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
2、知道超声的特点及超声技术在生产、生活、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
3、了解次声的产生和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有关超声与次声的信息、资料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超声的利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了解次声的危害,初步感受和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3、保持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知道超声的应用。
教学难点:
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及保持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游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呢?
进行新课: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二、超声与次声的概念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和低于20Hz的声音,人能否听到?
高于和低于此频率的声音,人耳都不能听到,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超声的利用
受蝙蝠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什么?有什么应用?超声还有哪些特点及应用?
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超声雷达,又叫声呐,用它来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超声检查、治疗人体疾病,进行金属探伤,超声焊接、清洗、杀菌消毒等。
四、次声
1、哪些物体或自然现象会产生次声?能量很高的次声会给人类产生哪些危害?
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核发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垮塌、人体器官及功能破坏等。
2、阅读课本“信息窗”了解:哪些动物能听到次声?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
大象、狗能听到次声;狗、蝙蝠、海豚能听到超声。
台风、海啸产生的是次声波,声纳、蝙蝠和海豚利用的是超声波。
地震产生的声波是次声,而很多种动物可听到次声波,因此会有“鸡飞狗跳”的“地震前兆”。
当堂练习:
1、昆虫飞行是翅膀都要振动,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当他们都从你身旁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 能感到蝴蝶从你身旁飞过
B. 能感到蜜蜂从你身旁飞过
C. 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旁飞过
D. 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旁飞过
2、科学家通过接收( )声音,监测预报台风和地震。
A.人耳能听到的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3、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人耳能听到的声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豚和大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相互联络
B.海豚和大象都是利用次声波来相互联络
C.海豚用的是超声波,大象用的是次声波
D.海豚用的是次声波,大象用的是超声波
小结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一、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二、超声与次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三、超声的应用:碎石、B超、声纳定位、超声导航。
四、次声
产生: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发爆炸、导弹发射等
危害:对机器、建筑物、人体有伤害。
初中物理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型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思路,教学环境及教学器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任务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