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4节 能量的获得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节 能量的获得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能量的获得一、单选题1.氧气在人体细胞中的作用是( ) A. 分解食物为人体提供营养 B. 分解水、释放热量
C. 分解有机物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分解无机物为人体提供能量2.人体内组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可将有机物分解,从中获得了生理活动所需要的( ) A. 能量 B. 有机物 C. 无机物 D. 二氧化碳3.下列有关生物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 健康人进食后,血液中血糖浓度升高,其尿液中也可能出现大量葡萄糖
C. 人体在熟睡过程中呼吸减慢,呼吸作用停止
D. 在酿酒过程中起发酵作用的酵母菌属于异养生物4.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 A.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5.制作面包和酿酒时,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 A. 二氯化碳和水 B. 二氧化碳和葡萄精 C. 氧和酒精 D. 二氧化碳和酒精6.糖类等物质的燃烧,与他们在体内氧化相比,不同点是( ) A. 前者有氧气参与反应,后者不需要 B. 前者是氧化反应,后者不是氧化反应
C. 前者释放能量多,后者释放能量少 D. 前者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后者是缓慢的氧化反应7.龟、鳖都是爬行动物,且都能在水中生活,它们的呼吸器官是( ) A. 鳃 B. 皮肤 C. 鳔 D. 肺8.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 灭菌、发酵、接种、密封 B. 密封、灭菌、接种、发酵
C. 灭菌、密封、发酵、接种 D. 灭菌、接种、密封、发酵9.下表为某人平静呼吸时,吸入气(吸入的气体)、呼出气(呼出的气体)、肺泡气(肺泡内的气体)中O2、CO2、N2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O2CO2N2吸入气21%0.04%78%呼出气16%4.0%78%肺泡气14%5.6%78%A. 导致肺泡气与吸入气中O2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是肺毛细血管中O2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内
B. 该人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的气体不会全部进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气管和支气管中
C. 若该人深呼吸一次,肺吸入气中CO2体积分数将低于0.04%
D. 肺泡气是吸入气与呼吸气的混合气体,因此其CO2体积分数最高10.如果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 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
C. 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 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11.如图为小明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开始前,用手捂住乙试管、观察红色水滴是否移动是为了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 仅去除乙装置中的种子,也可以形成对照,得出正确结论
C. 若要探究种子呼吸作用会是否会消耗氧气,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将蒸馏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 D. 若将蒸馏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则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CO212.下列连线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青蛙﹣肺和皮肤②蝗虫﹣气管③鸽子﹣肺和气囊④鲸﹣鳃⑤蚯蚓﹣体壁.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二、填空题13.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D、E表示不同物质。 (1)血细胞中能运输A物质的是________ 。 (2)物质C表示的是________。 (3)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 。 A.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A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肾脏时D含量的变化14.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况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________,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________,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判定依据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5.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会释放让人产生幸福感、增强记忆力的物质。 (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大脑的过程中,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室?________。 (2)运动时呼吸加快,经肺泡处的________,血液含氧量升高。 (3)不同状态流经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图所示。请分析运动时流经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义。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16.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 ”代表氧气或二氧化碳的交换或运输方向。请根据图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 呼吸急促, 腿部肌肉会明显有酸痛感是因为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导致________含量上升。 (2)经过组织内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3)血液中红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李刚在睡眠、散步、长跑三项活动状态 中的三种生理指标,甲表示呼吸频率、乙表示心率、丙表示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内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即氧气与血红蛋白没有 分离的百分比含量).请选出能正确表示李刚长跑时三种生理指标的选项 。 A.甲-a,乙-b,丙-c
B.甲-b,乙-a,丙-b
C.甲-b,乙-a,丙-c
D.甲-c,乙-b,丙-a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 【解析】【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物提供了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答】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得氧气,进入人体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
故答案为:C2.【答案】 A 【解析】【分析】 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经呼吸,通过循环系统到达体细胞。这些物质最终要在体细胞内经历复杂的呼吸作用,才能实现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3.【答案】 D 【解析】【分析】像绿色植物那样,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自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异养包括共生,寄生和腐生三种方式。
【解答】A、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能进行.错误;
B、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进食后胰岛素会调节人体血糖的浓度;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故正常人的尿液里不会出现葡萄糖的.错误;
C、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时时刻刻进行的,人在熟睡过程中新陈代谢会减少,但呼吸作用不会停止的.错误;
D、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自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酵母菌在酒精的发酵过程中要分解有机物中的葡萄糖,同时获得自己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故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正确。
故答案为:D4.【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呼吸作用的意义解题即可。
【解答】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C。
5.【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析。
【解答】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得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酿酒时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D6.【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等知识解题。 【解答】解:糖类等物质的燃烧,与他们在体内氧化相比,两者过程不同,其中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体内分解属于缓慢的氧化反应;但两者的反应类型相同,都是氧化反应;两者释放的能量也相同;
故答案为:D。7.【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爬行动物的呼吸器官解题即可。
【解答】解:龟、鳖是爬行动物,虽在水中生活,但呼吸器官是肺;
故答案为:D。8.【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发酵技术的操作步骤解题即可。
【解答】解:发酵技术的第一步是灭菌,防止杂菌的污染;其次要进行接种,种上需要的菌种;由于发酵技术利用的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故需要密封,创造无氧环境,利于微生物的发酵。
故答案为:D。9.【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呼吸作用的原理解题即可。
【解答】解:A、导致肺泡气与吸入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是肺泡中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内,故A错误;
