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版化学人教版(2019)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
- 阶段检测卷(三)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试卷 2 次下载
- 阶段检测卷(四)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试卷 0 次下载
- 阶段检测卷(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试卷 2 次下载
- 阶段检测卷(七) 有机化合物 试卷 1 次下载
- 阶段检测卷(八) 化学实验知识 试卷 0 次下载
阶段检测卷(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展开这是一份阶段检测卷(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阶段检测卷(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15题每小题2分,16~25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SO2、CH4 B.MgO、HCl
C.CCl4、Na2O D.CaCl2、O2
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食盐溶于水 B.碘的升华
C.氯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受热熔化
3.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X元素为( )
A.Al B.P
C.Ar D.K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5.有X、Y、Z、W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6、10、11、1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和W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Z和W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Y和Z不能形成化合物 D.Y分子中存在共价键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A.NaCl、HCl、H2O、NaOH B.Cl2、Na2S、HCl、SO2
C.HBr、CO2、H2O、CS2 D.Na2O2、H2O2、H2O、O3
7.“模型法”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以下结构模型所表示的物质中,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
8.某金属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转变为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该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第ⅠA族 B.第三周期第ⅡA族
C.第四周期第ⅠA族 D.第四周期第ⅡA族
9.下列比较错误的是( )
A.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
C.原子半径:Si>N D.碱性:Ca(OH)2>Mg(OH)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B.氢键是化学键的一种
C.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11.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
B.原子半径:Na
12.过氧化钠常用作供氧剂:2Na2O2+2H2O4NaOH+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的电子式:Na+[··O······O······]2-Na+
B.Na+的结构示意图:
C.氧元素的一种核素18O的中子数为10
D.NaOH中仅含有离子键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3、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 92143U
B.CCl4的电子式:Cl ·×C×· Cl·××·ClCl
C.乙炔的结构式:HC≡CH
D.丙烷的球棍模型:
1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蔗糖的分子式:C12H22O11 B.HClO的结构式H—Cl—O
C.氯化钠的电子式:Na+[·×Cl······]- D.二硫化碳分子的结构模型:
15.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正确的是( )
O········C····O····
C2H6O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CH4的球棍模型
C.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D.二甲醚的结构式
16.X、Y、Z是同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定性:X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
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C.CH4和C4H10互为同系物
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18.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与为同一种物质
B.C60、C70、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11H2O、12H2O、13H2O互为同位素
D.CH4与CH3CH2CH3是同系物
19.下列关于微粒间作用力与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物质呈固体时不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该物质一定是离子晶体
B.H2O和CCl4的晶体类型相同,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F2、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
D.干冰溶于水中,既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也有共价键的破坏
20.W、Q、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W
Y
Q
Z
A.Q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B.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C.Y的氢化物可能具有强氧化性
D.Q与W或Y形成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21.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W
X
Y
Z
A.原子半径大小:Y>Z>X>W
B.Y、Z常见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Y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D.W、Z和氢3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22.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Y
Z
M
X
A.原子半径Z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
23.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②Na2O2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1∶1 ③非金属单质中不含离子键,一定只含共价键 ④稳定性:H2O>H2S,沸点:H2O
25.X、Y、Z、M、W五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Z、M、W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Y
Z
M
W
A.原子半径:W>Y>Z>M>X
B.热稳定性:M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C.仅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D.WM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26.(8分)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主族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用化学式表示)。
(4)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27.(8分)请判断:硫、碳、硅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请从下列给出的试剂中选择合理的实验试剂,利用所给装置验证你的结论(提示:H2SiO3难溶于水)。
实验试剂:浓盐酸、稀硫酸、饱和H2SO3溶液、大理石、Na2CO3粉末、Na2SiO3溶液。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甲仪器中盛 ,乙仪器中盛 ,丙仪器中盛 。
(2)乙仪器中的现象是 。
(3)结论:酸性 。
