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3 吸收作用(1)(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3598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3 吸收作用(1)(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3598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3节 吸收作用教案
展开《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说出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原理
②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小组探究交流,落实知识点的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原理
2.教学难点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吸收作用》,吸收作用是本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之一,前面两节内容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面两节将学习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以及运输作用都与水分运输途径有关,对于植物而言,先吸收水分,继而运输水分和进行蒸腾作用。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是运输作用和蒸腾作用学习的基础。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是吸收作用这节内容的第一个课时,利用外界水分的增加和减少来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的知识体系。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且对实验操作感兴趣,愿意动手探究。但是尚缺乏对探究过程及探究结果的归纳能力。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实验思路,归纳实验结果,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微课演示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导入 (4分钟) | 1.随着科学技术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无土栽培技术,如水培技术。播放视频:生物探究小组参观学校水培设施。
2.生物探究小组成员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水也可以培养植物?为什么高浓度下培养植物,植物却死亡了?
3.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说出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原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 1.观看视频
2.回答问题。
3.齐读学习目标。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构建框架
|
探究第一站:显微视野下的吸水和失水(14分钟)
| 1.播放微课视频:质壁分离实验。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皱缩,在清水中吸水复原。
2.清水与蔗糖溶液有什么不一样? 同样一杯水,加一勺糖和加两勺糖,哪个更甜?
3.用火柴人表示水分子,用红点表示浓度。火柴人的运动路径表示水分子的运动路劲。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不失水也不吸水。
4.吸水与失水取决于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之间的浓度差,水往“高”处流(浓度高)。
|
1.回答问题。
2.归纳。
| 了解微观视野下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形态变化。
理解浓度的概念。
鼓励学生表达,并进行引导,使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探究第二站: | 1.实验材料:白萝卜。
2.思考与讨论 (1)放置在什么溶液中作为对照组? (2)放置在什么溶液中作为实验组? (3)如果要观察到多种吸水或失水情况呢?
3.实验步骤 ①用打孔器取同等大小的萝卜条; ②用量筒量取 4ml的清水和不同浓度的盐水倒入试管,浸泡萝卜条; ③用镊子将萝卜条全部取出放置在纸张上,比较萝卜条的变化,变得坚挺或是软缩,用手触摸; ④用量筒量取试管中的水量; ⑤完成实验报告A和B项任务。 分工合作: 操作员A、B夹出萝卜条 操作员C、D量取试管中的水量 操作员E、F记录数据 ⑥课堂小助手将每个小组的水量变化数据录入EXCEL表格,形成折线图(随着盐浓度升高,试管水量的变化)。
4.分析折线图
5.实验报告单填写反馈 ①试管 水量减少,细胞 (吸水/失水),萝卜变得 (坚挺/软缩)。 ②试管 、 、 、 、水量增加,细胞 (吸水/失水),萝卜变得 (坚挺/软缩)。 ③盐溶液浓度越高,细胞失水越 。
|
1.思考与小组讨论。
2.回答问题。
3.小组活动:观察、操作,并记录实验报告单。
4.集体作答。
|
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探究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宏观体现。
通过形成折线图的形式理解实验规律及变化。
|
探究第三站 (1分钟) | 1.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主要取决于外界溶液与细胞液之间的浓度差;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3.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4.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不吸水也不失水。
| 总结。 | 总结构建本节的知识。 |
学以致用 (3分钟) |
| 回答问题。 | 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
巩固提升及探究分享 (2分钟) |
| 分享本堂课的收获。 | 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
七、板书设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2.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3.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细胞不吸水也不失水
附:
实验报告
主题: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小组:第 小组 姓名:
A.完成表格
试管 | 溶液 | 浸泡前水量(ml) | 浸泡后水量(ml) |
1 | 清水 | 4 |
|
2 | 10%盐水 | 4 |
|
3 | 20%盐水 | 4 |
|
4 | 30%盐水 | 4 |
|
5 | 40%盐水 | 4 |
|
B.观察与记录现象
(1)试管 水量减少,细胞 (吸水/失水),萝卜变得 (坚挺/软缩)。
(2)试管 、 、 、 、水量增加,细胞 (吸水/失水),萝卜变得 (坚挺/软缩)。
(3)盐溶液浓度越高,细胞失水越 。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吸收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吸收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吸收作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吸收作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第3节 吸收作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第3节 吸收作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法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