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版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轮复习专题试卷
- 优化集训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优化集训3 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优化集训4 物质的量及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优化集训5 铁、铝与金属材料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 优化集训6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优化集训2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优化集训2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化集训2 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2020~2021杭州学军中学期中)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稀溶液中,溶液质量可能减轻的是( ) A.HCl B.Na2SO4C.FeCl3 D.NaOH2.有关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半径小于钠离子半径D.钠原子有还原性,钠离子有氧化性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海水中的钠元素以化合态存在C.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D.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4.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其密度比水大B.钠的硬度很大,无法用小刀切开C.钠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白色固体Na2OD.金属钠性质活泼,应保存于煤油中5.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④提供钠离子A.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③④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Na2O B.Na2O2C.NaOH D.Na2CO37.下列物质所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烧碱——NaOH B.过氧化钠——NaO2C.小苏打——Na2CO3 D.纯碱——NaHCO38.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水反应:Na+2H2ONa++2OH-+H2↑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O2+OH-HCC.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Ba2+BaCO3↓D.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2O+2H+2Na++H2O9.实验室中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最好的方法是将气体通过( )A.蒸馏水 B.饱和Na2CO3溶液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石灰水10.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烧碱B.常温下NaHCO3在水中溶解度较小C.将CO2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D.侯氏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11.用铂丝做焰色试验时,每次做完后都要( )A.用稀硫酸洗涤 B.用滤纸擦干净C.用蒸馏水洗涤 D.用稀盐酸洗涤12.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生成白色沉淀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③有气泡产生 ④因为Na2O2具有漂白性,所以FeCl3溶液褪色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仅②13.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2CO3稳定性大于NaHCO3B.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C.相同条件下,足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两者产生的CO2一样多D.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中,两者都产生沉淀14.向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硫酸、MgCl2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BaCl2 B.Ba(OH)2C.Na2CO3 D.KOH15.为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取等量的两种固体粉末,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B.分别滴加几滴蒸馏水,插入温度计,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C.配成溶液,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D.分别在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16.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分别投入到足量且等质量的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的两种溶液,则a和b的关系是( )A.a=b B.a>bC.a<b D.无法确定17.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固体B.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同C.都能与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18.(2019年浙江1月学考)为确定试样xNa2CO3·yNaHCO3的组成,某同学将质量为a g的试样加水溶解后,所得试样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注:NaHCO3溶液pH约为8.3,饱和H2CO3溶液pH约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pH=8.3时,溶液中只存在Na+、H+、HC、Cl-、OH-B.溶液pH由8.3变成4.0过程中,发生反应:C+2H+CO2↑+H2OC.当V2=2V1,则x=yD.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100%二、填空题19.X、Y、Z、W四种常见化合物,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试验火焰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W的化学式是 。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0.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6.72 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 g。 (2)为实现金属钠在隔绝空气条件下与水反应并收集生成的气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发生装置。①写出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Y液体可以选用 。 A.煤油 B.酒精 C.四氯化碳③实验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通过 (填仪器名称)向试管中加水至产生液面差,一段时间后, (填现象),则气密性良好。 21.A、B、C、D、E五种物质焰色试验火焰都为黄色,已知A 为单质,B为日常所需调味品,F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同浓度C、E、D的水溶液均呈碱性,且碱性依次减弱。它们按如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D的名称为 。 (2)写出在水溶液中将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C与过量的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工业上可由B制得C,称作“氯碱工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CO2(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试计算:(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该样品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选择题答题栏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 参考答案优化集训2 钠及其化合物1.C 解析 溶液质量是否减轻(或增加)取决于投入的金属钠的质量与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差值。