28.(8分)元素周期表中,铍(Be)与铝处于对角线的位置,它们的某些性质相似,其溶液中有两种存在形式:Be2+或BeO22-。试回答:
(1)B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比较Be2+、Li+、H+微粒半径的大小: 。
(3)碱性:Be(OH)2 Mg(OH)2(填“>”“=”或“<”)。
(4)写出BeO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9.(8分)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于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为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子数为14的E原子可表示为 。
(2)写出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3)A、B、C、D、E五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填写)。
(4)写出实验室制取A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
30.(8分)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D同族,B和E同族,B和C相邻,D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C、E、F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D和F形成的化合物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料。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B、C、D、E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A和F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 。
(4)单质F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阶段检测卷(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A 解析 A项,SO2和CH4都只含共价键,符合题意;B项,MgO只含离子键,HCl只含共价键,不符合题意;C项,CCl4只含共价键,Na2O只含离子键,不符合题意;D项,CaCl2只含离子键,O2是含有共价键的单质,不符合题意。
2.B 解析 食盐溶于水,发生电离,离子键破坏,A项不符合题意;碘的升华,化学键不变,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B项符合题意;氯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变化,化学键破坏,C项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受热熔化发生电离,离子键破坏,D项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A项,Al3+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B项,磷离子半径大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C项,Ar为稀有气体元素,不能形成离子;D项,K+具有与钙离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
4.D 解析 第一周期原子最外层电子是从1到2,A不正确;第二周期中O元素无最高正价,F元素无正价,B不正确;每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由大到小,C不正确。
5.D 解析 X、Y、Z、W四种元素分别为C、Ne、Na、Cl。C和Cl形成共价化合物CCl4,Na和Cl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Ne是稀有气体元素,不与其他三种元素原子化合,且Ne是单原子分子,分子内无化学键。故选D项。
6.C 解析 A项中,NaCl中只含有离子键,HCl、H2O中只含有共价键,Na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项中,Cl2、HCl、SO2分子中只有共价键,而Na2S中只有离子键;D项中,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H2O2、H2O、O3分子中只有共价键。故选C项。
7.B 解析 根据结构模型可判断分别是甲烷、乙烯、苯和乙醇,其中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8.B 解析 金属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转变为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可知质子数为10+2=12,为Mg元素,原子结构中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可知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故选B项。
9.A 解析 金属性K>Ca>Na>Mg,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A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Cl,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B正确;C、Si同主族,电子层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Si>C,C、N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故原子半径C>N,因此原子半径:Si>N,C正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Ca>Mg,所以碱性Ca(OH)2>Mg(OH)2,D正确。故选A项。
10.D 解析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A错误;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B错误;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可能生成共价键,如HCl只含共价键,C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D正确;故选D项。
11.A 解析 金属性:Na>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NaOH>Mg(OH)2>Al(OH)3,A正确;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Na>Mg>Al,B错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则Na+>Mg2+>Al3+,C错误;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单质的还原性:Al
13.D 解析 A项,中子数为143、质子数为92,则质量数=143+92=235,该铀(U)原子表示为 92235U,A错误;B项,CCl4的电子式为 ··Cl···· ··C···· ··Cl······ ··Cl····Cl······,B错误;C项,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HC≡CH为乙炔的结构简式,C错误;D项,丙烷的球棍模型为,D正确。故选D项。
14.B 解析 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A正确;HClO为共价化合物,氧原子与氢原子、氯原子分别通过1对共用电子对结合,故结构式为H—O—Cl,B错误;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Cl······]-,C正确;由图得出大球为硫原子,中间小球为碳原子,由于硫原子位于第三周期,而碳原子位于第二周期,硫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半径,D正确。
15.C 解析 氯离子的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球棍模型是用小球表示原子、小棍表示共价键的模型,故甲烷的球棍模型是,B错误;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为双键,故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O········C····O····,故C正确;C2H6O不是二甲醚的结构式,是其分子式,故D错误。故选C项。
16.B 解析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酸性相对强弱:HXO4>H2YO4>H3ZO4,可知非金属性X>Y>Z,原子序数X>Y>Z。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X
17.D 解析 35Cl和37Cl的质子数均为17,中子数分别为18、20,二者互为同位素,A项正确;O2和O3为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B项正确;CH4和C4H10均属于烷烃,且分子间相差n个CH2原子团,C项正确;结合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可知,和为同种物质,D项错误。
18.C 解析 A项,两个结构简式均表示邻二甲苯,A正确;B项,C60、C70、金刚石、石墨均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C项,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关系存在于原子之间,题目给的是三种分子,C错误;D项,CH4与CH3CH2CH3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二者互为同系物,D正确。故选C项。
