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达标检测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3844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达标检测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3844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达标检测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3844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学年高中生物人教A版必修3 题组训练+专题强化练
- 专题强化练3 植物激素相关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2 次下载
- 第1节 种群的特征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第3节 群落的结构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章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可以促进其萌发
C.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
D.生长素、脱落酸和乙烯在促进植株生长方面存在协同关系
2.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
B.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
C.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消耗ATP,而横向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3.1914年,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将尖端放在去尖端胚芽鞘的正上方,也会弯曲生长
4.如图甲是一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图甲植物①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B,则图甲植物②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
B.将图甲中植物置于右侧光照射下,③侧生长素浓度用图乙中C表示,则④侧生长素浓度小于C
C.若将图甲中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⑥处,植物的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用浓度大于10-6mol·L-1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某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5.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吲哚乙酸的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用乙烯处理二倍体番茄的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番茄植株
C.水稻感染赤霉菌会疯长,是由赤霉菌分泌的一种植物激素赤霉素造成的
D.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在黑暗时可以合成,单侧光并不影响其极性运输
7.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因为叶片无法合成生长素,故而可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
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
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
8.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某生物小组将某种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抑制也越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伸长生长
B.植物根尖生长受到抑制是乙烯作用的结果
C.该实验说明了根尖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呈负相关
D.该实验说明了乙烯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胚芽鞘、幼根等部位可发生极性运输
B.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和抑制种子发芽
C.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可协同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脱落
D.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发育
10.如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A与ABA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B.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
C.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D.夏季植物体内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GA产生量增加,生长受抑制
11.科学家以拟南芥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赤霉素可通过提高IAA含量来促进植株高度增加,这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图1涉及实验的自变量是光质,图2中的X、Y分别表示抑制、促进
B.蓝光通过提高IAA氧化酶活性来降低IAA含量,进而影响植株的高度
C.由图2可以看出,酶1的活性和酶2的活性都能够影响IAA的含量
D.因IAA氧化酶的专一性,推测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发挥作用时间长于IAA
12.某高中生物兴趣小组用ABA及ABA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采摘后的香蕉,香蕉的乙烯释放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分析,合理的是( )
A.ABA对乙烯的生成过程起抑制作用
B.香蕉成熟过程中,ABA与乙烯相互拮抗
C.采摘后香蕉果实内乙烯的生成无须外源ABA的诱导
D.ABA合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13.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乙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D.乙、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4.(8分)下列是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实验材料为燕麦胚芽鞘),请认真分析实验条件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A、B实验的推论是:燕麦胚芽鞘具有 。
(2)若要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则应选的实验组合是 。
(3)E、F实验的推论是: 。上述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请你写出E、F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
(4)A、G实验的推论是:向光性是由 引起的。
(5)预测实验H的现象是 ,预测该现象是依据实验 (填符号)。
15.(8分)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对青鲜素毒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甲。乙烯促进离层区(如图乙)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叶柄离层区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如图丙。
甲
乙
丙
请回答:
(1)细胞分裂素能促进 ,促进萌发,青鲜素与 (激素)的作用机理类似。
(2)根据图甲可知,浓度为 以下时,青鲜素几乎没有毒性。
(3)根据酶X的生理作用分析,它可能是 酶和 酶。
(4)根据图丙可知,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 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主动运输,结合对图丙的分析,可得出叶柄内生长素的运输对乙烯合成的作用是 (填“促进”或“抑制”)。
16.(9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图中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激素甲代表的是 ,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 (填“促进”或“抑制”)。
