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01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0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上)期中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4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抽噎(yē) 纯粹(cuì)   侍弄(sì)  参差不齐(cēn)      
    B.莅临(lì)  粗拙(zhuō)  微薄(bó)  混为一谈(hǔn)       
    C.晕车(yùn)  倜傥(tì)   召唤(zhào)    诲人不倦(huì)      
    D.荫蔽(yīn)  热忱(chén)  勉强(qiáng)  刨根问底(páo)
    2.(4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决别         口头禅         人声鼎沸         不求甚解      
    B.感慨         班马线         花枝招展         各得其所      
    C.淅沥         雷阵雨         翻来复去         沉默寡言      
    D.告罄         并蒂莲         语无伦次         人迹罕至
    3.(4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我们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方能成为名家大师。      
    B.她是一位有主见又十分温和的大学者,对于普通人的言论总能随声附和。      
    C.看着他极其夸张的滑稽表演,观众们都忍俊不禁地哄堂大笑起来。      
    D.她是具有多年经验的老同志,做起事来干净利落,真是后生可畏。
    4.(4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发射、研制和运行了多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      
    B.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广泛阅读文学名著,适时记录生活点滴,是提高写作习惯的有效途径。      
    D.二十四节气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对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5.(4分)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中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
    B.《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妈妈是个粗俗、冷漠、迷信和满肚子麻烦礼节的人,“我”很厌烦她。      
    C.《父亲的病》揭示了当时几位“名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实质。      
    D.《二十四孝图》中有作者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6.(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达到
    B.非学无以广才
    广:广大
    C.淫慢则不能励精
    慢:懈怠
    D.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学而时习之
    B.非淡泊无以明志
    可以为师矣
    C.险躁则不能治性
    思而不学则殆
    D.意与日去
    我寄愁心与明月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B.本文主要目的是告诫儿子要淡泊宁静,不慕荣利,顺应自然
    C.作者开篇就明确提出修身养性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
    D.本文论述成才的三个条件是:第一立志、第二学习、第三惜时。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7.(8分)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从军击胡,善骑射,以力战为名。广出猎,见草中石,中石没镞①。视之,石也。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②,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③,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④。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①镞:箭头。②麾下:部下。③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④士兵因此都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复 射 之 终 不 能 复 入 石 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李广是怎样的人。
    四、诗歌阅读
    8.(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②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③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④,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②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学家。③楚:楚地。这里指友人贬谪地江西。④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友人明卿。
    (1)诗歌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通过描写        、凄凄秋雨等景物,渲染了        的氛围,衬托出诗人        的感情和对朋友前途命运的同情担忧。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一句的妙处。
    9.(10分)根据原文默写。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
    (8)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9)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戍边战士凝望故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       。
    五、综合性学习
    10.(8分)为了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引起大家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你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然后完成相关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A电子输入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汉字手写。
           作为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将画线A句改成被动句。(不改变句意)
