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三节 力的平衡教学设计
展开第三节 力的平衡
教材分析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二力平衡的学习是学生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浮力、压强知识的重要基础,更为高中学习多力平衡做铺垫,所以,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
②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能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③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简单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与讨论生活中的平衡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中领略物理的简捷之美,获得成功的喜悦;
②通过分析生活中平衡的物体受力情况,培养关注科技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难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法分析
为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情境引入、引导探究、指导讨论、演示突破的方法为学生搭建支架,学生主要以观察现象、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带有定滑轮的演示板、带孔的硬纸板、细线、钩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时 导入 | 提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 么?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想一想: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能不能处于静止状态呢? 展示图片:充气艇处于静止状态吗?这时它受到外力的作用吗?
想一想: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能不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 ?
展示图片:飞机受到外力的作用却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
思 考:现实生活中物体受到外力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吗? |
思考回答
观察图片,并分析充气艇和飞机的受力情况,回答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 回顾旧知
从学生熟悉的真实情景出发,激疑生趣,引发
学生思考,很直接的引出平衡的概念。
|
感悟 新知
感悟 新知
感悟 新知 | (一)、平衡状态 通过刚才两个例子中,结合我们前面所学,我们知道静止的充气艇和匀速直线运动的飞机,它们的运动状态是保持不变的,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统称为平衡状态(板书)。而把它们平衡时所受的力称为平衡力,当它们受两个力作用时平衡,称为二力平衡。
提 问:二力平衡时,两个力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进行猜想)
提 问:怎样设计实验呢?需要采用什么实验方法?
(二)、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展示实验器材并简要介绍。 探究一: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 讨论:怎样改变力的大小?需要控制哪些条件相同?根据学生的讨论,让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实验1和实验2。 实验1:如右图在两边的绳套上挂不等重的钩码。放开硬纸片,塑料板 。 实验2:装置仍如上图,但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放开硬纸片后,塑料板将 。
探究二:力的方向对二力平衡的影响 讨 论:怎样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有哪些方法?此时我们要控制哪些因素相同呢?
实验3:如上图,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 钩码,将硬纸片稍向下移动,使两个拉力的方向成一定角度。放 开硬纸片,硬纸片将 。 实验4:如图,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 钩码。并将硬纸片扭转一个角度, 使拉硬纸片的细绳相互平行,但 不在同一直线上。放开硬纸片,塑料板将 。
探究三:力的作用点对二力平衡的影响 讨论:怎样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此时我们要控制哪些因素相同呢? 实验5:如右图,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 使绳的拉力不在同一物体上。两半个硬纸片将 。
归纳总结:将学生记录的三个表格数据归纳到一个表格中,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对比实验2的数据分析其它几次实验中物体不能平衡的原因,最后一起概括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板书)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1.测量物体的重力(板书)
回顾旧知:怎样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想一想,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等于物体的重力呢? 展示导图:
2.一辆小车受到50 N的拉力和30 N的阻力,车怎样运动?
展示:例题
|
学生了解平衡状态的两种情况以及二力平衡的概念
猜想: 1.两个力的大小可能相等 2.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 3.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 4.两个力应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讨论得出: 实验方案:改变物体受到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二力平衡。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讨论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在学案上根据实验填写表格一
讨论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3和实验4。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在学案上完成表格二的填空。
讨论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5。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在学案上完成表格三的填空。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结合二力平衡条件解释
二力平衡条件的逆推理
思考分析 |
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让学生大胆猜,发挥学生想象力
通过讨论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中领略物理的简捷之美,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分析与讨论生活中的平衡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生活中平衡的物体受力情况,培养关注科技的意识。
通过分析认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
课堂小结 |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到哪些知识了? | 回答 |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
板书设计 | 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结论: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测物体的重力 |
|
|
作业布置 |
幻灯片展示 |
思考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力的平衡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力的平衡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力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第三节 力的平衡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第三节 力的平衡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议一议1,议一议2,议一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科版第三节 力的平衡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三节 力的平衡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重点,教学基本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