B、该人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的气体不会全部进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气管和支气管中,正确;
C、若该人深呼吸一次,肺吸入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变,故C错误;
D、肺泡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是氮气,而不是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10.【答案】 C 【解析】【分析】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 ( 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影响。
【解答】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氧气浓度的影响,氧气浓度低,会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瓜果蔬菜保鲜时间长。保鲜袋是密闭的,阻止了水果与空气的接触,所以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
故答案为C.11.【答案】 B 【解析】【分析】(1)图中甲、乙对照实验中控制了种子有无生命,其他情况都相同,由控制的变量可得出研究的因素;(2)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3)检验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解答】A、实验开始前,用手捂住乙试管、观察红色水滴是否移动是为了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根据气体的热膨胀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说法正确,A错误;
B、仅去除乙装置中的种子,也可以形成对照,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控制的变量不能形成对照,不能得出正确结论,说法错误,B正确;
C、若要探究种子呼吸作用会是否会消耗氧气,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将蒸馏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效果主要从红色水滴的移动来进行观察的,由于CO2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试管内的气压变化小,红色水滴的移动不显示。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试管内的气压变化大,红色水滴的移动明显,说法正确,C错误;
D、若将蒸馏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则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CO2 , 如产生CO2气体,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B12.【答案】 D 【解析】【分析】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注意在学习时总结.例如蚯蚓:体壁;昆虫:气管;软体动物、鱼、青蛙幼体等鳃;两栖动物成体:肺,皮肤辅助;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肺. 【解答】解:①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为青蛙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冬眠时靠皮肤辅助呼吸.正确;②蝗虫是依靠气管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而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正确;③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气囊只是储存气体,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错误;④鲸生活在水中,是水生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错误;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因此下列连线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①青蛙﹣肺和皮肤、②蝗虫﹣气管、⑤蚯蚓﹣体壁.故选:D二、填空题13.【答案】 (1)红细胞
(2)氨基酸
(3)A,C,D 【解析】【分析】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通过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供组织细胞利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肾脏中的肾小球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解答】(1) A是氧气,因此血细胞中能运输A物质的是红细胞。
(2)蛋白质最后被分解氨基酸,因此物质C表示的是氨基酸。
(3)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时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故此曲线能够表示,A符合题意。
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因此此曲线不能表示,B符合题意。
C、A是氧气,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此曲线不能表示,C符合题意。
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使得血液中尿素的含量降低.此曲线能表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14.【答案】 乙;有氧呼吸;甲;无氧呼吸;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解析】【分析】 水螅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属于腔肠动物;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为原核生物。
【解答】水螅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所以它的呼吸气情况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乙曲线符合;乳酸菌进行的无氧呼吸,随着氧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反而会受到抑制,甲曲线符合。
故答案为:乙;有氧呼吸;甲;无氧呼吸; 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三、解答题15.【答案】 (1)右心房
(2)气体交换
(3)为骨骼肌输送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并更快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解析】【分析】1、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的过程是: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 肺循环:右心房(心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 ;
2、肺循环时血液经过肺部,血液中的含氧量会升高。在肺部能完成气体交换,肺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
3、人体运动时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能量由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血液能将有机物和氧气运输给肌肉。由于运动时肌肉需要的能量增加所以血液输送的有机物和氧气也相应增加,血液量增加。 【解答】(1)人体肌肉分泌产生的物质会进入肌肉处的毛细血管参与到体循环中,再经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所以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在肺循环中血液中的氧气能得到补充,主要是因为血液流经肺时血液中的气体与肺泡中的气体能完成气体交换,血液含氧量升高;
(3)血液循环给人体的各部分运输有机物和氧气,使各部分组织能进行呼吸作用得到能量。人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舒张需要大量的能量,此时血液大量流经骨骼肌给肌肉提供充足的有机物和氧气,并更快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故答案为:(1)右心房 (2)气体交换 (3)为骨骼肌输送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并更快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四、实验探究题16.【答案】 (1)乳酸
(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4)C 【解析】【分析】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气体交换指肺泡和血液之间,以及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是物理性的扩散过程,气体从分压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散。吸入的空气中氧分压比血液中氧分压高,所以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血液的二氧化碳分压,故二氧化碳由组织排入血液,再排入肺泡。 【解答】(1)人体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从而导致肌肉酸痛;故答案为:乳酸;
(2)由图可知,肺部的阻值细胞,经过气体交换后把血液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氧气浓度会增加;故答案为: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血液中主要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其中红细胞主要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4)甲图:当李刚长跑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频率最大即b;乙图:长跑不仅消耗大量的氧气还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血液流速也是三种活动状态中最快的,即a;丙图: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越高,血液中含氧量越高,则人体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少,而长跑是三种状态中耗氧量最高的,则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是最低的,即c;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1)乳酸;(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3)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4)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优秀巩固练习,共4页。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优秀第1课时当堂检测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