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3598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章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属于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一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一课时的内容。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以后,再来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并准确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第一阶段,也是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的起点和基础。
学情分析
在小学常识课里学生已经对种子的结构、幼苗的形成有所了解;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种子萌发的感性知识。现在学习了细胞的知识后,再来研究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即有了经验积累又有了知识储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七年级的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都很旺盛,语言表达和交流合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为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提供了智力支持。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知道种子在其生活史中的作用。
2.描述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特点;明确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含义。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解剖种子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和描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思辩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植物生活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2.通过观察和探究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素养以及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3.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制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想 |
一、情景引入 | 观察种子萌发和形成幼苗的过程,我们看到种子的形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那么这些变化是在种子怎样的结构基础上发生的呢? |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 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逐步展开,自然引出课题。 |
二、学习目标 |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阅读课本 | 朗读学习目标 | 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是什么。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想 |
三、新课教学
(一) 观看微课
(二)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三) 学生分组回答讨论题
(四) 学生朗读课文
(五) 开展“我是一粒种子”的活动 | 猜一猜种子的形态各不相同,那么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萌发成幼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是不是与种子内部的结构有关?
教师巡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1.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让学生说出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3.让学生推测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以第一人称介绍“我是一粒种子” | 带着问题观看解剖和观察大豆和玉米种子的实验微课
学生动手解剖和观察大豆和玉米种子,并完成课本101页讨论题
1.学生观察图片和使用白板放大镜并拖拉填写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2.投影学生解剖后的大豆和玉米种子,说出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学生大胆设想种子的萌发过程
学生在了解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概念后,完成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异同点的表格。
参与活动,复习种子的结构
| 通过观看微课让学生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学会处理和解剖种子的方法,掌握观察种子结构的程序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并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1.白板功能的充分利用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
2.通过投影学生实验结果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和能力,并带出新的知识点 3.为第二课时做铺垫
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晰的区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以第一人称陈述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
四、课堂练习 | 练习分为三种题型:选择题、填图题和填空题。 | ||
五、课堂小结 | 高度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概念。 |
板书设计 |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
教学反思 | 本着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我打造开放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初步认识和掌握知识点。在通过合作实验探究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和小老师。通过微课的制作,将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课堂知识容量。 |
附: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一课时)导学案
自主学习
1种子都有 和 。种皮具有保护 的作用。
2.胚由 组成,将来发育成 。
3.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具有 和 ,而且胚都由 、 、 、 组成。不同点是大豆种子的子叶有
片,而玉米种子的子叶有 片,玉米种子中有 ,大豆种子中没有 。
4.双子叶植物有 片子叶,养料贮存在 中;单子叶植物有 片子叶,养料贮存在 中。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传授新课,总结本课要点,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建议,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