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书第52~53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探究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从而掌握重点。
难点:初步体会两个相加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合理性,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植树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推工具车的有几人?排着队的有几人?
小结:图中的小朋友们在植树,1人是推着工具车来的,5人是排队来的,合起来一共有6人。
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二、探究新知
1.根据学生的列式,先板书一道算式。
提问: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6是怎么算出来的?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另一道算式,并让学生说说它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讨论理解。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都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根据图意,可以把推车来的1人和排成队的5人合起来得到一共有6人植树;也可以把排成队的5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同样得到一共有6人植树。列出的加法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
三、巩固新知
1.让学生说说图意:左边4个红辣椒,右边3个青辣椒,一共有7个辣椒。
2.提问:根据图意,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吗?学生尝试列式。
3.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两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得数分别是怎样算出来的。(教师相机板书算式)
4.小结:根据图意,可以用左边的4个加右边的3个,求出一共有几个辣椒;也可以用右边的3个加左边的4个,求出一共有几个辣椒。因为3和4合起来是7,所以3+4和4+3都等于7。
5.让学生自由读一读算式,并想想算式表示的意思。
四、拓展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用学具照样子摆一摆,再根据摆出的学具填写算式和得数。
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列这样两道算式,自己是怎样算出这两道加法算式的得数的。(教师相机板书算式)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是怎样算的。(教师板书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各自连线,再说说题中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有哪些,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又有哪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按题组计算后,讨论:每组的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得数呢?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一人出得数卡片,另一人说算式。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数数一共有几只蜜蜂,再思考可以怎样把这些蜜蜂分成两部分,有哪些分法。
提问:如果是□+□=7,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7.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让学生独立地写一写,并提醒他们注意书写格式,认真书写。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得数是6、7的加法
5+1=6 1+5=6
4+3=7 3+4=7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而不是枯燥的。例题从植树这一公益活动引入,从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迅速转入数学学习,同时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有趣味的游戏中,进一步强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有趣、有用和挑战性,让学生再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2 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导学案) 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14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复习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