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2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展开海水“晒盐”(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知道蒸发结晶是结晶的一种途径。 2.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3.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
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复习达标】 1.海水中最多的盐是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一般可以采取 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提取氯化钠。 2.结晶的途径有 和 。从溶液中获取硝酸钾(KNO3)一般采用 结晶的方法,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 。 3.将不饱和食盐溶液变成饱和食盐溶液可以采用 、 、 方法。 4.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 | 感悟、体会、修改 |
教学流程 | |
一、 海水“晒盐”的过程: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66,完成下列问题,准备展示
盐田可分为 和 两部分。先将海水引入 ,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 ,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叫做 ,剩余的液体叫做 。具体生产流程为: → → → 和
【问题思考】(小组合作完成) 1.提取食盐后,剩余的液体——母液,如果温度不变,是食盐的饱和还是不饱和溶液? 2.物质是否饱和与溶液浓稀有关系吗? 【达标练习】 1.粗食盐中常含有少量MgCl2,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来浸洗,再滤出食盐。以下对于工业上的这种做法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浸洗粗食盐前后,食盐水中NaCl的质量不变 B.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MgCl2的含量不会改变 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 D.粗盐粉碎颗粒的大小不影响浸洗前后食盐中MgCl2的含量。 2.课本p67在线测试 【点拨升华】 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结晶的途径有两种: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具体采用什么样的结晶方法,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有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采用降温结晶,如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一般采用蒸发结晶,如氯化钠(食盐)。
|
【课堂检测】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
A.是很浓的溶液 B.含100g水的溶液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含100g该物质的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不论在什么温度下,一杯杯底有食盐固体不能再溶解的食盐水,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某一温度下一杯杯底有蔗糖固体的蔗糖水,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饱和溶液
3.可以证明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升高温度,没有固体析出
4.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5.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简便的方法是( )
A.改变温度 B.蒸发溶剂 C.加溶质 D.倒出一些溶液
6.固体溶解度是指: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g溶剂(通常为水)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7.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有: 、 、 。
8.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表示 。
9.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把10g食盐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若再加入10g食盐,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10.为了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入大量硝酸钾固体 B.升高温度 C.加入大量水 D.降低温度
11.10℃时,20g水中溶解了2g甲物质,正好形成饱和溶液;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乙物质25g。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
12.已知:氯化氨在50℃时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氯化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比为( )
A.1:1 B.1:2 C.1:3 D.1:4
13.在20℃时,3g某物质溶于200g水中,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14.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把一定量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30℃时,肯定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剂的质量
15.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
(2)t2℃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_____;
(3)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 的结晶方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如果A固体中有少量B,提取A的方法是 。
1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⑴P点的含义是 。
⑵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
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⑶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是 。
⑷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 时,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粗盐提纯,氨碱法制纯碱,纯碱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 海水“晒盐”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海水“晒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堂检测,复习达标,自主学习,问题思考,实验探究,达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3 海水“制碱”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 海水“制碱”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堂检测,复习达标,自学交流,达标练习,自主学习,归纳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