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欣赏 草原放牧教案
展开欣赏 草原放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草原赞歌》,表达对草原的赞美。
2.能力目标:能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是根据《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的,能准确分析乐曲两个部分。认识琵琶,并在音乐中分辨琵琶和双簧管的音色。
3.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蒙古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参与、团结协作以及爱祖国、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是根据《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的,能准确分辨乐曲两个部分。
2.认识琵琶,并能在音乐中分辨琵琶和双簧管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情境创设(故事引入)
1.师生问好(教师弹琴师生唱问)【设计意图:架起情感的桥梁】
2.教师播放腾视频画面:格尔演唱美丽的草原的音乐视频,引导学生说一说聆听后的感受。【设计意图:声画并茂,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走进草原——使学生身临其境于美丽的大草原。】
3.引导学生欣赏动画片故事“草原小姐妹”。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动画媒体,了解 “草原小姐妹”的故事梗概以及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直观性强,发挥了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以铺垫。】
(二)参与体验 实践表现(唱练过程)
1.教师弹唱歌曲《草原赞歌》,学生聆听感悟旋律、歌词。
2.声势训练:2/4 X 0 | X 0 | X 0 | X X |
(拍→点空)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用录音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运用聆听感悟法、示范法引导学生学唱歌曲,并结合歌曲完成声势练习。其过程是:唱→拍点相结合。感受蒙古族旋律二拍子节奏的特点。】
3.歌曲唱练:
1)教师范唱并指导学生练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2)学生唱一唱《草原赞歌》的前两个乐句,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乐句的特点?运用了哪种创作手法?【设计意图:运用参与表现法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歌曲乐句。引生对歌曲旋律的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媒体课件展示)】
3)教师示范蒙古族硬腕动作并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旋律的特点。
4)教师引导学生想像蒙古族骑马的动作,来表现歌曲旋律的特点。
【设计意图:运用律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蒙古族“短调”旋律的特点。】
(三)聆听感受 合作表现(深化主题)
1.导入欣赏:引导学生聆听欣赏根据《草原赞歌》改编的乐曲《草原放牧》。
1)介绍作曲家。
2)引导学生说出引子描写了的情景。?
3)聆听感受并说出简短的引子所奏乐器及主奏乐器是什么
【设计意图:媒体课件(音响)聆听感受,情境表述:引导学生聆听感受类似号角般的引子所奏乐器圆号,为后面介绍琵琶协奏曲做以铺垫。】
2.介绍民族乐器:琵琶
【设计意图:感受乐曲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大胆说出聆听感受。了解认识民族乐器。媒体课件(展示)】
3.聆听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哼唱出熟悉的音调。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个主题与《草原赞歌》的旋律有什么联系?什么内容?
3)学生随教师伴奏模唱主题旋律,并用图谱和动作表现旋律的特点。
【设计意图:运用媒体课件(音响)通过反复聆听,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是根据《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的,能准确分辨乐曲两个部分。强化其听辨音响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谱及唱唱表表来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4.再次聆听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聆听主题出现时用动作表现,并说说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感受这部分音乐的情绪,学生说说表现的情境,进而总结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运用媒体课件(音响)引导学生聆听感受第一部分: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特点。学生掌握运用音乐要素来表现作品刻画了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5.聆听第二部分: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二部分音乐,学生说出在情绪、节奏、旋律上与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它表现了什么情景?
2)引导学生哼唱第二部分旋律,并用动作表现旋律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分析法聆听感受第二部分旋律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
速度徐缓的蒙古族“长调”旋律的特点。(媒体课件音响)】
3)学生聆听这部分音乐中,分辨双簧管的音色,教师介绍琵琶协奏曲由来。
【设计意图:了解什么是琵琶协奏曲。感受琵琶用轮指的方法奏出了宽广、抒情的“草原”主题,节奏舒展;双簧管优美的音色与琵琶交相辉映,使人的心情宽远平静。】
4)分析总结乐曲的段落结构,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草原雄鹰)表现歌曲旋律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蒙古族“长调”旋律的特点。并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旋律的特点。】
(四)体验感悟 聆听欣赏(整体把握)
聆听全曲:
1)第一部分主题出现时,引导学生按X 0 | X 0 | X 0 | X X |的节奏为主题拍手伴奏;当第二部分主题出现时,可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
2)教生共同参与:引导学生聆听全曲:用动作和画“图形谱” 来表现乐曲。
【设计意图:运用媒体课件(音响)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悟法丰富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中“短调”“长调”的旋律特点,把握全曲的音乐意境,体现师生共振。】
(五)拓展欣赏 延伸表现(多层展示)
1.拓展延伸:欣赏马头琴独奏《蒙古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 聆听感受:感受不同风格的蒙古族音乐作品,感受美丽的大草原。
【设计意图:运用媒体课件(音响)引导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中,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适时渗透德育教育,抒发热爱祖国之情。】
(六)师生感言 评价总结(小结表述)
师生评价总结本节课:
1.本课欣赏的乐曲是一首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乐曲由“引子”“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三部分组成。第一主题具有“短调”音乐特点,第二主题具有“长调”音乐特点。
2.教师提出希望及要求。在《草原放牧》音乐背景下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体验表现以及在活动中与他人协作的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小结性谈话,师生共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欣赏 草原放牧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欣赏 草原放牧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程新授,回顾所学,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欣赏 草原放牧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欣赏 草原放牧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
小学音乐欣赏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欣赏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草原放牧》小介绍,全曲布局,欣赏曲目,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