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精编】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同步课件+教案+素材
- 4.27 太阳钟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4.28 固体的热胀冷缩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4.29 热往哪里传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4.29 探究技能:制作模型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4.30 物体传热的本领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新版)第四单元 热与温度28 固体的热胀冷缩优秀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新版)第四单元 热与温度28 固体的热胀冷缩优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2)知道地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知道陆地的地形主要有丘陵、山地、高原、盆地五种类型。
(3)了解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组成。
2、科学探究。
(1)能通过探究实验,依据现象推理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2)通过观察,能用关键词描述五种地形类型的主要特征。
3、科学态度。
(1)培养对研究地球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并收集相关信息。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形情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验知道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组成。。
2、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的地形探究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船、雨伞、地球仪、中国地形图、煮熟的鸡蛋、橡皮泥。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地球仪。
1、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地球”
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人们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陆地和无边无垠的海洋。可是在过去谁也没见过地球是什么模样,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呢?让我们今天就踏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板书:地球的形状。
二、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观察实验“进出港船只”活动。
1、谈话: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据此,人们猜测……
2、提问:同学们,当你站在大海边,看到远处的船只向你驶来,你通常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当船只离开港口远航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这个现象会使你产生什么想法呢?www-2-1--cm
3、师生交流讨论。
(1)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尝试解释现象。
(2)老师谈话:那么我们就来一次模拟实验,我们让你叠的小船在桌面和雨伞伞面航行,看看是否和我们刚才讨论的结论一样。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要求:站在海边的人观察时眼睛要平视地球,而开船的人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慢慢体会。两个角色每个人都要扮演一次。
4、模拟实验:探究地球的形状。小组活动,填写记录表。
(1)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
(2)提问学生实验结果。
(3)老师总结:在桌面模拟实验中,小船会在尽头突然整个消失不见;在雨伞伞面模拟实验中,小船会在尽头慢慢消失,当船身消失时船帆还能看见,从而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cm
(二)活动二:认识地表的特征。
1、出示地球仪,谈话:地球仪的表面是光滑的,实际上地球的表面是怎样的?都有什么?(地形的定义:我们把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叫地形)板书:地形
2、小结:地球的表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板书:地球表面的地形
3、深入探究,交流总结,了解特点。
(1)地球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这些地形又都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在课堂上老师带同学们去旅游,请看大屏幕(教师课件演示) 幻灯图片——学生猜测——揭示地形名称。网
(2)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五种地形的特点。(边总结边板书:①山地——海拔较高、坡度陡、起伏大。②丘陵——坡度和缓、山顶浑圆,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③平原——海拔较低、宽广、平坦。④高原——海拔较高、边缘陡峭、地面平坦开阔。⑤盆地——四周被山地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3)如果老师现在出示几个地方的图片,你能准确的说出它所在的地形吗?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四个地方的图片)
①青藏高原:这里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②吐鲁番盆地: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著名水果有无核白葡萄和哈密瓜。
③周围山地,海拔3500-4000米之间,最低处低于湖面155米。
④黄土高原: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后度在150-180米。
⑤雅鲁藏布大峡谷:是西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在流经地球上唯一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时,造就了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大峡谷。
(三)活动三: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导入新课。
(1)猜一猜:桌上放了3个盒子,里面装着不同的物品(水、细沙和小石头)。
(2)谈话:你们不打开盒子,用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有什么?
学生猜想:学生1:用手摇;学生2:钻个孔;
(3)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刚才猜物体的方法对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启发?(学生讨论)
(4)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家园上共有224个国家,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虽然每天生活在地球,但大家不一定真正了解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地球家园的内部,了解其中的奥秘吧!
(板书:《地球的内部》)
2、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想不想知道?
3、播放视频
4、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板书:地壳、地幔、地核)
5、出示图片及资料。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幔大约有 2900多千米厚,地球中心的地核约厚 3473千米。)
6、大家还发现,地球内部构造很像什么?(一个鸡蛋)
7、其实鸡蛋的壳层结构与地球的内部是相同的。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三、课外拓展: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
1、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2、师生讨论制作步骤。
3、学生交流自己想好的制作步骤,教师注意及时进行归纳。
4、学生动手做地球模型。(教师播放音乐)
5、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课堂总结。
附板书设计:
28、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球体
地球表面的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观察进港帆船 论证地球形状
船在雨伞伞面上模拟航行,我发现:
船在桌面上模拟航行,我发现:
比较两次航行的不同:
通过模拟实验帆船进港,我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2 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设计,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鄂教版 (2017)12 认识地球的形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安全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