    电子输入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汉字手写。
    (2)根据上面这则材料的信息,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3)仿照划线B句的句式续写一句话,使之语意连贯。
    六、现代文阅读
    11.(2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那枝康乃馨
    ①在我日记本里夹着一枝枯萎的康乃馨,那是五年前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
    ②那年我刚从乡村到县城读书,在同学们大谈母亲节的时候,我一片茫然。从他们的谈论中我得知,我觉得自己已经很懂事了,知道父亲身体不好,供我跟姐姐上学很艰难。生平第一次我做出决定,我要像城里的同学那样,送一枝康乃馨给辛劳的母亲。我不禁为这个决定而自豪,于是
    ③母亲节那天,阳光就像一根根金线,纵横交错中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不停,我小心翼翼地把花捧在胸前,生怕把它弄坏。康乃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多想此刻就让这缕清香飘到母亲的身旁,我该怎样跟她说呢?经过几个小时的漫长煎熬,总算到站了。
    ④下了车,走了好长一段山路,那熟悉的村庄才映入眼帘。为了避免不知情的人笑我一个大男孩还买花,恰好碰到母亲从地里回来,背上背着沉重的柴火,不用说有一把是帮父亲拿的。中午天气很热,他们现在才回来吃饭,想到节日中的她还是跟往常一样忙碌,我不禁鼻子一酸母亲乍一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紧张地问道:“二娃!怎么回来了我忙摇头说:“不是,我是回来看您的。”母亲这才舒展眉头正色道:“看啥子哟,车费蛮贵的!快去后面接你爸爸,又把两把锄头从我手里拿了回去。看着母亲满是汗迹的脸庞,一身粗布衣服,想到此刻城里那些母亲正在孩子的陪同下逛公园,心里充满了愧疚之情,母亲也不用这么辛苦。今天是母亲节,在我看来,母亲也是受之无愧的。
    ⑤那段时间正是农忙,到了晚上母亲才闲下来。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我刚准备把康乃馨拿来送母亲,头发这么长了,妈妈给你剪一剪,可这十多年来,她从我头上也练出了些手艺,但笑我“发型”的人也不如小时候的多了。看我有些不乐意的样子,父亲在一边指着自己的头插话说:“去吧,瞧我这片自留地也放心地承包给她了。”我只好坐下,母亲一边剪一边又唠叨开了: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又说今天我不应该回来,往返的车费就够我一周的生活费了……我越听越委屈,我没有乱花钱,今天是母亲节,难道这也错了吗?”母亲的剪刀在我的头上停了好一会儿,我不敢回头,她脸上肯定满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出乎意料的是,母亲没再责怪我,语重心长地说道:“二娃,只要你惦记着妈就行了,什么母亲节,只要你有出息
    ⑥那天,我最终没有把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因为从那轻轻的叹息声中或许对别人而言,母亲节送一枝康乃馨意味着温馨,但对于我来说却意味着不成熟。
    ⑦我把那枝康乃馨夹进了日记本,并在旁边写了一句话——献给爱着我的母亲。以后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把那枝枯萎的康乃馨翻出来看看,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充故事情节或人物内心感受。
    故事情节
    “我”的内心感受
    我决定母亲节送母亲一枝康乃馨
    ①     
    回家遇到从田里回来的母亲
    心里充满愧疚
    ②     
    越来越委屈
    我最终没有把康乃馨送给母亲
    读懂母亲的心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A.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
           我小心翼翼地把花捧在胸前,生怕把它弄坏。
    B.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母亲节那天,阳光就像一根根金线,纵横交错
    C.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母亲乍一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紧张地问道:“二娃!怎么回来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或许对别人而言,母亲节送一枝康乃馨意味着温馨
    (4)结合文章内容,请说说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在构思和写法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七、作文
    12.(60分)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小学毕业啦,我们都高高兴兴地迈进中学的校门。在新的校园里,新的老师,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在这个新的校园里,有哪些有趣或烦恼的事情……拿起笔来,写一写自己的初中生活最初的真实见闻感受吧。
           请以“我的初中生活真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卷面整洁。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4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抽噎(yē)         纯粹(cuì)     侍弄(sì)     参差不齐(cēn)      
    B.莅临(lì)         粗拙(zhuō)     微薄(bó)  混为一谈(hǔn)      
    C.晕车(yùn)       倜傥(tì)      召唤(zhào)   诲人不倦(huì)      
    D.荫蔽(yīn)        热忱(chén)    勉强(qiáng)    刨根问底(páo)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侍弄”的“侍”应读作“shì”;
    B.有误,“混为一谈”的“混”应读作“hùn”;
    C.正确;
    D.有误,“勉强”的“强”应读作“qiǎng”。
    故选:C。
    2.(4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决别         口头禅         人声鼎沸         不求甚解      
    B.感慨         班马线         花枝招展         各得其所      
    C.淅沥         雷阵雨         翻来复去         沉默寡言      
    D.告罄         并蒂莲         语无伦次         人迹罕至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字词意思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
    B.有误;
    C.有误;
    D.正确。
    故选:D。
    3.(4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我们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方能成为名家大师。      
    B.她是一位有主见又十分温和的大学者,对于普通人的言论总能随声附和。      
    C.看着他极其夸张的滑稽表演,观众们都忍俊不禁地哄堂大笑起来。      
    D.她是具有多年经验的老同志,做起事来干净利落,真是后生可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正确。
