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2.1.1《太阳系的组成》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3796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2.1.1《太阳系的组成》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3796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2.1.1《太阳系的组成》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3796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牛津上海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PPT+教案
-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2.1.1《太阳系的组成》课件 课件 21 次下载
-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2.1.2《宇宙》课件 课件 20 次下载
-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2.1.2《宇宙》教案 教案 16 次下载
-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2.2.1《力和力的作用》课件 课件 21 次下载
-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2.2.1《力和力的作用》教案 教案 16 次下载
科学牛津上海版太阳系的组成一等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牛津上海版太阳系的组成一等奖教案,共7页。
教学内容: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科学第12章《宇宙与空间探索》第1节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的学说,了解太阳系的组成,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天体间的运行规律,有助于进一步学习人类探索宇宙而做出的努力,以及探索宇宙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提供基础理论知识。教材给出了太阳系的定义,配以大量图片较直观的展现太阳系内部的结构,并逐渐延伸到太阳系外,这种由近及远的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的重点在于学生对于图表的分析能力,对于信息的捕捉能力等,因此在本节内容中,书本上的表格、图片都是很好呈现这一重点的媒介。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天文学知识,学生无法直观观察。然而又有大多数学生对宇宙这一领域展现出十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准确的认识我们身处的太阳系,我采用了现下热门的VR技术,配合网络视频,给学生呈现一副广袤而深邃的宇宙画面。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大多是从电视纪录片、电影科幻片、小说等媒体认知,可能有些不完整,或者理解有偏差等,教师应抓住这种机会,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当下主流的科学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告知学生,当下仍然存在一些天文学争论,例如宇宙大爆炸等,使学生建立辩证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太阳系天体磁贴等。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知道“天文单位”“光年”是用来表示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
2、通过VR设备,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彗星等,
3、知道八大行星的基本特点。
4、体会宇宙空间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究。
教学重、难点:
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归纳得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太阳系的组成
天体间距离
光速=3×105 km/s
天文单位(AU) 光年(l.y.)
1AU=1.5×108km ×1012km=6.32×104AU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1、展示学校卫星照片
询问在不同高度是否能清晰看到学校。
2、播放太阳系视频
学生根据卫星图片如实回答。
活动一:
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问:谁是宇宙的中心?
引出哥白尼“日心说”反驳“地心说”的科学故事
学生回答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问:还有哪些行星绕太阳公转?
请学生上台将八大行星的磁贴贴在黑板上。(不讨论位置对错)
学生回答八大行星。
请一位学生贴磁贴。
问:同学们对八大行星了解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接下去,我们就用VR技术来近距离的观察太阳系,随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贴图有哪些不对的地方。
并在学生汇报时,补充行星的照片进行简单介绍。
学生描述、分头汇报数据,分析数据,找出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行星。
问:列出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数据简洁一些吗?
科学计数法之后,数据还是很庞大。
那怎么办?(引出天文单位)
科学记数法
得出结论,行星离太阳距离越远,绕太阳公转周期就越大。
问:我们再来仔细分析表格,看看还有从表格种获取哪些信息?
行星的位置和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除了水星、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
拓展:彗星(以哈雷彗星为例),
问:太阳系的天体都有固定轨道绕太阳公转,有没有可能某一个天体撞向其他天体呢?引出,1994年彗木相撞事件(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活动一总结
哪位同学能总结出,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
学生总结
活动二:认识太阳系外衡量天体的一把尺——光年
天文单位对于太阳系以内的距离已经足够了,但是在茫茫宇宙,这个单位还不够大,展示银河系图片。
问:科学家们选择自然界速度最快的光速,将它一年中所走的路程称为光年,因此,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哪位同学能算出光年究竟是多少km呢?
学生列式计算
×1012km
×104AU
银河系的直径保守估计有10万光年,也就是说,光从一端要到另一端,要10万年。如果将来的科技大幅提高,兴许我们能建造出超光速的宇宙飞船,接下去,我们就乘着梦想号飞船,去浏览一下太阳系。
观看视频
活动三:总结、拓展
1、冥王星被开除出太阳系9大行星的原因。
2、地外生命,介绍“中国天眼”。
3、推荐阅读书籍、软件
4、设疑:宇宙的形成
学生课前找资料,汇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新材料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性,常见的复合材料,新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塑料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重力精品教案,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