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初中化学九上《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3494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讨论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对比。 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 2、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介绍展示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美。二、重点: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三、难点: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课堂讨论法。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电子很小,运动的空间又这样特殊,它的运动与普通物体的运动有何不同,有什 么特点?你猜想下电子会怎样运动?[猜想]:1、电子绕核运动 2、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3、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4、电子是分层运动的[验证]:从课本或课外书籍上寻找资料。[板书]:一、原子结构示意图[讲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距离:由近 远 能量高低:由低 高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练习]: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能看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核外电子层数为 ,第一层电子数为 。[说明]: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简洁、方便地表示出原子的结构[找一找]:看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发现什么规律?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这三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什么特点?[你知道]:稀有气体为什么曾经叫惰性气体?这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是否有关系?[你认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结构哪一部分有关?元素的类别最外层电子数是否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得失电子化学性质金属<4末达易失活泼非金属≥4末达易得活泼稀有气体=4达到不易稳定[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板书]:二、离子的形成出示钠原子与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简图,利用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结构特征讲解分析离子的概念、离子符号的涵义、离子和原子的比较。小结: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的表示法——离子符号 阳离子:H+ Na+ Mg2+ Al3+ NH4+ 阴离子:Cl-、O2-、S2-、OH-、SO42-、CO32-、NO3- 3、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2的意义)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 Mg2+ 表示两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离子个数 4、离子跟原子的比较 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结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表示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S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用离子符号表示如S2-相互转化关系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练习:请分析KCl、MgO的形成过程。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并举例说明[引申]:离子除了由单个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外,还有原子团离子。由多个原子构成的离子,是原子团。小结: 总结:(1)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的有:(2)由分子直接构成物质的有:(3)由离子直接构成物质的有: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简单化合物的命名,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空气的成分,氮气和稀有气体,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