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学年高中生物人教A版必修3 题组训练+专题强化练
- 第4节 群落的演替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4节综合拔高练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章 种群和群落达标检测 试卷 2 次下载
-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 种群和群落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 种群和群落综合与测试习题,共5页。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准确理解“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变化与增长速率变化间的关系1.(★★★)在某种人工控制的种群中,其增长速率υ=(第N+1年的种群数量-第N年的种群数量)/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体上来说,该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O~t4范围内该种群呈“S”型增长C.t1与t3时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D.t2与t5时种群数量的差值等于t4与t6时的差值 易错点2 λ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2.(★★★)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易错点3 竞争关系与捕食关系的曲线判断3.(★★☆)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4.如图表示某草原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七年内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甲种群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C.甲乙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D.甲乙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易错点4 群落演替的方向及结果5.(★★☆)科研人员运用次生演替的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选择海拔、坡向、坡度相近的样地,划分研究地区植物群落的7个主要演替阶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海拔(m)坡度(tag-1)坡向树种组成裸地11510SE150灌丛11012SE700马尾松林1155SE108马尾松,1木荷,1石栎木荷林13020SE157木荷,2石栎,1马尾松栲树林13025SE157栲树,1石栎,1马尾松 A.达到栲树林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B.演替总是向着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C.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D.土壤肥力的强弱与群落演替的速度无关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B.退耕还林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群落发生演替C.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种的变化,灌木阶段仍可能存在草本植物D.群落演替一定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的方向发展 答案全解全析 1.D 分析题图可知,总体上来说,该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O~t4范围内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至t4时降为0,因此该种群在O~t4范围内,该种群呈“S”型增长,B正确;t1与t3时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C正确;t2~t5范围内,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t4~t6范围内,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所以t2与t5时种群数量的差值与t4与t6时的差值不相等,D错误。2.C O~a年,λ值为1,所以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正确;a~b年,λ值小于1,所以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正确;b~c年,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λ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种群不呈“S”型增长,C错误;c~d年,λ值等于2,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呈“J”型增长,D正确。3.B 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N2后增加为捕食者,N1先增加为被捕食者,A错误,B正确;一种生物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才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C错误;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才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D错误。4.D 由题图可知,第七年时比值为0,说明甲种群的数量已经下降为0,因此甲种群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并不是呈“S”型增长,A错误;第一年到第二年,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甲乙最可能为竞争关系,C错误;甲乙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D正确。易错警示 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呈现同步性的此消彼长,甚至造成弱势一方灭绝,如下图甲、乙所示;捕食关系一般呈现非同步此消彼长,且不会使任一方灭绝,如下图丙所示。捕食关系中,一般种群数量较多的一方为被捕食者,在变化过程中被捕食者处于变化的先导地位。5.C 即使群落演替到稳定阶段,内部物种组成仍有可能变化,A错误;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演替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B错误;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C正确;土壤肥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D错误。6.C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但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A错误;退耕还林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也会导致群落发生演替,B错误;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种的变化,并非前一个群落的生物完全消失,灌木阶段仍可能存在草本植物,C正确;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不一定,比如受人为因素的破坏,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生物竞赛真题 1,共25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海南省澄迈中学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部分校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