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15.1 电阻与变阻器主 备 人 课 型新授课 审 核 人 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知道电阻的单位;2.知道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3.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4.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使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和讨论法。教具准备 三节干电池、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导线若干、电阻丝若干、滑动变阻器、演示电表、示教板(插件)、教学用软件。实验室授课。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教学改进措施 一.引入新课演示:如图所示,电源为三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L为3.8V的小灯泡,先后将不同材料组成的物体接入电路M、N之间,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 描述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思考、讨论。 二.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导体的电阻为了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物理学中引入了电阻的概念。 1.电阻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 2.电阻的符号:R3.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Ω (2)单位换算关系:1MΩ=1000kΩ 1 kΩ=1000Ω 练习:(1)人的皮肤干燥时,双手之间的电阻约为几千欧至几万欧,10kΩ= Ω;(2)我们平常说的绝缘体,其电阻一般应在1MΩ以上,1.5MΩ= Ω。不同的导体,电阻有大有小。那么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出示几组导体,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1)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2)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3)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2.猜想:R可能和导体的 等有关。思考:(1)要研究电阻跟几个因素的关系,应当选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法)(2)具体说明控制哪些量不变?改变什么量?(3)通过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电阻的大小?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设计实验方案: 。导体材 料长度横截面积电路图 A镍铬合金线1米0.01米2B镍铬合金线1米0.05米2C镍铬合金线2米0.01米2D锰铜线1米0.01米2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实验结论:(1)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 ;(2)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3)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 ;由此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 、 有关。 阅读课本:几种导电材料的电阻、一些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问:你有什么新发现?补充: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取废旧日光灯的灯丝,接入上述电路的M、N两端,用酒精灯缓缓地给灯丝加热,让学生观察加热前后小灯泡亮度的变化,由此判断电阻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说明: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三)电阻器展示一些实物定值电阻和电位器,让学生观察。1.保持阻值不变的电阻简称定值电阻。电路符号是: 。练习,画一个由电阻、开关、电源组成电路的电路图。2.可以调节变化的电阻简称可变电阻。电路符号是: 。讨论:你认为改变导体电阻的方法有哪些? (四)认识滑动变阻器 1.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让学生对照实物和教材及有关文字,观察、阅读、思考。滑动变阻器的结构:(1)金属杆金属杆的电阻很小,其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2)电阻丝圆筒上缠绕的是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其阻值较大,标牌上所标的“50Ω”即指电阻丝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3)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属杆上左右移动,滑片的上部与金属杆相连,下端通过电阻丝的接触滑道(刮去绝缘层的部分)与电阻丝相连通。(4)接线柱:有四个接线柱,并知道其位置。2.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思考: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应如何接线才能改变阻值?当把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时,能指出或画出电流的路径,知道电阻丝的哪部分被连入电路;当滑片向左或向右移动时,能判断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还是变小。画出不同的连接方法,让学生用彩色粉笔描出电流的路径,判断移动滑片时电阻的变化情况。总结:将“A与D”、“A与C”、“B与C”或“B与D”两个接线柱分别接入电路时,能起到变阻作用;简称:一上一下。将“A与B”或“C与D”两个接线柱分别接入电路时,不能起到变阻的作用。 4.滑动变阻器的符号: 练习: 如图所示,要求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的亮度。 画出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5、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目的是让学生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调节及判断电阻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1)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2)调节滑片前,先分析当向左或向右移动滑片时,电阻将如何变化,电流如何变化,然后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判断,使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归纳:在开关闭合之前,滑片P应放在 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6.变阻器的变形:(1)电位器的介绍 (2)电阻箱 三、课堂小结 1.电阻含义及单位; 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3.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原理; 4.滑动变阻器用法及作用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实验器材,教与学互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