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八上物理期中测试卷-龙初
1.下述科学家和其主要贡献的连线正确的是
A.哥白尼——万有引力 B.伽利略——相对论
C.牛顿——运动定律 D.爱因斯坦——“日心说”
2.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
B.从三楼走楼梯到一楼的时间大约是5min
C.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大约是
D.初二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
3.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的结果为:13.25cm、13.27cm、13.22cm、13.28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
A.13.27 cm B.13.28 cm C.13.255 cm D.13.26 cm
4.下列可以看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小孩从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下
B.传送带运送物件
C.钟表上指针走动
D.运动员在弯道上跑步
5.某人上山的平均速度为3km/h,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5km/h,则此人上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4km/h B.3.75km/h C.3.5km/h D.4.5km/h
6.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7.下列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我们能听见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闪电传播更快
D.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8.“…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9.超声波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B.地震预报 C.电视遥控器 D.验钞机
10.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11.小赵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当他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
A.离平面镜越远 B.离平面镜越近
C.像离平面镜的距离始终不变 D.像会变小
12.小红家的墙上挂着一个钟表,小红在照镜子时,正好从镜子中看到钟表在镜子中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是( )
A.8:00
B.12:40
C.4:00
D.12:20
13.在下面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 )
A.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
B.光线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
C.站在河水中的同学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D.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汽车后面的物体
14.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直线传播形成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15.关于光现象及其解释,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立竿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静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水面“折断”的铅笔是光反射形成的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烛焰所成的像( )
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D.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都可能
17.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着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小于一倍焦距
D.显微镜的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18.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1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到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到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0.如图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可见遮光板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部只由若干平面镜组成,根据这一奇怪的现象,小明对魔术箱内部的结构进行了猜想,下列猜测合理的是( )
A.内部有一块平面镜即可
B.内部至少有二块平面镜
C.内部至少有三块平面镜
D.内部至少有四块平面镜
2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乙车的速度是______;
(2)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23.戴一头金黄色假发,穿一件白上衣的歌唱演员,在屋顶上挂一盏红色霓虹灯的大厅里演出,在这盏灯的照射下,我们会看到她戴的假发是_____色,上衣是_____色.
24.电影银幕是用表面粗糙白布制成的,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_____, 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有时阳光射进来,有的同学看到镜子很“刺眼”,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镜面发生了____.
25.如图所示是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秀丽全景.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水上高度约为46m,地下最深处为﹣32.5m,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这是由于 ________现象形成的,倒影与国家大剧院构成一个浑然天成的“金蛋”,这个“金蛋”的总高度应为 ________ m.
26.春日,当你漫步在苍源河橡胶坝堤岸时,有时会看到平静的水面上“鱼在水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水中鱼的像,比实际位置要______(选填“深”或“浅”);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成像;岸边树荫下有一个个的小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7.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手影节目通过演员的双手和口技表演生动地演绎了两只鸟从相恋到生育、养子的全过程.观众从口技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出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_________;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鸟实际是由于_________而形成的手影
28.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在平面镜中的像。
29.如图所示,两条光线是由同一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______)
30.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31.在学习声学时,小丽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_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泡沫小球______(会/不会)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信息/能量)。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两小球会弹起的是______。 A。甲 B.乙 C.都会 D.都不会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______,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现象说明声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__。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32.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张纸板放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块纸板粘成,可绕接缝ON转动。
(1)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1要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同时出现在纸板上,纸板应与平面镜_____。
(2)如图2是证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实验操作,具体做法是:将纸板F沿接缝ON_____。
(3)小组记录的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30°
30°
3
40°
40°
(4)光沿BO入射,反射光线会沿OA射出,这表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
33.小明用棋子和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问题.
(1)他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看到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用大小不同的棋子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观察什么样的棋子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小明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实验中玻璃板倾斜,出现的后果是:_____.
(3)小明将棋子放在玻璃板前的不同位置,重复(1)中的操作进行多次实验,下列与该目的相同的是_____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B.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C.刻度尺测铅笔的长度.
3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调节烛焰、__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___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35.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泗州学校兴趣小组周杰伦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
(1)你猜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_.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
(3)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2009年4月29日,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行(如图).大桥主桥长932 m,全桥永久用钢达到国内创纪录的4.6×107kg.
(1)如果过桥的路人步行速度约为1.2 m/s,他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多少s?