    B.有误,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也跟着说什么。
    C.有误,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D.有误,后生可畏:年轻人往往能够超过老一辈。对象错误。
    故选:A。
    4.(4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发射、研制和运行了多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      
    B.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广泛阅读文学名著,适时记录生活点滴,是提高写作习惯的有效途径。      
    D.二十四节气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对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应将“发射”与“研制”互换位置;
    B.有误,可将“能否”删去;
    C.有误,应将“习惯”改为“水平”;
    D.正确。
    故选:D。
    5.(4分)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中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      
    B.《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妈妈是个粗俗、冷漠、迷信和满肚子麻烦礼节的人,“我”很厌烦她。      
    C.《父亲的病》揭示了当时几位“名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实质。      
    D.《二十四孝图》中有作者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辨析能力。《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朴实而又迷信、“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故选:B。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6.(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达到
    B.非学无以广才
    广:广大
    C.淫慢则不能励精
    慢:懈怠
    D.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夫君子之行
    学而时习之
    B.非淡泊无以明志
    可以为师矣
    C.险躁则不能治性
    思而不学则殆
    D.意与日去
    我寄愁心与明月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B.本文主要目的是告诫儿子要淡泊宁静,不慕荣利,顺应自然
    C.作者开篇就明确提出修身养性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
    D.本文论述成才的三个条件是:第一立志、第二学习、第三惜时。
    【分析】参考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判断选项正误。
    A.正确,译句:不宁静专一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B.有误,译句: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C.正确,译句: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
    D.正确,译句: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指迅速逝去。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然后结合平时积累,最后将两个词语的意思进行对比作答。
    A.不同,夫君子之行。之:助词,的,译句:学习并且按时复习它,它,指学过的知识。
    B.不同,非淡泊无以明志、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可以为师矣。以:介词。
    C.相同,险躁则不能治性。则:就,译句: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
    D.不同,意与日去。与:随着,译句: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
    故选:C。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从心所欲”是错误的,险躁则不能治性”。
    故选:B。
    答案:
    (1)B
    (2)C
    (3)B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7.(8分)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从军击胡,善骑射,以力战为名。广出猎,见草中石,中石没镞①。视之,石也。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②,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③,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④。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①镞:箭头。②麾下:部下。③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④士兵因此都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复 射 之 终 不 能 复 入 石 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李广是怎样的人。
    【分析】参考译文:
         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参军攻击胡人,他擅长骑射,射杀了很多胡人。因为力战而出名。李广外出打猎,看到草丛中的石头,以为是老虎就射了箭,箭就射进了石头中。一看,原来是石头。于是重新射箭,怎么都射不进去了。
         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怎么都射不进去了。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句中重点词语有:尽,完全;近。句意为: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第一段“善骑射”可以知道李广善射,广不近水”可以知道李广疼爱士卒。
    答案:
    (1)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2)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
    (3)善于射箭;疼爱士卒。
    四、诗歌阅读
    8.(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②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③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④,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②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学家。③楚:楚地。这里指友人贬谪地江西。④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友人明卿。