(2)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和根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是 。据此还说明了植物激素调节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 的结果。
(3)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 (填“浸泡”或“沾蘸”)法处理插条。
17.(10分)研究人员取若干发育相似的洋葱根段(6 mm),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6 h,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的浓度( mg·L-1) | 0 | 0.001 | 0.01 | 0.1 | 1 | 10 | 100 |
36 h后的平均长度 (mm) | 8.5 | 8.8 | 10.2 | 12 | 14 | 12 | 7.5 |
(1)该实验设置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为0的组别,其目的是 。上表显示:无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的根段依然有生长现象,这是植物体内 作用的结果。
(2)表中数据 (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洋葱根段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 。
(3)现有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将用其处理过的题干所述洋葱根段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6 h,所得根段长度为12 mm。为进一步确定该未知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是0.1 mg·L-1还是10 mg·L-1,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
路: 。
预测结果及结论: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D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A正确;赤霉素具有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B正确;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C正确;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而脱落酸和乙烯抑制植物生长,因此生长素与脱落酸、乙烯之间存在拮抗作用,D错误。
2.D 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需要重要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合成吲哚乙酸,A正确;生长素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B正确;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横向运输,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C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均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均需要消耗ATP,D错误。
3.A 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所以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B错误;拜尔的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C错误;将尖端放在去尖端胚芽鞘的正上方,无单侧光刺激的情况下,胚芽鞘直立生长,D错误。
4.D 根据题图甲所示,①表示顶芽,②表示侧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若图甲植物①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B,则图甲植物②处的生长素浓度应对芽的生长起抑制作用,故大于D,A正确;该植物在右侧光照下,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运输,造成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所以③侧生长素浓度高于④侧,若③侧生长素浓度用图乙中C表示,则④侧生长素浓度小于C,B正确;当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近地侧生长素浓度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用浓度大于10-6 mol·L-1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某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生长缓慢,D错误。
5.C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甲图的A→B和乙图的B→A,所以处理甲图中的A端,可以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A错误;处理乙图中的A端,不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错误;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正确;处理甲图中的B端,不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错误。
6.D 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抑制其生长,而侧芽生长素的合成不受影响,A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的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番茄植株,B错误;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细胞产生的,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不属于植物激素,C错误;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D正确。
7.A 题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成活率,B错误;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基因组控制的结果,同时还受植物激素调节和环境影响,C错误;掐尖留芽可解除顶端优势,利于侧芽的生长,D错误。
8.B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生长,特别是细胞的伸长,A错误;由题意可知,植物根尖生长受到抑制是乙烯作用的结果,B正确;该实验不能说明根尖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呈负相关,事实上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根尖的生长,C错误;该实验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乙烯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事实上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乙烯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D错误。
9.A 生长素在胚芽鞘、幼根等部位可发生极性运输,A正确;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和促进种子发芽,B错误;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在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脱落生命活动中的关系是拮抗,C错误;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D错误。
10.D 由题图可知,GA与ABA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A正确;GA与ABA的生理作用不同,它们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B正确;GA促进生长,ABA诱导休眠,两者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C正确;夏季是长日照,植物体内G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是短日照,ABA产生量增加,抑制生长,D错误。
