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
展开3.1 溶液的形成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__________下,在____________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______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该溶质的________溶液。
如何配制室温下一定量的食盐的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3.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______溶液中以______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答案:1.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 饱和 不饱和
趣味思考
答案: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至食盐不再溶解时即可。
2.增加 降低 蒸发 增加 升高
3.饱和 晶体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时要注意:(1)应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的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溶液进行的分类。(3)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存在,若没有剩余溶质,也不能说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该溶液可能恰好为饱和溶液,这时可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其溶解情况,即可判断。
【例题】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解题关键:1.要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时,只有在相同温度下的同溶质的溶液且溶液质量一定时才具有可比性。
2.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需根据物质的具体性质来确定。
解析:要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的多少,需确定下列因素:一是溶液质量相同、二是溶质种类相同、三是温度相同,否则无法比较,故A不正确;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说明该溶液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所以属于饱和溶液,B不正确;通过升温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适合于大多数物质,个别物质如熟石灰则不可以,故C不正确;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又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所以属于不饱和溶液,D正确。
答案:D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溶质的量一定达到了最大值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D.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3.在一定温度下,向一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晶体并充分搅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质量减小 B.晶体质量增加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液质量增加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溶质
C.降低温度 D.倒出溶剂
5.常温下,将少量生石灰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静置后,待其恢复到室温时,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剂质量不变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
6.(2011·桂林中考)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7.请根据题意,选择下列词语填空:“饱和”、“不饱和”、“浓”、“稀”、“多”、“少”、“一定”或“不一定”。
已知: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食盐和熟石灰的质量分别为36 g和0.17 g,现有甲、乙两只烧杯各盛100 g水,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在甲烧杯中加入30 g食盐,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甲,则甲为________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________,所以属于________溶液。
(2)在乙烧杯中加入1 g熟石灰,充分搅拌后得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溶液乙,则乙为________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________,所以属于________溶液。由实验可知,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__________是饱和溶液,稀溶液__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1.C 对于不同溶质而言,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A、D错误;对于相同溶质而言,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错误。
2.B 3.C
4.B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物质,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将不饱和溶液倒出溶剂的同时,也将溶质倒出,剩余溶液仍不饱和。故选B。
5.D 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会与水发生反应,使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减少,因此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氢氧化钙析出,最终导致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都减少。不考虑温度,原因是题目中有“恢复到室温”的提示语。
6.C 由于是不饱和KNO3溶液,随着不断加入KNO3固体,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当达到饱和之后,溶质质量不变,正确的图像是C。
7.答案:(1)不饱和 多 浓
(2)饱和 少 稀 不一定 不一定
解析:该题是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概念的含义,明确上述溶液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021学年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2课时导学案,共3页。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氧气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氧气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