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3560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3560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退位减法(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 课件 3 次下载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退位减法 课件 3 次下载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课件 3 次下载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万以内数的读法 课件 3 次下载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万以内数的口算 课件 3 次下载
小学数学五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几千几百加、减整千或整百的口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为万以内数的计算打好基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几千几百加、减整千或整百的口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四、课前准备:课件,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比一比,今天谁的收获大,要夺取一面小红旗,为小组争光。
(二)复习旧知:
1.口算练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56+30= 25+20= 60+24= 34+30=
86-30= 45-20= 84-60= 64-30=
36+40= 27-5= 69-6= 40+9=
32+5= 18+70= 78-5= 6+80=
86-30=
36+40=
{说出算理,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1~2人说)
过渡:这是百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这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先复习一下,请看题:
2.填空。
250 是由( )个百、( )个十组成的。
3个千和4个百合起来是( )。
( )个百和( )个百合起来是680。
过渡:这些数的组成你们掌握得很好,今天的新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情境导入:
同学们,金色的秋天来到了,果园到了收获的季节,大家都喜欢去看一看,小红和我们一样。你能帮帮小红,利用在果园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求和的问题吗?
(四)探索新知:
(出示多媒体课件)说说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苹果树有560棵,桃树300棵
(学生边说,师边出示问题。)并追问怎样列式?(指名说算式)(生边说算式,师边出示算式)
(1)苹果树和桃树一共多少棵? 560+300=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师:快开动脑筋算一算,然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生汇报:
A 5个百6个十加3个百,用5个百加3个百,等于8个百,再加6个十合起来是860。
B 先用500+300=800,再用800+60=860
C 56个十加30个十等于86个十。86个十就是860。
D 计数器
谁能用计数器演示一下?
回忆观察:百位上5加百位上3,再和十位合在一起。为什么这么加?
(强调:因为它们都是相同数位)
师:选一种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再说一说。
写完整单位名称,你说老师写。(指名说)
小结:虽然同学们使用了不同的方法,但是这几种方法都有一个特点:分别指着题目说(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百位加百位)只有相同数位才能相加。
(2)苹果树有750棵,桃树200棵。苹果树和桃树一共多少棵?
请列出算式。750+200=还可以怎样列式?
200+750=个人完成,2~3人说算理。
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万以内数的加法。
(3)苹果树有560棵,桃树300棵
还是根据这两个信息,帮小红提出一个求差的问题。
(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问题)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或桃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或桃树和苹果树相差所多少棵?)怎样列式?
560-300=
怎样计算?
板书:
A 500-300=200 200+60=260
B 5个百6个十减3个百,还剩2个百和6个十,是260。
C 计数器
谁能用计数器演示一下?
回忆观察:百位上5减百位上3,再和十位合在一起。为什么从百位减?
(强调:因为它们都是相同数位)
小结:虽然同学们使用了不同的方法,但是这几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分别指着题目说(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百位加百位)只有相同数位才能相减。
苹果树有750棵,桃树200棵。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或桃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或桃树和苹果树相差所多少棵?)
学生独立完成
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万以内数的减法。
观察:万以内加法、减法,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不进位不退位,要注意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的口算方法,你知道了吗?
(五)巩固练习
那老师出几道题考考你们吧。
1.口算练习,比较两个算式。(练一练1)
(1) 第一250+200= 340+300=
第二450-200= 640-300=
第三 600+240=
840-600=
计算完后,说说是怎样算的,观察比较上下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 2200+500=
3400-2000=
1600-1000=
400+90=
40+600=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强调:看清数位)
2.请你来当小医生给果树看看病。(出示题目)
30+420=720 580-40=180 4000+90=4900
先说说病因,再帮它看病。
3.(p62练一练3)每种商品各便宜了多少元?
今天是商场的店庆,许多商品都进行了打折活动。
(1)油烟机:原价620元/台 现价600元/台
(2)洗衣机:原价2900元/台 现价2700元/台
(3)电 脑:原价8500元/台 现价6000元/台
(4)电视机:原价3300元/台 现价2300元/台
帮助爸爸妈妈算一算各便宜了多少钱。
先自己说一说商品的价格;再思考:便宜是什么意思?
算一算各便宜多少钱?
如果买2样商品能便宜多少元?买3样?买4样?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快来说一说。
(1)计算方法
(2)可以用不同的算法
(3)计算中要看清数位
看来你们的收获真不少,在课下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问题。
发5、6面小红旗,表扬这些同学为小组争了光。
板书: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560+300=860 560—300=
想: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 想: 5个百减去3个百还有2个百,
再加6个十是860 再加6个十是260
(只有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
750+200=950 750-200=550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起始课,教学重点应落在讲清算理,难点是相同数位相加减,特别是不同位数的相加减,学生易错。本节课在讲授前,我进行了认真地备课,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教师来讲,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尤其是吃透、研究教材方面,还是浮于表面,没能挖掘教材的深度,这也跟教师本身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总是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不能对教材进行深度的理解,对教材中知识的联系性教师本身应该有个知识网,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对于本段教材在知识网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应心知肚明,而在这些方面我都很欠缺。在本节课教学中,找到了重难点,但是没有突出此重点,只是蜻蜓点水一点而过。
其次,在管理学生方面还是个弱项,导致学生的纪律散漫,我觉得这与学生本身有一定关系但主要问题还是在老师身上。有了问题要多从自己身上找,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记得我一直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交的老师。我有时就在怀疑是不是我个人的能力太有限了。
改进措施:
从备课开始,先不要着急备,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的重难点,思考采用什么手段分散重难点,知识讲到什么程度,不明白就去请教别的有经验或同年级段的老师。知识的衔接怎样做铺垫,用什么形式铺垫就能水到渠成,老师在其间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语言精炼,过度衔接自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深深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真正做到向40分钟要质量。先从压缩时间,精心备课开始做起。 班级管理方面有时总感觉不能得心应手,我们班学生是活泼有余,规矩不足,这也与老师平时的管理有直接关系,平时管理过于松懈,上课不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学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较差。怎样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是我急需解决的问题。 丰台区东管头小学 邢红梅
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五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五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备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50,+230,请你来口算,+80,竖式我最棒,–56,北京的高楼,学习提示,中国的高楼,计算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五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五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提示,几个几个数的,个一百就是一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五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五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算一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