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版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轮复习专题试卷
- 优化集训1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优化集训13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优化集训14 烃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优化集训15 烃的衍生物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优化集训16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优化集训17 常用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优化集训17 常用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化集训17 常用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
一、选择题
1.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
2.(2018年浙江6月学考)仪器的名称为“锥形瓶”的是( )
3.(2020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仪器名称为“蒸发皿”的是( )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蒸发皿、烧杯均可直接加热
B.加热时,试管中装入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
C.酒精着火应立即用湿布覆盖扑灭
D.浓硫酸不慎溅在皮肤上,先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酒精灯加热烧瓶时不用垫石棉网
C.HCl气体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盛放NaOH溶液的玻璃瓶,可用玻璃塞
6.(2020浙江台州书生中学月考)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C.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试验
D.读取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时,俯视导致体积偏小
8.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D.乙醚、乙醇和苯等极易被引燃,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和热源,用毕立即塞紧瓶塞
9.实验室用NaOH固体和蒸馏水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以下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容量瓶 D.蒸馏烧瓶
10.下列图示与操作名称不对应的是( )
11.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氯化钙和泥沙等杂质,需进行下列各项操作:①加水溶解 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③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④加入过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⑤加入适量的盐酸 ⑥过滤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⑥⑤ B.①②④⑥⑤③
C.①④⑤⑥③② D.①④②⑤⑥③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固体时,没有玻璃棒,可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搅拌
B.配制2 mol·L-1稀硫酸时,量筒中的浓硫酸倒入烧杯后,应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C.使用分液漏斗时,加液前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D.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13.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将灼烧至黑色的铜丝插入无水乙醇,铜丝变成红色 | B.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
续 表
C.将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瓶中,布条不褪色 | D.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气球体积由小变大 |
14.实验时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里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能观察到( )
A.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C.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15.(2020浙江台州五校联考)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16.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等
C.装置③中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SO2,并吸收多余的SO2
1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两支试管中均盛有5 mL 4% 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比较实验现象 |
B | 探究SO2的还原性 |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振荡,放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 |
C | 比较Mg和Al的金属性强弱 | 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除去氧化膜、大小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再各加入2 mL 2 mol·L-1盐酸,比较实验现象 |
续 表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D | 制取并纯化氢气 | 向稀盐酸中加入纯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 |
18.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 )
二、填空题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仪器①分液漏斗、②烧杯、③蒸发皿、④蒸馏烧瓶、⑤滴定管、⑥容量瓶、⑦量筒中,允许加热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有 (填编号);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编号);可用于分离两种沸点接近且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的仪器有 (填编号)。
20.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黑色的CuO粉末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如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 、C 、D 。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 ,其方法是
。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 ,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 ,其处理方法是 。
选择题 答题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
|
|
|
|
|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优化集训17 常用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
1.A 解析 A中仪器为蒸馏烧瓶,故A正确;B中仪器为圆底烧瓶,故B错误;C中仪器为烧杯,故C错误;D中仪器为锥形瓶,故D错误。
2.C 解析 A是漏斗,B是容量瓶,C是锥形瓶,D是U形管,故选C。
3.D 解析 根据图示仪器构造可知,A为漏斗,B为容量瓶,C为分液漏斗,D为蒸发皿,故选D。
4.A 解析 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A项错误。
5.A 解析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A正确;加热烧瓶时需要垫上石棉网,B不正确;HCl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不正确;盛放NaOH溶液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应该用橡胶塞),D不正确。
6.B
7.D 解析 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盛装固体配制溶液,A项错误;pH试纸润湿后会改变待测液的浓度,使pH测不准,B项错误;进行焰色试验时铂丝用盐酸洗涤并灼烧,C项错误。
8.D 解析 金属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不能灭火,故A错误;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且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腐蚀性,则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不能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应立即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少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水,则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应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C错误;乙醚、乙醇和苯等极易被引燃,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和热源,用毕立即塞紧瓶塞,故D正确。
9.D 解析 配制溶液不需要蒸馏烧瓶。
10.A 解析 A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与操作名称不对应,A不正确;B、C、D与操作名称一致。故选A。
11.B 解析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才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①加水溶解,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入过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钠,⑥过滤,⑤加入适量的盐酸,③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12.C 解析 溶解固体时不能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搅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不需洗涤量筒;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
13.C 解析 在铜作为催化剂条件下,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A正确;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将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瓶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能够漂白有色布条而使其褪色,C不正确;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气球体积变大,D正确。
14.C 解析 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缓慢向里推活塞时,锥形瓶中气体的压强会增大,从而使锥形瓶中液体顺着长颈漏斗上升,即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15.D 解析 闻气体时,应使极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则用手轻轻扇动来闻气体气味,图中操作合理,故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气体长进短出,图中装置合理,故B正确;转移液体需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靠在刻度线以下,图中操作合理,故C正确;观察K的焰色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图中缺少蓝色钴玻璃,不能完成实验,故D错误。
16.D 解析 装置①中HCl易溶于水,烧瓶中压强减小,气球变大。装置②中气体从长口进,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从短口进,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装置③中气体通入四氯化碳(比水的密度大,在下层)中,因氨气和HCl不溶于四氯化碳,可防止倒吸。SO2显酸性,会被碱石灰吸收。
17.D 解析 加入MnO2作为催化剂,可以显著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A正确;向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发生下列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和BaCl2+H2SO4BaSO4↓+2HCl,氯水褪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被氯水氧化,B正确;镁、铝分别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前者比后者快,说明镁的金属性比铝的强,C正确;锌粒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则从NaOH溶液中出来的气体中还存在H2O(g),D不正确。
18.D 解析 A项,烧杯中有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B项,长颈漏斗内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好。C项,长导管内有水柱,说明集气瓶中压强增大了,气密性好。D项,两端液面保持水平,说明两端压强都为一个大气压,装置漏气。
19.答案 ②④ ①⑤⑥ ①②
解析 能加热但必须垫石棉网的有烧杯和蒸馏烧瓶,故选②④;分液漏斗、滴定管及容量瓶都需要检验是否漏水,故选①⑤⑥;分离沸点接近且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的方法,使用的仪器为分液漏斗和烧杯,故选①②。
20.答案 (1)锌粒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2)检查气密性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G弯管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温热烧瓶B,观察G管口,若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从A逐滴滴加液体 检验H2的纯度
(4)氢气 在G管出口处点燃
解析 (1)锌粒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依次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杂质气体——HCl、水蒸气。(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检查气密性。(3)先从A逐滴滴加液体,待H2纯净后(检验H2的纯度)再加热反应管E。(4)氢气易燃易爆,尾气可燃烧处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化学特训练习含答案——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 mL 0,71ꢀd,1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3版一轮练习系列】(二十九) 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八化学常用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_模拟集训含解析,共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