    (1)诗歌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通过描写  青枫飒飒 、凄凄秋雨等景物,渲染了  凄凉 的氛围,衬托出诗人  不舍 的感情和对朋友前途命运的同情担忧。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一句的妙处。
    【分析】《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是 明代诗人李攀龙的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低沉含蓄,一往情深。前两句写送别的凄凉,虽然全是写景,更重要的是通过萧瑟秋色,体现了自己无尽的怅惘,三、四句直写,同时又以天上飘浮的白云寄托自己的情感,笔意洒脱,抒情味极浓。这其间有离别的黯然销魂,也有对友人遭贬的同情与愤慨,意在象外。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情感的理解。第一空对应原诗的第一句“青枫飒飒雨凄凄”。第三空根据“怜”“白云相送”可以知道是对朋友的不舍。
    (2)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谁向孤舟怜逐客,只有白云一路相伴。根据“白云相送”可以知道诗人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答案:
    (1)青枫飒飒    凄凉 
    (2)运用拟人的手法,用白云表现了朋友飘逸,字里行间流露出激励和不舍的情感。
    译文:
    阵阵寒风,绵绵细雨将江边青枫吹打得飒飒作响,雨中秋色。有谁会到这孤舟上可怜被放逐的你呢,送你到大江以西。
    9.(10分)根据原文默写。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
    (8)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9)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戍边战士凝望故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 , 一夜征人尽望乡 。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星汉灿烂(注意“汉”的书写)
    (2)遥怜故园菊
    (3)古道西风瘦马(注意“瘦”的书写)
    (4)海日生残夜(注意“生”的书写)
    (5)落花时节又逢君
    (6)夜发清溪向三峡(注意“溪”的书写)
    (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学而不思则罔
    (9)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五、综合性学习
    10.(8分)为了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引起大家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你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然后完成相关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A电子输入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汉字手写。
           作为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将画线A句改成被动句。(不改变句意)
    电子输入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汉字手写。
    (2)根据上面这则材料的信息,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3)仿照划线B句的句式续写一句话,使之语意连贯。
    【分析】(1)本题考查被动句句式的运用。方法是把宾语提到“被”字前面,再把主语提到“被”字后面。该句就是把“汉字手写”提到前面,“电子输入”提到后面。由此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宣传语的拟写。根据材料的主体,可以知道材料强调的是汉字手写的重要性,围绕这一点,运用对偶等手法拟写即可。
    (3)本题考查文意连贯的表达能力。上一句用的是“当我们看到……的字迹,会看到书写者……的性格”,据此拟写下一句即可。
    【解答】答案:
    (1)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被电子输入完全取代。
    (2)示例:汉字书写不能弃,文明传承靠大家。
    (3)当我们看到飘逸奔放的字迹,会看到书写者潇洒的性情。
    六、现代文阅读
    11.(2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那枝康乃馨
    ①在我日记本里夹着一枝枯萎的康乃馨,那是五年前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
    ②那年我刚从乡村到县城读书,在同学们大谈母亲节的时候,我一片茫然。从他们的谈论中我得知,我觉得自己已经很懂事了,知道父亲身体不好,供我跟姐姐上学很艰难。生平第一次我做出决定,我要像城里的同学那样,送一枝康乃馨给辛劳的母亲。我不禁为这个决定而自豪,于是
    ③母亲节那天,阳光就像一根根金线,纵横交错中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不停,我小心翼翼地把花捧在胸前,生怕把它弄坏。康乃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多想此刻就让这缕清香飘到母亲的身旁,我该怎样跟她说呢?经过几个小时的漫长煎熬,总算到站了。
    ④下了车,走了好长一段山路,那熟悉的村庄才映入眼帘。为了避免不知情的人笑我一个大男孩还买花,恰好碰到母亲从地里回来,背上背着沉重的柴火,不用说有一把是帮父亲拿的。中午天气很热,他们现在才回来吃饭,想到节日中的她还是跟往常一样忙碌,我不禁鼻子一酸母亲乍一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紧张地问道:“二娃!怎么回来了我忙摇头说:“不是,我是回来看您的。”母亲这才舒展眉头正色道:“看啥子哟,车费蛮贵的!快去后面接你爸爸,又把两把锄头从我手里拿了回去。看着母亲满是汗迹的脸庞,一身粗布衣服,想到此刻城里那些母亲正在孩子的陪同下逛公园,心里充满了愧疚之情,母亲也不用这么辛苦。今天是母亲节,在我看来,母亲也是受之无愧的。
    ⑤那段时间正是农忙,到了晚上母亲才闲下来。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我刚准备把康乃馨拿来送母亲,头发这么长了,妈妈给你剪一剪,可这十多年来,她从我头上也练出了些手艺,但笑我“发型”的人也不如小时候的多了。看我有些不乐意的样子,父亲在一边指着自己的头插话说:“去吧,瞧我这片自留地也放心地承包给她了。”我只好坐下,母亲一边剪一边又唠叨开了: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又说今天我不应该回来,往返的车费就够我一周的生活费了……我越听越委屈,我没有乱花钱,今天是母亲节,难道这也错了吗?”母亲的剪刀在我的头上停了好一会儿,我不敢回头,她脸上肯定满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出乎意料的是,母亲没再责怪我,语重心长地说道:“二娃,只要你惦记着妈就行了,什么母亲节,只要你有出息
    ⑥那天,我最终没有把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因为从那轻轻的叹息声中或许对别人而言,母亲节送一枝康乃馨意味着温馨,但对于我来说却意味着不成熟。
    ⑦我把那枝康乃馨夹进了日记本,并在旁边写了一句话——献给爱着我的母亲。以后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把那枝枯萎的康乃馨翻出来看看,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充故事情节或人物内心感受。