11.A 题图1涉及实验的自变量是光质,由于赤霉素可通过提高IAA含量来促进植株高度增加,因此题图2中的X、Y分别表示促进、抑制,A错误;根据题图1可知,蓝光与白光相比,IAA氧化酶的活性升高,但IAA的含量减少,这说明蓝光通过提高IAA氧化酶活性来降低IAA含量,进而影响植株的高度,B正确;由题图2可以看出,酶1能促进色氨酸转化为IAA,而酶2能促进IAA氧化,因此酶1的活性和酶2的活性都能够影响IAA的含量,C正确;因IAA氧化酶的专一性,即IAA氧化酶能减少IAA的含量,但不能使生长素类似物的含量减少,由此可推测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发挥作用时间长于IAA,D正确。
12.C 根据图示可知,外源脱落酸(ABA)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两条曲线几乎同步增减,可以推测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A错误;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故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属相互协同而不是拮抗作用,B错误;根据图示可知,由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数据可知,正常条件下,香蕉果实在成熟的过程中也会有乙烯的合成,故香蕉果实在无外源ABA的诱导下也能合成乙烯,C正确;ABA合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D错误。
13.A 甲激素的相对浓度在细胞分裂时期达到最大,因此甲激素应为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由题图可知,乙在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相对浓度较高,在果实成熟时相对浓度较低,即乙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生长;苹果在成熟期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由题图可知,丙在果实成熟和衰老时相对浓度高,即能促进果实成熟。
二、非选择题
14.答案 (1)向光性 (2)C、D(或A、C、D) (3)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导致某种物质分布不均 (5)向右弯曲生长 C、D、G
解析 (1)A、B实验中,A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B虽然有单侧光照射但被不透光的装置罩住,可以说明胚芽鞘具有向光性。(2)要证明感光部位是尖端,尖端是否接触光照是自变量,故选C、D(或A、C、D)。(3)E、F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尖端。(4)A中胚芽鞘由于单侧光的刺激表现为弯曲生长,G中接触过胚芽鞘的琼脂块放在右侧也引起弯曲,可以说明向光性是由单侧光导致某种物质分布不均引起的。(5)H是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左侧,应该弯向右侧生长。预测该现象是依据实验C、D、G,因为C、D、G实验说明“弯”的本质是生长素的分布不均。
15.答案 (1)细胞分裂 脱落酸 (2)30 mg/L (3)纤维素 果胶 (4)小于或等于 促进
解析 (1)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萌发;青鲜素抑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青鲜素的生理作用与脱落酸的类似。(2)由题图甲可知,当青鲜素浓度低于30 mg/L时,变异细胞比率为0,说明当青鲜素浓度低于30 mg/L 时对细胞几乎没有毒性。(3)由“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可推知酶X可能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4)由题图丙可知,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小于或等于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由于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主动运输,这使远基端生长素浓度降低,近基端生长素浓度升高,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小于或等于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可见,该运输过程对乙烯的合成有促进作用。
16.答案 (1)生长素 促进 (2)乙烯浓度 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 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3)浸泡
解析 (1)据题图分析可知,去顶芽前后,激素甲浓度由高变低,乙由低到高,所以激素甲表示生长素,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激素乙是细胞分裂素,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促进。(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对照组为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该实验证明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3)若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浸泡法,若生长素类似物浓度高,则用沾蘸法。
17.答案 (1)作为空白对照 自身产生生长素(植物激素) (2)能 表中数据体现了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抑制生长(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长素类似物既表现出促进作用,也表现出抑制作用) (3)实验思路:将该未知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注:稀释倍数不超过100倍),将用其处理过的题干所述洋葱根段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6 h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根段长度大于12 mm,则该未知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为10 mg·L-1;若根段长度小于12 mm,则该未知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为0.1 mg·L-1
解析 (1)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原则可知,该实验设计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为0的组别的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由题意可知,根段原长6 mm,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的对照组根段长度为8.5 mm,这说明根段自身含有植物激素,即使没有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根段也有生长现象。(2)题表中数据显示: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实验组,前5组其根段平均长度均大于植物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的对照组,体现了促进作用;最后1组其根段平均长度小于植物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的对照组,体现了抑制作用,即表中数据体现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根段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3)由题表中数据可知,若该溶液为0.1 mg·L-1,则降低一定浓度后,促进作用减弱,根段生长长度减小,若该溶液为10 mg·L-1,则适当降低一定浓度后,根段生长加快。但要注意对溶液稀释倍数不能超过100倍,因为若溶液浓度是10 mg·L-1,稀释超过100倍后对应浓度下的生长量与0.1 mg·L-1的发生混淆,无法判断。实验思路:将该未知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注:稀释倍数不超过100倍),将用其处理过的题干所述洋葱根段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6 h。预测结果及结论:①若根段长度大于12 mm,则该未知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为10 mg·L-1;②若根段长度小于12 mm,则该未知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为0.1 mg·L-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7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达标练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1《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详解),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