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试题(四)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试题(四),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试题(四)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A.约莫 僵卧 山坳(ào) 千钧(jūn)一发B.呻吟 隐蔽 蜷腿(juǎn) 纹丝不动C.掀翻 蔓延 伪装(wěi) 干涸(hé)2.下面古诗中应该填入花的名称,填写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4)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A.菊花、杏花 、荷花 、桃花 B.杏花、菊花、桃花、桂花C.杏花、荷花、桃花、菊花 D.桃花、菊花、荷花、桂花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的京剧字正腔圆,悦耳动听。B.听完英雄的精彩报告,我们都觉得余音绕梁,受益匪浅。C.听了贝多芬的弹奏,皮鞋匠和盲姑娘不约而同地赞叹:“弹得多纯熟啊!”D.贝多芬迫不及待地飞奔回客店,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4.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A.我能感受到盲姑娘为生活所迫,不想让哥哥再为自己的爱好辛苦,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的热爱的无奈。B.我能感受到盲姑娘其实只是随口一说,她并不是真的想听贝多芬的演奏。C.我能感受到盲姑娘把一直以来的愿望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5.他又在打算: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 )A.含脂肪多。 B.肥沃。 C.收入多,油水多。 D.利益,好处。6.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A.照料。 B.吩咐;关照。C.呼唤。 D.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 二、诗词曲鉴赏阅读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资料: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7.《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正确排序是( )。A.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B.金沙江、乌蒙、五岭、大渡河、岷山C.五岭、金沙江、岷山、乌蒙、大渡河D.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乌蒙8.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A.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不但山势高大,而且道路弯曲,是摆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困难。B.通过想象和夸张,把群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凸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C.走过逶迤的五岭,跨过大海的波涛,走过满是泥丸的乌蒙山,战士们走过的路很长。D.从五岭到乌蒙,一路上跋山涉水,在细浪与泥丸中前行,战士们走过的路非常艰难。9.说一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资料,把再读这首诗的感受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11.默读课文《盼》,用简洁的语言完成课文的写作支架12.补充句子。A.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_____。B.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C.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位卑___________________忧国。13.丁香似乎总与愁怨相连,许多文人都喜欢借助植物抒发情感或表达对某种品格的追求,你知道下面这些植物藏着人们怎样的情感或品格追求吗?柳——(________) 竹——(________) 莲——(_______)14.根据积累填空。(1)在学习、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是哪一句名言激励你,请你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出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①广告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则广告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盼》是现代女作家铁凝的作品,全文围绕“________”字,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例,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15.依据课文内容,将空格补充完整。 看到:璀璨灯光( 现 实 )引起回忆 广场灯光 听到:(_______) 战斗前:看书憧憬(_________)往事重现 插图灯光、战场火光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战斗中:(_______) (_________)怀念英烈:致敬先驱者 广场华灯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空间。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16.“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蹿”“舔”两个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_________,这种感受还可以从选文“______________”一句中体会到。17.选文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请仔细阅读相关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用两个词语形容选文中“老汉”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桑娜用头巾头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9.选文没有用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20.选文画“ ”的句子中“这样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桑娜的做法,我们感受到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2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22.选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省略号表现了桑娜怎样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23.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请解释加点词的意思。齐宣王使人吹竽:_________ 好一一听之:___________25.翻译下面的句子。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现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27.作文根据你已读过的书或看过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答案1.B2.B3.B4.B5.B6.C7.A8.B9.意思: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情感:金沙江水流湍急,拍击着两岸的悬崖,诗人却感到“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欣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只剩下高悬于两岸的铁索,在诗人眼里,也不过是一个“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悲壮。10.读这首诗我感受到了红军的伟大。我们不仅要学习红军坚强勇敢,乐观积极的精神。同时我们也要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红军,你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我们要学习,继承,发扬你们的优良品质。我们要把祖国的未来建设的更加美好!11.雨衣 下雨总是晴 出不了门(或未能如愿) 盼来下雨,如愿穿上雨衣。12.死而后已 视死如归乎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 未敢忘 13.惜别(与“留”音近) 正直(空心、挺直) 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1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指作为电脑品牌的“联想”和联想公司,二指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 一语双关。既指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联想,也暗指大家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并以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 盼 开始盼变天 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盼到雨继续下 终于如愿以偿想穿上新雨衣急切 15.“多好呀” 回忆 烧书指路 现实 16.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17.我们要先把乡亲们救出去,他们的命比党员的要重要 儿子的命比我重要 18.舍己为人 坚持原则 19.A20.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抚养 善良、乐于助人 21.《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22.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思想活动时断时续,体现出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23.齐宣王 南郭处士 湣王 24.让 喜欢 25.齐宣王死后,湣王登基。喜欢听独奏,南郭处士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逃跑了。26.比喻没有真材实料,想要蒙混过关的人。27. 《老人与海》读后感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我觉得,书籍就像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一位终生伴侣……在我看过的书中,《老人与海》让我陶醉。
在墨西哥湾的海滩上,一位老人满怀信心地驾着小船出海,他期待在第八十五天里有所收获,尽管他在前八十四天内一条鱼也捉不到,但他还是信心十足。在遥无边际的大海上,严峻的困难与挑战如洪水般向老人袭来,让老人措手不及,精疲力尽的他被大马林鱼折磨得遍体鳞伤。成功捕获大鱼后,在归来的途中,老人又遭到了鲨鱼群袭击,大鱼被鲨鱼吃了个精光——这意味着他又一次失败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和一身的伤,却得到了人们的赞赏。
我不止一遍地翻阅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老人,一个如铁一般坚毅的老人。那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老人永不放弃的决心,没有太多的忧伤凄凉,也没有太多的惊险奇幻,有的只是老人无数次的被打倒了,再爬起来继续战斗的雄姿。
读书使我们成长,读书使我们进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以后一定要多读书,如果你要获得更多的勇气,我推荐《老人与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试题(三),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试题(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试题(五),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