19.B 解析 分子晶体在固态时不导电,熔融状态下也不导电;离子晶体呈固体时不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导电,A正确;H2O和CCl4都是分子晶体,H2O中H原子的最外层不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错误;卤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有关,而决定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C正确;干冰的成分是CO2,溶于水中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同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因此共价键也会被破坏,故D正确;故选B项。
20.B 解析 设元素Q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x,可得方程式为:x+x+x+2+x+3=21,解得x=4。W、Q、Y和Z为短周期元素,则W、Y、Q、Z分别为元素C、O、Si、Cl。Y、Q分别为O元素、Si元素,周期序数越大,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Si的原子半径比O的大,A正确;B项描述应当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若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则酸性强弱不一定,如碳酸酸性比次氯酸酸性强,B错误;O的氢化物为H2O或H2O2,若为H2O2,则具有强氧化性,C正确;O与Si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所含化学键为共价键,O与C形成的化合物为CO2,所含化学键为共价键,类型相同,D正确。故选B项。
21.A 解析 根据题意,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则Y为硅元素,结合各元素在周期表的相对位置,推断出X为氧元素,Z为氯元素,W为氮元素。A项,W为氮元素,X为氧元素,氮的原子半径较大,即W>X,A错误;非金属性Cl>Si,故稳定性:HCl>SiH4,B正确;酸性:HNO3>H2SiO3,C正确;N、Cl、H3种元素可以形成NH4Cl,为离子化合物,D正确。故选A项。
22.D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Y、Z元素处于周期表的第二周期,M、X元素处于周期表第三周期,所以M是Al元素,X是Si元素,由此进一步可推Y为N元素,Z为O元素。根据推测的元素分析,原子半径M>Z,A正确;O的非金属性强于Si,B正确;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有两性,C正确;N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D错误。故选D。
23.A 解析 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知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X>Y>Z,则这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为
Z
Y
X
则原子序数:Z
24.C 解析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如NaOH含离子键及O—H共价键,故正确;②Na2O2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故错误;③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错误;④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所以稳定性H2O>H2S;水分子间含氢键的物质沸点高,所以沸点H2O>H2S,故错误;⑤NaCl溶于水破坏离子键和HCl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所以破坏不同的作用力,故错误;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Na2O2中含有O—O非极性键,共价化合物过氧化氢中含有O—O非极性键,故正确;①⑥正确,故选C项。
25.C 解析 X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所以X为H元素,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根据元素的位置可知M为F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W为Si元素,据此分析。A项,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W>Y>Z>M>X,A正确;B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F的非金属性强于O,所以热稳定性:XM>X2Z,B正确;C项,仅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例如硝酸铵,C错误;D项,SiF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D正确。故选C项。
26.答案 (1)Al(OH)3+OH-AlO2-+2H2O
(2)Na2S (3)HCl>H2S (4)S2->Cl->Na+>Al3+
解析 据题意可知W、X、Y、Z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是W X Y Z
(金属) (非金属),因为W、X均为金属元素,但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反应生成盐和水,则X一定为Al,W只能为Na,结合W2Y的化学式可知Y为-2价,则Y为S,Z为Cl。
27.答案 硫>碳>硅 (1)稀硫酸 Na2CO3粉末 Na2SiO3溶液
(2)产生大量气泡 (3)H2SO4>H2CO3>H2SiO3
解析 根据硫、碳、硅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或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以来比较这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结合题目中提供的试剂可知,应通过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28.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ⅡA族 (2)r(Li+)>r(Be2+)>r(H+)
(3)< (4)BeO+2OH-BeO22-+H2O
解析 (1)Be是4号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ⅡA族;(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Be2+、Li+、H+微粒半径的大小为:r(Li+)>r(Be2+)>r(H+);(3)Be和Mg均为第ⅡA族元素,金属性铍比镁弱,则Be(OH)2的碱性比Mg(OH)2的弱;(4)氧化铍性质与氧化铝相似,为两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时,表现酸性,生成BeO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eO+2NaOHNa2BeO2+H2O,离子方程式为BeO+2OH-BeO22-+H2O。
29.答案 (1)1327Al (2)Na3N
(3)Al3+
解析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A为N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E为Al;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则C为Na、D为Mg;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则B为O,甲为Na2O、乙为Na2O2。(1)E为Al,中子数为14的Al原子可表示为 1327Al;(2)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Na3N,属于离子化合物;(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Al3+
(4)Cl2+H2OH++Cl-+HClO
解析 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该化合物为NH3,则A为H元素、B为N元素;A和D同族,D的原子序数大于N元素,则D为Na元素;B和E同族,则E为P元素;D和F形成的化合物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料,该物质为NaCl,则F为Cl元素;B和C相邻,C的原子序数大于N、小于Na,则C为O元素。(1)E为P元素,原子序数为15,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ⅤA族;(2)B、C、D、E分别为N、O、Na、P元素,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P>N>O;(3)A和F形成的化合物为HCl,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为NH3,HCl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物的化学式为NH4Cl;(4)单质F为Cl2,Cl2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阶段检测卷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学考复习阶段检测卷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5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