(2)某班学生前来参观大桥,排队通过桥面.整个队伍长50 m,假设队伍的行进速度也是1.2 m/s,那么队伍通过整座桥需要多少s?
37.在搜寻失事飞机的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每秒的传播距离是1500m,问:该测位仪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需要经过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日心说”,万有引力是牛顿提出来的,故A错误;
B.爱因期坦的主要贡献是相对论的提出,不是伽利略,故B错误;
C.牛顿研究发现了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故C正确;
D.爱因期坦的主要贡献是相对论的提出,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日心说”,故D错误.
2.D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层楼的高度约3m,从三楼走楼梯到一楼的时间大约是1min,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正常体温在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初二学生正常步行1s往前走两步,一步的长度约为0.5m,则初二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分析】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应满足以下条件: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
【详解】
A、小孩从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下,速度越来越快,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输送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上面的物件相对传送带静止,可以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钟表指针在转动时,方向始终发生改变,并且做圆周运动,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在弯道上跑步时,路径是曲线,并且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
根据上山的平均速度和路程可求得时间,根据路程和下山的平均速度可求得下山时间,然后再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
根据题意得,上下山路程相同,则上山时间为 ,下山时间为 ,上下山的总时间为 ,总路程为2s, 则此人上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故A、C、D错,B对.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及路程、时间、速度之间关系,是基础题.
6.D
【详解】
A.运动路程越长,但不知道时间长短,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运动时间越短,但不知道路程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
C.由速度的变形公式s=vt可知,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大,故C错误;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是一定值,也就是其速度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7.C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详解】
A.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可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可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条件,符合题意;
D.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
ABC.文中“隐隐传来”的意思,是指声音的响度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距离发声物体太远,听到声音的响度太小,另外还可以证明空气可以传声,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温度不变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详解】
A.潜艇上的声呐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这样可以传播相当远的距离,符合题意;
B.地震随着次声波的产生,因此地震预报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不合题意;
C.电视遥控器采用红外线工作,红外线是电磁波,不符合题意;
D.验钞机利用的是紫外线,紫外线是电磁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
A.听到声音除了振动以外,还要有可传播声音的介质,故A错误;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一定的,与声音的响度大小无关,故B错误;
C.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区分乐器主要是利用音色的不同,故C正确;
D.超声波探伤利用的是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11.A
【解析】
试题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小赵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也远离平面镜,但大小不变,选A.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2.C
【分析】
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的方法:
(1)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情况.
(2)翻看法: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
【详解】
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平面镜中钟表像的实际情况,(红色箭头)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4:00.
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4:00.
故C符合题意.
【点睛】
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实际问题.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
13.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光的折射分析.A、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光线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站在河水中的同学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汽车后面的物体,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各种现象的物理实质.
14.B
【详解】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阴浓”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落日”是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彩云”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D
【详解】
A. 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
B、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平静水面上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水面“折断”的铅笔是由于光从水中向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D错误;
16.D
【详解】
由题意可得:当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所以
2f>20cm>f
因此
10cm<f<20cm
所以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有可能: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③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综上所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7.C
【详解】
A.放映幻灯片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看电影时,电影中凸透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一倍焦距,故C正确;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18.A
【详解】
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是向南运动的,所以选项B、D不符合题意;若乙车向北运动,则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不可能看到乙车向南运动.
19.C
【详解】
由图象知,
A.在t=0时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
B.在0到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20.C
【详解】
如图所示:
由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又从右侧小孔射出时,光线的方向没有发生改变,其实就是通过三块平面镜的反射实现的。
故选C。
21.1.85
【详解】
如图所示,分度值为1mm,刻度尺需要估读,故读数为1.85cm。
22.4m/s 甲车 乙车 向后运动 向后运动
【详解】
(1)[1]乙图象是s﹣t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乙的速度
(2)[2][3]甲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丙图象是s﹣t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丙的速度
(3)[4][5]通过计算可知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相同 ,由于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速度相同的是甲和乙,大于丙的速度,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后运动 ;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也是向后运动。
23.黑 红
【详解】
分析:(1)不透明的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他的光;
(2)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
解:(1)演员的上衣是白色,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红色的灯光照射时,白色的上衣变成了红色;
(2)演员的假发是金黄色,只能反射黄色的光,当红色的灯光照射时,不能反射红光,因此假发呈黑色.
故答案为黑、红.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牢牢把握住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是中考填空和选择常考的内容.
