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文ppt课件
展开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时候的儿童除了放风筝还会做些什么呢?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诗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船录》《吴郡志》等。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
ɡònɡ ( )
ɡōnɡ ( )
他供( )职的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向受灾地区免费供( )给必要的物资。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初夏,农人白天到田里锄草,晚上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用“昼”“夜”“儿”“女”等字,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这两句诗写得妙趣横生,“未解”“也”“学”等字词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流露出赞扬之意。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桑树成荫,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
古时候的农耕规律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与“夜”相对,意为白天。
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诗的前两句写了夏季的乡村一片繁忙,后两句写儿童学种瓜的情景。我从中体会到农村孩子的天真可爱及其热爱劳动的品格。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劳动场面,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流露出作者对乡村儿童的赞扬之意。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一生作诗二万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分。部分诗文关怀时政,反映民间疾苦,较为深切。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诚斋集》《诚斋易传》等。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
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
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写出了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脱”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孩子取冰块的样子。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
前一句诗写出了孩子敲冰块时的得意,后一句诗写出了孩子的懊恼,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稚子是怎么玩冰块的?你是从哪些词语想象到的?
孩子清晨将冻了一夜的冰块从盆中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敲打。我是从“脱”“穿”“敲”等动词想象到儿童“弄冰”的过程的。
孩子在玩冰块时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脱”晓冰、“穿”彩丝——小心、谨慎“敲”冰块发出清脆的声响——得意冰块“碎地”——懊恼
《稚子弄冰》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
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衔”字写出了落日挂在山头,远山和落日挨得很近、相互映衬的样子;“浸”字写出了远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景象,生动形象。这幅画面中有绿草、碧水、青山、落日,色彩绚丽,让人觉得宁静、悠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
这两句诗写牧童的活动,“横牛背”和“信口吹”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村晚》一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绿草、碧水、远山、落日等。
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映衬,池塘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牧童正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手中的笛子。
三首古诗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同:这三首古诗都写了儿童的生活,第一首写了童孙学种瓜,第二首写了稚子弄冰,第三首写了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短笛。
不同:儿童活动的环境各异,第一首是农忙时的村庄,第二首是寒冬时的村庄,第三首是夕阳西下的池塘边。
《村晚》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欣赏视频《古时儿童玩具》
一、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稚子金盆脱晓冰( )A.幼小的孩子。B.不懂事的孩子。C.天真活泼的男孩子。
二、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这句诗是从( )的角度来描写的。 A.视觉 B.听觉 C.嗅觉2.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所见[清] 袁 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诗中的牧童是怎样的形象?
“骑黄牛”“歌声”体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悠闲自得;“忽然闭口立”体现了牧童的活泼机灵。
朗读指导:《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朗读前两句诗可以语速稍快些,表现出乡村耕种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可以语速稍缓,读“学种瓜”时语调微微上扬,表现出乡村孩子的天真。朗读停顿划分如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朗读《稚子弄冰》这一首诗,可以边读边想象稚子先得意后懊恼的心理活动,试着通过语气、语速的变化表现出稚子情绪的变化。
朗读《村晚》的前两句诗时可将语速放缓,重读两个“满”字,“水满陂”“浸寒漪”的尾音稍微拉长,表现出恬静悠远的感觉;后两句中的“横”“信口”可略微拖长,表现出牧童的悠闲自在。朗读停顿划分如下: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背诵指导:背诵古诗时,可以入情入境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反复朗读,自然就可以背诵了;默写古诗时,要注意“杂”字的下面,不要写成“木”;“昼”字的下边是“旦”,不要写成“亘”。
参考答案: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
从第1句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农村孩子的天真可爱及其热爱劳动的品格;从第2句诗中孩子玩冰的动作,我们能体会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第3句诗描绘了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的样子及笛声的变化,让人感受到牧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从这三句诗中,我
看到了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感受到了他们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我也不知不觉地沉醉在惬意、愉快的乡村生活中了。
参考答案:《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改写风景优美的山脚下,住着一户勤劳的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可爱、聪明的女儿,一家人甜甜蜜蜜地过着幸福的生活。
选做 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早晨,天刚蒙蒙亮,丈夫就悄悄地起床了,为了让妻子再多睡一会儿,他轻手轻脚地穿上衣服,去草房里拿出犁耙,赶上自己家的老黄牛,往田里走去。妻子不一会儿也醒了,她起床伸了个懒腰,看着床上睡得正香的女儿,疼惜地用手摸了摸她那可爱的小脸蛋,转身去厨房准备早餐。屋顶的烟囱上
冒出一缕炊烟,不一会儿,一阵香喷喷的饭香弥漫在空气中。妻子又拿起扫帚,仔仔细细地把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去厨房装好可口的饭菜,提上一壶开水,给正在田间劳作的丈夫送去。
田里,丈夫正满头大汗地吆喝着老黄牛犁田,一块块、一排排泥土被翻过来,在他的脚下整齐地排列着。看见妻子送饭过来,他连忙放下手中的犁耙,走上田埂。妻子拿毛巾擦擦丈夫的汗水,让他赶紧吃饭。看着丈夫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妻子开心地笑了。
回到家里,聪明的女儿早就起床了,她正在阴凉的桑树底下,认真地学着大人的样子,把一棵碧绿的瓜苗种在已经挖好的坑里,脸上和衣服上到处都是泥巴,真像个顽皮可爱的小猴子。
晚上,房间里传出一阵搓麻绳的声音,烛光下,纺织机匀速地转着,麻绳团在机上越卷越大。旁边,玩累了的女儿已经熟睡了。这真是一幅和谐的田园图啊!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备课ppt课件,共43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评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田园风光,四时田园杂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背景图课件ppt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村庄儿女,不懂耕织傍树荫学种瓜,板书设计,中心思想概括,课堂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