    故事情节
    “我”的内心感受
    我决定母亲节送母亲一枝康乃馨
    ① 自豪 
    回家遇到从田里回来的母亲
    心里充满愧疚
    ② 母亲让“我”花钱花在刀刃上 
    越来越委屈
    我最终没有把康乃馨送给母亲
    读懂母亲的心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A.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
           我小心翼翼地把花捧在胸前,生怕把它弄坏。
    B.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母亲节那天,阳光就像一根根金线,纵横交错
    C.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母亲乍一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紧张地问道:“二娃!怎么回来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或许对别人而言,母亲节送一枝康乃馨意味着温馨
    (4)结合文章内容,请说说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在构思和写法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分析】本文记叙了“我”决定母亲节送母亲一枝康乃馨;回家遇到从田里回来的母亲,“我”心里充满愧疚;母亲让“我”花钱花在刀刃上,“我”越来越委屈;“我”读懂母亲的心,最终没有把康乃馨送给母亲。文章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第一空根据原文的“送一枝康乃馨给辛劳的母亲。第二空根据原文⑤段母亲说话教育我:“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又说今天我不应该回来,由此可知答案是“母亲让“我”花钱花在刀刃上”。
    (2)A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捧”是动作描写,据此就能推测出内心的情感是保护花。
    B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这里“阳光就像一根根金线”可以看出是运用的比喻手法,可见“我”的心情很好。
    C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的赏析。根据原文中的“愣”“紧张”等可以看出母亲并没意料到“我”会回来。后面的语言描写就更详细地指出了母亲的心情。
    (3)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句话结合文中可以知道“我”买的康乃馨是提前两周开始节食。回到家后。可以看出。“我”表达母爱的方式可以更加理性。(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到了晚上母亲才闲下来”可见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节俭的人,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可知母亲是一个疼爱孩子。
    (5)本题考查文章构思和写法特点分析。作者开头设置悬念。如开头就点明“那是五年前的母亲节,到现在还没送出去呢”由此,进一步点出文章的主题是歌颂母爱和追求理性。
    答案:
    (1)①自豪;②母亲让“我”花钱花在刀刃上。
    (2)A用细节描写,表现出了我对花的珍重。B用比喻的手法。C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3)别人有余钱给母亲送康乃馨,而我是节食才省下的钱。
    (4)勤劳:那段时间正是农忙,到了晚上母亲才闲下来、节俭:往返的车费就够“我”一周的生活费了,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5)文章善于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会让读者心中疑惑,在这个故事中,从而领悟到作者传达的主旨:母爱和理性。
    七、作文
    12.(60分)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小学毕业啦,我们都高高兴兴地迈进中学的校门。在新的校园里,新的老师,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在这个新的校园里,有哪些有趣或烦恼的事情……拿起笔来,写一写自己的初中生活最初的真实见闻感受吧。
           请以“我的初中生活真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卷面整洁。
    【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我的初中生活真           ”非常适合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上了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心理变化、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肯定会有变化,围绕这些变化来写即可。重要的是写出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也就是把与小学不同的地方写出来。可写你快乐的内容,兴奋的内容,信心满满的内容,困惑的内容;还可写你与老师、同学新型的关系;还可写你在课堂上获得的新的感受……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题目可补充的内容应该是抽象的事物或者情感,如“快乐”“自豪”“成熟”“自信”“疲劳”“烦恼”等等。
    【解答】
    我的初中生活真精彩
    “啊!又六点了!快起床……”寂静的清晨。
          室友们条件反射地骚动着。瞧,这个刚坐起的小子,分明还在梦中神游,稍不留神又溜进了被窝……无奈,从丹田深处发出一记狮吼神功﹣﹣“打铃啦……”寝室里这才慌作一团、飞身落地声、冲水声、洗脸声一时齐发,无所不有,人皆夺门而出。“会当凌绝顶.(成功乃失败之母)”此时。多么美好的早晨!
          但文化食粮总是无法填饱我们的辘辘饥肠,几位书海弄潮的健儿早已不再顾及自己的好汉形象。此举让人深信,还有诱人的食堂,一阵狼吞虎咽,便风卷残云。
          最妙的要数课间十分钟了,教室便成了各大派系的鼎足之地,他们常常“公务”缠身﹣﹣收、查、讨、送,手里紧抱着作业,简直就是忙忙碌碌的“公务派”!
          但我最佩服的还是“真功派”。“两耳不闻窗外事,纵使身边雷声大作,不抬头,见缝插针,只在乎口中念念有词。唉。
          夜间是自由的天堂,将你推到我身边……”小林君挺起身子,两眼深情地望着同床的凯哥。凯哥一脸无奈,幽默地和道:“是那狠狠的室长……室长……啊……”寝室内顿时响起了阵阵掌声。
          只待片刻?黑黑的,还带着点特殊的味道?”只见他用两根手指小心翼翼地夹着袜子在空中扬起,一派无辜的样子,人家才穿了两天呢。“哈哈哈……”寝室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奔跑在初中的赛道上,有辛苦;有悲伤;有无奈。就如咖啡味的雪糕一样,甜甜地享受。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word,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word,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5分,38分,名著阅读,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word,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word,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