24.漫反射 镜面反射
【分析】
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平行光线经平面镜之后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
【详解】
电影银幕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银幕;阳光射向平面镜,阳光经平面镜之后,平行射出,正好反射到有的同学的眼睛上,所以就觉得很刺眼,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
25.光的反射 92
【解析】
试题分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
根据“金蛋”的水上高度约为46m,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求得这个“金蛋”的总高度.
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
因为“金蛋”的水上高度约为46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这个46m正好是“金蛋”的一半高度,所以这个“金蛋”的总高度应为46m+46m=92m.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92.
【点评】此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26.浅 反射 平面镜 直线传播 实
【详解】
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实际位置要浅.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岸边树荫下有一个个的小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27.音色 光沿直线传播
【详解】
[1]不同的小鸟音色不同,所以演员是模仿了黄鹂鸟的音色;
[2]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鸟影实际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点睛】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和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28.
【详解】
根据平面镜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过A点做平面的对称点,作图方法是过A点做平面镜的垂线,根据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找到像点,同理找到B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AB两点,并标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
29.
【详解】
首先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交于一点即像点S′,然后做出像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然后完成光路。如图所示:
30.
【详解】
由于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路灯发出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上去,像比物体高些,故可知B是像点,A是物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31.振动 会 能量 A 减小/变小/减弱/变弱 不能 D
【详解】
(1)[1] 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乒乓球将声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2][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能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通过空气将能量传递给左边音叉,使其振动发声。
[4] 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甲实验装置的音叉仍会振动,所以小球仍会弹起。由于月球上是真空,乙装置中敲打右边音叉时,音叉振动,但是不能发出声音,不能将振动的能量传递给左边的音叉,所以乙装置中的小球不会被弹起,故选A。
(3)[5][6][7]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少,传播声音的能力减弱,将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变小,最后甚至听不到声音;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科学的推理,如果将罩内空气完全抽出,形成真空,由于没有传声介质,声音将不能传播,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D。
32.垂直 向后转动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逆
【详解】
(1)[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路径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2)[2]为了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具体做法是把纸板F沿接缝ON向后转动,纸板F与E不在同一平面内,则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入射角为20°,此时反射角也为20°;当入射角为30°,此时反射角也为30°,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也为40°;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4]如果让光沿BO入射,反射光线会沿OA射出,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时的反射角为原来的入射角,所以会发现光线原路返回,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3.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不论怎么移动棋子都不能与A的像重合 A
【详解】
(1)小明将一个棋子A作为物体放在玻璃板前,用大小不同的棋子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只有与A棋子完全相同的棋子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据此可知小明探究的问题是: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如果把玻璃板放置倾斜了,不论怎么移动棋子都不能与A的像重合;
(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多次测量目的是找普遍规律,故A符合题意;
BC、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和刻度尺测铅笔的长度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A.
34.凸透镜 上 a d d 较大
【分析】
(1)在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理解成倒立实像的含义,像与物体上下、左右正好相反;
(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原则;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要让像更大一些,物距相对减小.
【详解】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即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3)成实像时,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小,所以蜡烛放在a处成的像最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所以此时应将蜡烛放在d处;
(4)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应减小物距,镜头焦距变大,则相当于减小了物距,所以镜头焦距应该调得较大一些.
【点睛】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做到举一反三.此题的难点是第(4)问,通过焦距的变化,间接改变了物距的大小.
35.凸透镜 前方 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使清晰的像呈在视网膜上
【详解】
(1)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光屏,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2)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当看物体时会将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3)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其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使清晰的像呈在视网膜上.
点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而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36.(1)776.67s (2)818.33s
【详解】
(1)由公式t=S/v知道通过主桥所用时间是:t=s/v=932 m/1.2 m/s≈776.67 s;
(2)队伍的排头进入桥开始计时,队伍的排尾下桥结束,整个队伍所走路程s= s桥+s队,
队伍通过整座桥的时间是:t=s桥+s队/v=932 m+50 m/1.2 m/s≈818 s.
点睛: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汽车或部队过桥、过隧道等类似的计算题目,要注意路程是汽车或队伍的长度加桥或隧道的长度.
37.9s
【详解】
解:信号经过的路程
s=2×6750m=13500m
信号在海水中的速度v=1500m/s,测位仪从发出信号到收到信号用的时间
=9s
答:该测位仪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需要经过9s。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B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B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校内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校内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