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PPT
-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课件PPT 课件 9 次下载
- 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件PPT 课件 6 次下载
-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PPT 课件 5 次下载
-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PPT 课件 5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图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神农氏传说,农业的起源,用耒耜耕地,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的畜牧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生存会有哪些困难?
没有工具挖地下的果实,只能用树枝和石头,费时费力;捕捉猎物也一样只能用木棒和石头效率很低,而且野外采集毕竟不能与现在种的比较, 野外的东西少,能吃的野菜也不多,很难填饱肚子。还有取火的问题,也没有装物品的器具,没有刀分解捕来的动物,捕捉过程遇到猛兽很容易受伤甚至丢掉性命。因而原始人吃不饱,穿不暖,又受猛兽侵扰、自然灾害等,成活率低。
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开始农耕生活的?
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
1.了解原始农业的起源及发展的表现。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和意义。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 依据。4.掌握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5.比较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古之人,皆食禽兽,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东汉《白虎通》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2.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3.生活: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发现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4.生产(1)农业:水稻是主要农作物,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2)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3)手工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阅读“河姆渡人的生活 ”标划并记忆:
七千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
你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吗?
从下面图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耒(lei)耜(Si ) —— (骨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刻画猪纹黑陶钵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建此屋是为了通风防潮。
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
2、河姆渡遗址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 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 热,半地穴式的房屋可以防寒保暖(冬暖夏凉)。
1、河姆渡人修建的房子是高于地面的干栏式; 半坡人修建的房子则是半地穴式的。
动脑筋: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1.地点:2.时间:3.生产工具:4.农耕作物:5.定居生活:6.原始饲养业:7.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象牙雕刻 天然漆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2.时间:距今约6000年。3.生活: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4.生产:(1)工具:半坡人制作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他们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用鱼叉、渔钩、渔网捕鱼,也采集野果。(2)农业:主要种植粟。(3)手工业: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有装饰品,并有乐器,如陶埙。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阅读“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标划并记忆:
根据P9第一段小字和本图:
你能推测半坡人能吃到的食物吗?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粟 的国家。
石刀 石斧 骨簇
半坡人的石斧 让你想到了……
半坡人的纺轮 让你想到了……
原始纺织业。我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原料是半坡时期的麻。
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防寒保暖。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溢出。
这些陶器各有什么用途?陶器的广泛使用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可用于祭祀、饮食、建筑、栽培、收藏、陪葬、装饰、床上用品等。
陶器的广泛应用让人类逐步走向了现代文明。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2.地点:3.生产工具:4.农耕作物:5.原始饲养业:6.定居生活:7.原始手工业:
磨制石器(石刀) 耒耜
距今约六七千年,我国开始进入原始农耕时代。典型代表是距今约6000年的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和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它们都具备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从事农业生产、使用磨制石器、过定居生活、饲养家畜和制造陶器。
会制作陶器的原始人类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蓝田人
填出该图中各遗址名称:
下图是我国《原始居民建筑复原图》: A A B
①半坡人建筑复原图是 ,河姆渡人建筑复原图是 。②图A是 式房屋,图B是 式房屋。 ③图A的优点是什么?图B的优点是什么?④形成这两种构造不同的房屋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B、种族差异 C、自然条件 D、生产力水平差异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图文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新石器时代,装饰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学会用火,住洞穴,丛林危险,气候变化,刀耕火种,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