选项A、B、D,生成了H2,则溶液质量是增加,A、B、D不正确。选项C,生成H2,溶液质量增加;同时又生成了Fe(OH)3沉淀,溶液质量减轻。故选项C符合题意。2.D 解析 选项D,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电子层上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因此钠原子具有还原性,钠离子则具有氧化性,D正确。故选D。3.A 解析 A项,泡沫灭火器中通常装有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钠能与水溶液发生化学反应,A不正确。故选A。4.D 解析 钠的密度比水小,质软,可用小刀切割,钠在空气中燃烧得到淡黄色固体Na2O2。5.B 解析 碳酸氢钠作发泡剂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其热稳定性差,受热分解可产生CO2。6.B 解析 选项B,Na2O2与空气中的H2O、CO2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这两个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故选B。7.A 解析 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故选A。8.A 解析 A项,方程式左右两边离子的电荷总数不守恒,A不正确。故选A。9.C 解析 A项,CO2气体能溶于水,A不正确;B、D项,CO2气体能分别与Na2CO3溶液、Ca(OH)2发生反应,B、D不正确。故选C。10.A 解析 A项,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Na2CO3),A不正确。C项,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大,在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大溶液中HC的浓度,从而提高碳酸氢钠的产率,C正确。故选A。11.D 解析 做焰色试验用的铂丝或铁丝每次用完后都要用稀盐酸清洗。12.B 解析 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Fe3+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OH-+Fe3+Fe(OH)3↓,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生成,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选B。13.C 解析 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Na2CO3稳定性大于NaHCO3,故A正确;Na2CO3水解程度比NaHCO3大,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强,即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故B正确;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因HCl完全反应,根据Na2CO3~2HCl~CO2,NaHCO3 ~HCl~CO2可知,前者产生二氧化碳的量是后者的一半,故C错误;Na2CO3和NaHCO3都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故D正确。14.B 解析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Ba(OH)2溶液与MgCl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选B。15.C 解析 A项,在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不同,可以鉴别,A正确;B项,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温度计的示数不同,可以鉴别,B正确;C项,碳酸钠、碳酸氢钠均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C不正确;D项,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CO2,碳酸钠不分解,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正确。故选C。16.A 解析 Na2O、Na2O2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设二者的物质的量都为1 mol,则Na2O+H2O2NaOH Δm 1 mol 2 mol 62 g2Na2O2+2H2O4NaOH+O2↑ Δm 1 mol 2 mol 62 g由方程式可知,生成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溶质的质量相等,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A。17.C 解析 Na2O2是淡黄色固体,A项错误;Na2O和Na2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都是1∶2,B项错误;Na2O2是强氧化剂,Na2O不是强氧化剂,D项错误;Na2O和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溶液,C项正确。18.C 解析 A项,pH=8.3的是NaHCO3溶液,NaHCO3会电离出C,因此pH=8.3的溶液中存在Na+、H+、HC、Cl-、OH-和C等离子,A不正确;B项,溶液的pH由8.3变成4.0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HC+H+CO2↑+H2O,B不正确;C项,V1 mL的盐酸是与Na2CO3反应生成了NaHCO3,V2 mL盐酸是与NaHCO3(试样中的NaHCO3+前一步中生成的NaHCO3)反应生成了H2CO3溶液,因此有:当V2=2V1时,有n(Na2CO3)=n(NaHCO3)得x=y,C正确;选项D,NaHCO3的质量分数=(1-)×100%,D不正确。故选C。19.答案 (1)CO2 (2)HC+OH-C+H2O解析 X、Y、Z的焰色均为黄色,均为钠元素的化合物。X含有四种元素,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Z,可推知X为NaHCO3,Z为Na2CO3,Y为NaOH。由Z得到的W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应是与酸反应生成的CO2。(1)由以上分析可知W为CO2;(2)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H2O。20.答案 (1)13(2)①2Na+2H2O2Na++2OH-+H2↑②A③长颈漏斗 液面差不变解析 (1)叠氮化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33N2↑+2Na,设产生6.72 L(标准状况下)N2需要叠氮化钠的质量为x,则2NaN33N2↑+2Na130 g 67.2 Lx 6.72 L130 g∶67.2 L=x∶6.72 Lx=13 g(2)①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②由装置可知,Y液体密度小于水,且与水不互溶。煤油密度小于水,且与水不互溶,故A正确;酒精与水互溶,故B错误;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且与水不互溶,故C错误。③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且一段时间后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21.答案 (1)碳酸氢钠(2)NaHCO3+NaOHNa2CO3+H2O(3)NaOH+CO2NaHCO3(4)2NaCl+2H2O2NaOH+H2↑+Cl2↑解析 (1)由题给信息可知,A为Na,B为NaCl,C为NaOH,D为NaHCO3,E为Na2CO3,F为CO2。(2)在水溶液中将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3)C与过量的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4)工业上可由B制得C,称作“氯碱工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22.答案 (1)0.4 (2)2∶1解析 n(CO2)==0.02 mol根据Na2CO3与HCl反应的过程,在滴加盐酸体积为150~200 mL间发生的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n(NaHCO3)=n(HCl)=n(CO2)=0.02 molc(HCl)==0.4 mol·L-1滴加盐酸体积为150 mL前溶液中Na2CO3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lNaCl+NaHCO3n(Na2CO3)=n(NaHCO3)=0.02 mol根据守恒法:原固体样品中n(NaOH)=0.4 mol·L-1×0.2 L-0.02 mol×2=0.04 mol。所以样品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4 mol∶0.02 mol=2∶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试题2钠及其化合物,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优化集训10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优化集训8 化学键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