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八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八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按要求写句子,根据所学内容填空,生活语文,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过瘾(yǐn yìn) 斩杀(zǎn zhǎn) 酵母(xià jià)
馈赠(kuì kùn) 卓越(zhuó zuó) 借鉴(diàn jiàn)
二、读拼音,写词语。
yàn fán( )huāng táng( )xīn suān( )fǎng wèn( )yì zhī bàn jiě( )
shū kān( )fán suǒ( )shēn yín( )zhí pǔ( )zhēn qíng shí gǎn( )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悲惨——( ) 分外——( ) 馈赠——( )
愉悦——( ) 报偿——( ) 苦恼——( )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一知半解,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B. 我自作多情地看着眼前的美景,心里一阵狂喜。
C. 这本书的封面很吸引人,可内容读起来却索然无味。
D. 透过书籍,我可以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观察人生百态,去感知风花雪月,去领略高山流水,去体验世态炎凉。
五、先解释加点词语,再解释句子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_________________。 知: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________。 好:_______。 耻:__________。下问: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 诲:__________。倦: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者:_________________。 好:__________。 敏: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那些范文,最好是能够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
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是有道理的。
③总之,多读多抄,这个“二多”是必须保证的。
④除了多读之外,还得多抄,把关键的词句抄下来,时时翻阅,这样便可以记得牢靠,成为自己的东西了
A. ①②④③B. ③②①④C. ②①④③D. ③①②④
七、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心在十二三岁时就看完了《红楼梦》。(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用“之所以……是因为……”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是_______。
2.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小说《_________》。林冲是小说《________》
中的人物。
4.这篇文章按照__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_____、____、_____。
5.《忆读书》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女作家,原名_______。课文,作者回忆了自己一生的读书经历和体会,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九、生活语文。
有人开了一家书店,想请你帮忙想一个有内涵又容易让人记住的店名,还要帮他选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张贴在店内。你想给书店取个怎样的名字?这样取名的理由是什么?你准备选用哪一句读书名言?
店名:_____________
取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内阅读
忆读书(节选)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知半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第二段中“含泪上床”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部分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煮 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 )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 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
2. 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____________。
(3)“煮书”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
3. 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 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一句你积累的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
十二、习作训练。
走进书籍世界,体验精彩人生。爱读书的你一定读过不少好书。与书为友,以书会友,请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谈谈这本书的基本内容以及你喜欢它的理由,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这本书,让这本书成为更多人的朋友。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字数400左右。
参考答案
一、yǐn√ zhǎn√ jià√kuì√ zhuó√ jiàn√
二、 ①. 厌烦 ②. 荒唐 ③. 辛酸 ④. 访问 ⑤. 一知半解 ⑥. 书刊 ⑦. 烦琐 ⑧. 呻吟 ⑨. 质朴 ⑩. 真情实感
三、 ①. 凄惨 ②. 格外 ③. 赠送 ④. 喜悦 ⑤. 回报 ⑥. 烦恼
四、B
五、 ①. 知道 ②. 同“智”,智慧 ③.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④. 这里指聪敏 ⑤. 喜好 ⑥. 以……为耻 ⑦. 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⑧. 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⑨. 记住,这里读zhì ⑩. 满足 ⑪. 教诲 ⑫. 疲倦 ⑬.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⑭. ……的人 ⑮. 爱好 ⑯. 此处指勤勉 ⑰. 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好学而求得学问
六、A
七、 ①. 我上床。 ②. 这本书被我看完了。 ③. 冰心在十二三岁时就把《红楼梦》看完了。 ④. 之所以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是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八、 ①. 岳飞 ②. 西游记 ③. 水浒传 ④. 红楼梦 ⑤. 三国演义 ⑥. 红楼梦 ⑦. 水浒传 ⑧. 时间 ⑨. 读书好 ⑩. 多读书 ⑪. 读好书 ⑫. 冰心 ⑬. 谢婉莹 ⑭. 读书好 ⑮. 多读书 ⑯. 读好书
九、 ①. 学海书店 ②. 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钥匙,希望每一个来到书店的人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航行。 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十、1. 作者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极为喜欢,特别着迷。
2. 引领下文,统领全篇,也表明作者对书的感情。
3. 随着读书,知识的积累,认字量的增多,阅读能力也跟着提高,所以越看越明白。
4. 主要讲的是作者是如何开始读书的。
十一、1. ①. 疑惑不解 ②. 得心应手 ③. 豁然开朗
2. ①. 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②. 把书放在锅里煮 ③. 读书时反复诵读品味,积累妙词佳句。 ④. 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牢记好词好句,说话和写文章不会犯愁。或者用原文中句子(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不会犯愁。)
3. , : “ , , ? , 。 ”
4.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只有多读书,而且要读透,领会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不断地积累好词佳句,不断地增长知识,只有这样写文章说话才得心应手。只有做到博览群书的人,写作时才能妙笔生花。
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十二.范文: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的。《老人与海》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告诉我们要有永不言败、宁折不弯的精神。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老人常年独自在海上打鱼的生活。有一次他遇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的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的肉全部吃光了。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我很佩服老人这种永不言败,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而我正缺少这种精神与挑战困难的勇气。记得有一次,我在家做数学练习题,由于辅导书是小姨从外地带回来的,我对于一些题型并不熟悉,遇到难题就一跃而过了。这时,爸爸看见了,就让我仔细读题,一遍读不懂再读一遍,直到读懂为止。在那时,我想起了那位老人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迎难而上,把这些难题攻克。渐渐地,我喜欢上了做练习题,这也是对我学习的一种挑战和锻炼。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这种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等着我们,只有像那位老人那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遇到困难锲而不舍、永不言败,才能闯过这些暗礁险滩,战胜困难这只拦路虎,创造美好的明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能力提升卷 部编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看拼音写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按要求写句子,根据所学内容填空,表达交流,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能力提升卷 部编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正确读音后面画“√”,看拼音写字词,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下列问题,按要求写句子,课文回顾和知识积累,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 按要求写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小练笔,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