验CO2是否收集满﹣﹣⑥⑦⑧⑨
    C.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
    D.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
    【分析】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C、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
    D、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收集CO2气体﹣﹣⑥⑦⑧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因此检验CO2是否收集满﹣﹣⑥⑦⑧⑨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错误,因为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因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进行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温度升高,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而汞原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6.如图为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属于非金属元素
    B.x的值为8
    C.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D.Mg与R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R2
    【分析】A、由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为16,为硫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解答】解:A、由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为16,为硫元素,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2+x+6,x=8,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镁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2,表示原子序数为1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镁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2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S,用R表示为MgR,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戊二醛(C5H8O2)是一种新型消毒剂,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广泛使用。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g
    B.1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1个O2分子
    C.戊二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5:8:2
    D.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所以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8+16×2=100,故A错误;
    B.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B错误;
    C.戊二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6×2)=15:2:8,故C错误;
    D.戊二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8,所以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D正确;
    故选:D。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c的质量为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C.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4
    D.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3:17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c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3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于不知道化学计量数,因此不能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7﹣4):(21﹣4)=3:17,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
    B.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水量丰富、淡水资源短缺
    【分析】A、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C、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水量丰富、但是淡水资源短缺。
    【解答】解:A、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是+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水量丰富、但是淡水资源短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
    A.C+O2CO2↑B.4Fe+3O22Fe2O3
    C.H2O2H2↑+O2↑D.2HgO2Hg+O2↑
    【分析】A、碳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D
    【解答】解:A、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该选项书写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1.请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用语填空:
    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 He ;可用作气体肥料的是 CO2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Ca 。
    【分析】根据氦气、二氧化碳用途分析;根据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分析;根据化学式、元素符号书写方法分析。
    【解答】解: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氦气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相同,化学式为He;可用作气体肥料的是二氧化碳,化学式CO2;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符号为Ca。
    12.集气瓶中装满了某种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①或④ (填序号,下同);若火焰没有变化,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③ ;若火焰燃烧得更旺,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② 。
    【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燃烧更旺,所以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的是①二氧化碳或④氮气;若火焰没有变化的是③空气;若火焰燃烧得更旺的是②氧气;
    故答案为:①或④;③;②。
    1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分之一 ;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用湿抹布盖灭 。
    (2)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 放到指定的容器内 。
    (3)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③ (填序号 )。
    (4)根据垃圾分类,生活中的矿泉水塑料瓶、易拉罐属于 可回收物 (填“可回收物”或“不可回收物”)。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有 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写出一点即可)
    【分析】(1)根据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以及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实验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3)根据图标的含义来分析;
    (4)根据垃圾的分类以及处理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用湿抹布盖灭;故填:三分之一;用湿抹布盖灭;
    (2)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故填:放到指定的容器内;
    (3)①这是禁止吸烟标志;②这是禁止鸣笛标志;③这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④这是节约用水标志;故填:③;
    (4)根据垃圾分类,生活中的矿泉水塑料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有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故填:可回收物;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14.酒精灯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加热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下列图中选取正确的序号填空:
    给酒精灯添加酒精 ⑥ ,点燃酒精灯 ① ,熄灭酒精灯 ③ 。
    (2)酒精灯火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为探究灯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结果如下:(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
    ①根据上表数据,灯焰三部分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焰心、内焰、外焰 ;
    ②根据上表数据,加热时,被加热的仪器或物品应该放置在据灯芯约 离灯芯3.5~4.5cm(或外焰或4.0cm)处 位置。
    ③酒精灯外焰温度较高原因是 酒精燃烧充分 。
    【分析】(1)根据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方法作答;(2)由图表数据进行分析。
    【解答】解:(1)给酒精灯添加酒精时需将灯熄灭,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2)由图表显示的数据可以读出:灯焰三部分温度最高的是外焰,其次是内焰,最低的是焰心。所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由于各层温度不同,为防止引起试管等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在加热时应用外焰。焰心温度低的原因是焰心处的酒精燃烧不充分,外焰温度高的原因是此处的酒精燃烧充分。
    故答案为(1)⑥;①;③;(2)①焰心、内焰、外焰;②离灯芯3.5~4.5 cm(或外焰或4.0cm)处;③酒精燃烧充分。
    15.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图),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瓶内有氧气,可供小白鼠呼吸 。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 CO2+Ca(OH)2═CaCO3↓+H2O (写化学方程式)。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 上升 。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氮气 。
    【分析】(1)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回答。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的性质回答。
    (3)根据呼吸作用的过程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的性质回答。
    (4)根据空气的组成,以及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供给呼吸的性质回答。
    【解答】解:
    (1)瓶内有空气,空气中含有能供给呼吸的氧气,故小白鼠仍可成活一段时间。
    (2)小白鼠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瓶壁逐渐变模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小白鼠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从而被吸收,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烧杯中导管内液面上升。
    (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通过小白鼠的呼吸作用被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又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故答案为:(1)瓶内有氧气,可供小白鼠呼吸;(2)CO2+Ca(OH)2═CaCO3↓+H2O;(3)上升;(4)氮气。
