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3682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一单元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3682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一单元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3682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展开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了解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的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的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2)学会应用有关图表和资料,揭示问题,总结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的观念,树立保护环境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认识环保的意义,树立“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全球意识”,认识参加国际合作在保护大气环境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
重点:
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保护的措施。
难点:
“绿色化学”理念的宗旨和理解。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师生互动。
【学法指导】多媒体辅助、问题导学、合作互动、分组讨论。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资料等;化学方法处理污水所需试剂及仪器、模拟酸雨环境发芽试验所需试剂及仪器等。
【授课教案】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 【投影】环境污染的图片。 【思考】看了上述图片,你有何感想?
| 认真观看,并畅所欲言,说出看后的感想。 |
通过图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明确环境污染并非化学之过,激发学生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
探究新知 | 【过渡】现在我们面临的污染主要是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水体污染。 一、保护生命之源
【问题】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那么目前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的现状如何呢?列举你所知道的水污染现象,说说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交流】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水体污染的危害之大,已经采取了种种措施。现在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防止和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活动探究】利用化学方法 ——中和法对废水进行处理。 步骤: 1.取一杯事先准备好的污水,观察污水的颜色,并用pH试纸测定其pH。 2.根据污水的pH,选择适当的试剂将污水调节至中性。 3.在污水中加入少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使明矾溶解、静置,观察现象。 4.将静置后的污水注入净化装置中进行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漂白粉,搅拌,观察处理后的颜色。
【提问】在活动探究过程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认为处理污水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活动天地】结合教材“活动天地”进行探究:上述污水有明显的酸味,经测定pH为2。现要将该污水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合理?
【思考交流】为了更好地防治水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办?
|
自主学习教材和“交流共享”中的内容,分析、讨论并展示。
根据活动探究步骤进行探究活动,交流、讨论并展示。
归纳交流:所选用的试剂如熟石灰、氢氧化钠、铁粉、生石灰、石灰石等,其中最合理的是石灰石。 讨论、交流。
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合乎标准后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 使学生认识到水体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污染物和带来的危害等;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以中和法治理污水为例,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在治理水污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防治水污染的常用方法,实现由思想到现实的升华。
|
探究新知 | 【媒体展示】污水处理厂。 【交流】目前世界各国对水污染普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的任意排放;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过渡】不仅水体受到污染,大气也同样受到污染,空气污染也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给我们带来灾难。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分析、回答问题。要防治大气污染,还人类洁净空气,首先要知道哪些污染物会导致大气污染,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交流】目前我国大气中表现最为严重的是二氧化硫,它会形成酸雨,使我国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的危害很大。
【问题探究】自主阅读教材,结合“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分析、回答问题。酸雨有何危害呢?
【思考】酸雨的危害这么大,那么酸雨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同学们自学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举例说明,如何消除燃煤废气和汽车尾气产生的酸雨危害。 |
聆听、思考、交流。
自主阅读教材第一段文字,分析、回答。
自主阅读教材第一段文字,分析、回答问题,并尝试写出酸雨腐蚀金属制品、建筑物及文物古迹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自主学习教材,了解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归纳总结: 1.在煤炭中添加固硫剂。 2.在汽车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等。 |
在利用多媒体展示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展示目前世界各国对水污染普遍采用的综合防治措施,使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认识和掌握目前较先进的治理污水的措施。
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认识酸雨的形成及产生的危害。
通过提前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活动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和掌握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的影响。 |
探究新知 | 【过渡】尽管水、大气污染可以治理,但我们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么我们能不能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污染呢?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展示交流】环境污染分两个过程:一是由污染源产生污染物;二是污染物经过各种转化或转移,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产生危害。污染的防治就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堵住污染源;二是禁止向自然环境排放污染物;三是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后再治理。哪一种方法更好呢?
【提出问题】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绿色化学”的宗旨是什么?
2.“绿色化学工业”的目标是什么?
3.在现实中哪些事实能够体现“绿色化学”?
【媒体展示】 【同步演练】请完成教材“在线测试”相关问题。 | 讨论、交流、 展示:发展绿色化学,杜绝污染源。举例说出你选择的最好的方法的原因。
分析、思考、交流、展示: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寻找 可以充分利用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 确立绿色化学的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
盘点收获 | 引导学生畅谈学习中的体会、收获、感想及还有的疑问,对学生的疑惑师生合作交流给予解决。 我的收获是( );我的感想和体会是( );我还有的疑惑是( )。 | 学生思考、小结并相互交流。 | 知识系统化,同时使自己的能力在反思中得以提升,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
布置作业 | 1.完成教材“挑战自我”:第1、2、3题。 2.请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以“绿色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 学生课后完成。 | 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
板书设计 |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保护生命之源:(防治水污染)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防治空气污染)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化学) |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活动天地,欣赏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习难点,教法设计,学法指导,环境教育渗透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