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题
展开[合格过关练]
目前,我国“速生鸡”(在养殖过程中,超剂量、超范围违规使用抗生素)事件已经被媒体揭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期待厂家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据此回答1~2题。
1.肉制品厂家用牺牲人们健康来获取高利润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2.“绿色食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A 2.B [第1题,危害人体健康违背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第2题,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不能使用剧毒农药、增白剂、防腐剂等化学制剂。]
某网站的微博认证用户在该网站发起“光盘”行动,该行动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回答3~4题。
3.“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社会可持续发展 D.生活可持续发展
4.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B 4.A [第3题,只要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就时刻践行着可持续发展, “光盘”行动实际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其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第4题,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列里,我们都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哈尼梯田部分地区开始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将养鱼、种稻、养鸭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甲图为红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图片。读图,回答5~7题。
甲图 乙图
5.梯田多位于山地阳坡,乙图中景观图片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6.农民改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的直接目的是( )
A.节省劳动力 B.提高经济收入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土壤质量
7.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起步较晚,反映出该农业生产模式( )
A.受当地气候条件限制
B.不具有在当地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受当地传统生产习惯的影响
5.C 6.B 7.D [第5题,梯田多位于山地的阳坡,在甲图中①点位于阴坡,A项错误;②点位于山顶,B项错误;③点位于山地阳坡,C项正确;④点位于山谷,D项错误。第6题,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需要更多的劳动力,A项错误;这种模式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但不是直接目的,C、D项错误;这种模式生产出的产品种类多,人们的经济效益提高了,B项正确。第7题,当地生产方式一直比较落后,人们习惯传统生产方式。]
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如下图)。读图,回答8~10题。
8.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 ( )
A.河南 B.广西 C.黑龙江 D.山东
9.当前,影响该类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
A.资源 B.技术
C.水源 D.人们的观念和政策
10.关于该产业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C.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D.该产业链中,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8.B 9.D 10.C [第8题,读图可知,该地区利用甘蔗制糖,而甘蔗生长需要较多的热量与水分,所以它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比较四个省区,只有广西位于我国的南方,所以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广西。第9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影响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限制因素不是资源、技术与水源,而是人们的观念和政策。第10题,该产业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黄河三角洲芦苇型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三角洲湿地之一。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某纸业有限公司利用沿海滩涂,种植了大量芦苇,用造纸废水灌溉,昔日的荒碱地变成了如今的芦苇荡,吸引了天鹅等大量鸟类前来栖息。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的同时造就了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和旅游景点,造就了一个工业原料基地。下图为该地的“生产模式图”。
(1)该纸业有限公司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与传统模式相比,该企业的生产模式有哪些优点?(从资源、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
[解析] 该企业种植芦苇并利用芦苇做原料发展造纸工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减少了污染。
[答案] (1)原料
(2)资源方面:人工湿地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原料;水资源循环利用,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为当地提供旅游资源。
环境方面: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水污染),美化环境。
经济效益方面: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素养培优练]
在循环经济中,生产过程主要由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正确处置等组成。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四步与其代表的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A.第一步——正确处置 B.第二步——再利用
C.第三步——减量化 D.第四步——再循环
13.传统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生产环节 B.消费、使用环节
C.回收预处理环节 D.废弃环节
12.B 13.C [第12题,废弃物用于生产,属于再利用。读图可知,第一步为减量化,第二步为再利用,第三步为再循环,第四步为正确处置。第13题,传统经济模式不注重回收处理,故传统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回收预处理环节。]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A.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
B.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
C.产品流、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
D.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
15.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 )
A.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
B.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
C.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D.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14.A 15.B [第14题,读图并分析可知,指向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的箭头,应表示废弃物流,对应图中②;由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指出的箭头,表示再生资源流,对应图中③;①代表产品流。本题考生易误选,原因是不能有效获取图示信息。从城区流向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应该是废弃物。从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流向城区的应该是再生资源。第15题,图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本题易误选A,原因是审题不清。图示产业链不能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区域气候不变,图示产业链不能改变农业耕作制度;图示产业链最终可以实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材料二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6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材料三 柴达木盆地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盆地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_______;乙________。
②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2)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第(1)题,甲和乙工业部门根据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可做出判断;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可结合图中及教材内容回答。第(2)题,该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要结合该地区特点来合理安排。
[答案] (1)①电力工业 建材工业 ②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
(2)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376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巩固练习</a>,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6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达标测试</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376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课后作业题</a>,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