    16.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2AgNO3=2Ag+Zn(NO3)2 。
    ②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Zn、Cu、Ag 。
    ③若反应后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 Zn(NO3)2、Mg(NO3)2 。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①由于金属活动性Mg>Zn>H>Cu>Ag,现不知加入锌粉的量的多少,所以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锌和硝酸银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2Ag+Zn(NO3)2。
    故填:Zn+2AgNO3=2Ag+Zn(NO3)2。
    ②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锌剩余,因为置换出的铜和银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硝酸镁不能与锌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Zn、Cu、Ag。
    故填:Zn、Cu、Ag。
    ③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反应后滤液为无色,说明Cu2+和Ag+已被完全置换出来,则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Zn(NO3)2、Mg(NO3)2。
    故填:Zn(NO3)2、Mg(NO3)2。
    三、解答题
    17.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水槽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装置组合是 BE (填字母),该装置组合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制取氢气,理由是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选择的制取装置的组合是 AC (填字母),使用该收集方法观察到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时表示氧气集满。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1)仪器a是水槽;
    (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E,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装置组合是BE,该装置不合不能用于制取氢气,理由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是固体,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所以选C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使用该装置收集方法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示氧气集满。
    故答案为:
    (1)水槽;
    (2)BE;不能;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2KMnO4K2MnO4+MnO2+O2↑;AC;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18.如图是以空气等物质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工艺流程图,请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空气分离”这一过程是利用N2和O2的 沸点 不同将其分离,该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
    (2)合成塔①中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 降低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质量比为 14:3 。
    (3)合成塔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H3+CO2CO(NH2)2+H2O 。
    【分析】(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根据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回答此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此题;
    (3)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空气分离”这一过程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沸点;物理。
    (2)合成塔①反应前氮气是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合成塔①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反应为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所以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质量比为28:(3×2)=14:3;
    故答案为:降低;14:3。
    (3)合成塔②中是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CO(NH2)2+H2O;
    故答案为:NH3+CO2CO(NH2)2+H2O。
    四、实验探究题
    19.H2O2溶液、84消毒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 向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 催化剂 ,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①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84消毒液30mL,注射器中吸入H2O2溶液25mL。
    ③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x= 375 。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猜想一 (填“猜想一”或“猜想二”)正确。
    【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作用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NaClO+H2O2→NaCl+H2O+O2 。
    【分析】【查阅资料】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实验1】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
    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催化剂,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故填:催化剂。
    【实验2】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第3次时次氯酸钠完全反应,x=370+5=375。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猜想一正确,即次氯酸钠是反应物。
    【分析讨论】
    NaClO与H2O2溶液反应生成O2、NaCl和H2O。
    【解答】解:【查阅资料】
    NaClO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故填:+1。
    【实验1】
    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向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故填:向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
    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催化剂,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故填:催化剂。
    【实验2】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第3次时次氯酸钠完全反应,x=370+5=375。
    故填:375。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猜想一正确,即次氯酸钠是反应物。
    故填:猜想一。
    【分析讨论】
    NaClO与H2O2溶液反应生成O2、NaCl和H2O,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NaClO+H2O2→NaCl+H2O+O2。
    故填:NaClO+H2O2→NaCl+H2O+O2。
    20.小南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少许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注: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的是 (A或B),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 ab (填“ab”或“bc”)段纱布条先变色。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 慢 (填“快”或“慢”)。
    【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的是B,是因为A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B中时,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ab段纱布条先变色,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氨分子运动的速率减慢,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慢。
    故填:B;ab;慢。
    21.小明利用图1装置探究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变化(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图2是用传感器测量整个实验过程中烧瓶内氧气浓度变化情况的曲线。
    步骤1: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白磷始终不燃烧。
    步骤2:冷却至室温,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照射引燃白磷,白磷燃烧。
    在步骤1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P+O2P2O5 ;图2哪一段表示红磷的燃烧 BC (填AB、BC、CD或DE);你认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择 白磷 (填“红磷”或“白磷”)效果会更好。
    【分析】红磷、白磷燃烧都生成五氧化二磷;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择白磷效果会更好,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更彻底。
    【解答】解:在步骤1中,红磷、白磷燃烧都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
    图2BC段表示红磷的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择白磷效果会更好,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更彻底。
    故填:P+O2P2O5;BC;白磷。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1/22 10:51:48;用户:兴义民族中学;邮箱:xymz@xyh.cm;学号:41406921火 焰
    焰 心
    内焰
    外 焰
    探头位置(cm)
    0.5
    1.5
    2.5
    3.0
    3.5
    4.0
    4.5
    火焰温度(℃)
    537
    670
    667
    750
    775
    806
    801
    平均温度(℃)
    603
    708
    794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140
    280
    365
    370
    x
    380
    火 焰
    焰 心
    内焰
    外 焰
    探头位置(cm)
    0.5
    1.5
    2.5
    3.0
    3.5
    4.0
    4.5
    火焰温度(℃)
    537
    670
    667
    750
    775
    806
    801
    平均温度(℃)
    603
    708
    794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140
    280
    365
    370
    x
    380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17):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17),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0):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0),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7):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7),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生活,科普阅读题,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实验探究题,定量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