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
展开二、教学分析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主要让学生从生活中的透镜利用研究照相机、投影仪以及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准备。所以我在上本节课时,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以达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目的。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放手,多一点指导。学生就会多一份自由的天地,就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验素材,使学生对生活中的透镜有一个具体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制作模型的过程是学生认识生活中透镜的重要过程,因此,学法上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法和实验法,充分创造机会使学生自主的活动和独立的获取知识。
教学中比较成功的地方
1.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环节,学生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性非常高。 在学习投影仪的使用过程,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达到了教学目标。
2.从反馈练习来看,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内容掌握的比较好。
3.在情感态度方面,同学们通过这次学习,明白了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达到目的的过程,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三、教学中不足的地方
1.学生用自制的照相机观察物体成像特点时,描述的还不够完整。
2.教师过渡语言不够自然,教学细节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够细致。
3.小组合作仍需加强,合作学习中缺少便于操作的、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学生的学习不够扎实。
针对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加以改进,总之,我感觉要上好一堂课,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努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入手,在学生的思维和知识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并在愉悦中获取知识。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第五 章第 二 节《生活中的透镜 》
课 型
新授
姓名
年龄
教龄
职称
学校
联系电话
课题与课标、教材的分析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两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举出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说出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基本成像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以及用照相机模型,投影仪模型和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过程,并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照相机模型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难点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学资源
实验准备
照相机模型素材,投影仪模型,放大镜,光屏,f光源。
其他资源
教材、课标、多媒体、问卷网、乐课网
教学内容与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课前: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透镜,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问题: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常见的光学设备中应用了透镜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投影仪镜头也是凸透镜,放大镜也是凸透镜。
从透镜引到透镜的应用,学生能够很自然的想到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分钟
课堂
一.自学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基本结构
在qq群里上传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单和资源包。
二、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1.提供实验器材,组织引导学生自制模型照相机并利用自制照相机观察物体。
2. 提问:“照相机成什么样的像呢?
3. 追问:如果想让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应该怎样做?
4.介绍现在照相机成正立像的原因。
三、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 引导:“照相机是大物成小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光学器材是利用小物成的大像,并还能被光屏承接到呢?”
2. 展示实物投影仪,引导学生观察投射在光屏上的投影片上的字有什么特点。
3.追问:、“如何让像相当于我们是正立的”
四、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1.让学生用手中的放大镜近距离观察书本上的字。
2.问题:“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有什么特点?
五、实像和虚像
1.引导学生用平板电脑上网查询关于实像和虚像的相关资料。
2.引导学生说出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3.结合ppt上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学过的光学现象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学生进入qq群,查看学习任务单并自学资源包中的内容,回答任务单上的相关问题。
1. 学生自制模型照相机并用自制照相机观察物体,并上传观察到的图片。
2.学生回答:倒立的,缩小的。
3. 用自制照相机进行尝试,在动手操作中找寻答案。一名同学上传视频,并简述操作过程。
1.学生思考并答出是投影仪。
2.学生动手操作并上传图片。师生共同总结出幻灯机的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
3.学生回答:投影片倒着放置。
学生思考并回答:投影片倒着放。
1.学生操作并观察。
2.学生回答:正立、放大。
1.学生查询并小组内讨论,整合信息。
2.学生根据查询的内容回答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3.学生观看ppt,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可以生动直观地将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打消学生先前对其复杂性的神秘感,将枯燥乏味的教师讲解变为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操作,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的能力。
5分钟
16分钟
5分钟
2分钟
5分钟
课堂练习
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在直升飞机上从空中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2.教室里的投影仪在白板上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3.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观察到了如右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
4. 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A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
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D.虚像用眼睛可以看到,但用光屏是接收不到的
6.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右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7. 用幻灯片成像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幻灯片的正确放法是下图中的( )
8.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所看到人参应该是() A.人参的实物 B.等大的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9.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学生进入智能考试系统进行答题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反馈。在反馈中发现问题所在。
6分钟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的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30秒
课后作业
能力培养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正立、放大的虚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20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段 照相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