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3592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教案 16 次下载
- 《生物多样性》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 课件 12 次下载
- 《生态系统的类型》课件 课件 11 次下载
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教学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观察蚯蚓对土壤的翻耕演示实验,能够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重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教学难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演示实验所需材料器具:蚯蚓;标本瓶,湿土,细沙,菜叶,记号笔;清水等。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导入 | 同学们,在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那么,你知道生活中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 举出一些生物受环境影响的例子。 |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填写课本P46-P4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内容,观察图6.1-7中几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图6.1-8某种鱼对温度的耐受范围示意图,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生物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的适应特征。播放视频课件等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上与环境间有哪些联系?。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并回答一下问题: 1.图片中的生物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你还能说出其他的例子吗? 小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 自主阅读课本,观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图片、视频、课件等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老师问题。
跟随老师的总结思路,得出生物对环境适应是相对的结论。 |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我们知道生物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生物对环境有适应性,那么相应的对环境也能产生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8-P49观察蚯蚓对土壤的翻耕演示实验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示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把实验装置放置在黑暗处? 2.一段时间后,湿土与细沙分界是否还那样明显?简述蚯蚓对土壤的翻耕作用。 小结: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 自主阅读课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示实验活动,并对实验结果展开分析讨论,思考回答老师问题,得出蚯蚓能够疏松土壤结论。
根据老师的小结,得出生物影响环境有有利和有弊两方面。 |
4.小结 |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对环境产生影响。正是因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才造就了生物圈的繁荣。 | 跟随老师的小结,加深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通过改变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来适应环境
2.生物的适应性既具有普遍性同时又有相对性。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第一节 植物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节 植物精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沪教版八年级下册 生命科学第一节 植物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沪教版八年级下册 生命科学第一节 植物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