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潮河镇尚春中学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潮河镇尚春中学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潮河镇尚春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潮河镇尚春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物质在应用中,只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
B. 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
C. 用二氧化碳灭火
D. 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具有吸附性.故选项错误;
B、用二氧化碳灭火是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
C、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滑腻.故选项错误;
D、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 金刚石、生石灰、硫酸、烧碱、胆矾
B. 氮气、熟石灰、硫酸、苛性钠、硫酸亚铁
C. 不锈钢、干冰、硝酸、纯碱、硫酸锌
D. 氧气、过氧化氢溶液、醋酸、氢氧化钙、石灰石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属于单质、生石灰属于氧化物、硫酸属于酸,烧碱属于碱、胆矾属于盐,故正确;
B、氮气属于单质、熟石灰属于碱,硫酸属于酸,苛性钠属于碱,硫酸亚铁属于盐,故错误;
B、不锈钢是混合物、干冰属于氧化物、硝酸属于酸,纯碱属于盐、硫酸锌属于盐,故错误;
D、氧气属于单质,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醋酸属于酸,氢氧化钙属于碱,石灰石属于盐,故错误;
故选A。
3. 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进入烟囱的气体为混合物
B. 此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C. 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D. 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进入烟囱的是洁净的气体,是混合物物,故对;
B、亚硫酸钙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硫酸钙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
C、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经过处理后能减少酸雨的形成。故对;
D、整个过程中,二氧化硫与碳酸钙和氧气反应生成了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式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故对。
故选B。
4. 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
B. 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
C.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D. 硫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硫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5. 下列对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没有价值的是( )
A. 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B. 远离烟草、拒绝毒品
C.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D. 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故A正确;
B、远离烟草、拒绝毒品,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
C、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
D、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能严重污染水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错误。
故选D。
6. 已知:煤油不与金属钠反应;煤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金属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如下: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
①步骤Ⅰ、Ⅱ中红色溶液呈碱性,步骤Ⅲ中 无色溶液呈中性
②本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起反应
③装置D中若改用氯化钙溶液也能实现实验探究的目的
④步骤Ⅲ中,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1个
⑤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步骤Ⅰ中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Ⅱ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步骤Ⅲ中无色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显酸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打开止水夹c,D中溶液进入C中,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生成了碳酸钠,因此本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起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装置D中若改用氯化钙溶液也能实现实验探究目的,这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只要溶液变浑浊,就能够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步骤Ⅲ中,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是1个,例如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也可能是2个,例如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⑤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 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H2O2H2↑+O2↑B. H2O2H2O+O2↑
C. 2H2O22H2O+O2D. 2H2O22H2O+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不是生成氢气,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 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2℃时,将5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B. 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 > b溶液 > a溶液
C. 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 a = c
D. 将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a > b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a的溶解度为80,表示t2℃时在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80ga,故50g水中只能溶解40g,所以得到90g a的饱和溶液,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水的质量a<b<c,所以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 > b溶液 > a溶液,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10C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都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不变,即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晶体析出,而在t10C 时:b的溶解度大于a,故溶质质量分数b也大于a,而对于c而言,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10C升温到t20C,溶液中有溶质结晶析出,成为t20C的饱和溶液,而在t20C时,物质c的溶解度要小于t10C时a的溶解度,故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若将t1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比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要更大,故将t2℃时a、b 两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但这里没有注明是等质量,错误,故选B。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1分)
9. 汽车是生活中重要交通工具.
(1)汽车制造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醇是一种清洁的燃料,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乙醇燃烧反应的微粒示意图如下.
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_____.
【答案】 (1). Fe2O3+3CO2Fe+3CO2 (2). 27:44
【解析】
【详解】(1)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2)由示意图可知,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反应中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为:3×(1×2+16):2×(12+16×2)=27:44.
10. 6个钠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证明了原子可再分,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_______
【答案】 (1). 6Na+ (2). 电子
【解析】
【详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6个钠离子的化学符号为6N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的粒子就是电子。
11. 日常用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小苏打溶液显碱性,其pH_____7(填“>”、“=”或“<”)。
(2)洁厕灵和管道通不能混合使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
(3)小苏打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
【答案】 (1). > (2). NaOH+HCl=NaCl+H2O (3). NaHCO3+HCl=NaCl+CO2↑+ H2O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PH>7,溶液呈碱性;
(2)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管道通为NaOH,反应为NaOH+HCl="=" NaCl+H2O
(3)小苏打NaHCO3与胃酸作用NaHCO3+HCl==NaCl+CO2↑+ H2O
考点: 酸碱性、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7分)
12. 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查阅资料]:(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
(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提出猜想]:氧化亚铁浅绿色。
[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
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
[学习交流]:(1)氢氧化亚铁是_____色而不是浅绿色。
(2)小军联系到CO2与C的反应,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你认为小军的理由是_____。
【答案】 (1). 复分解 (2). 4O2 (3). 2 (4). 4Fe(OH)3 (5). 白 (6). 单质的铁也可以将FeCl3还原成FeCl2
【解析】
【详解】(1)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是氢氧化亚铁沉淀,白色氢氧化亚铁在水中不稳定,容易跟水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氢氧化铁。由于氢氧化亚铁有少量溶于水中,亚铁离子显绿色,所以溶液呈绿色,同时也会转化成黄色的铁离子,灰色就是白色、红棕、绿色、黄色的混合色。在加上这种转化是有时间过程的,所以随着各种离子含量变化,颜色变化就由此而来了。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沉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成并配平反应的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3)根据CO2与C的反应,要让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所以小军的理由是:单质的铁也可以将FeCl3还原成FeCl2。
故答案为
(1)白;(2)单质的铁也可以将FeCl3还原成FeCl2。
13. 王军同学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得知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3,于是他从家中取来某纯碱样品,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探究该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3。
【查阅资料】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
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NaHCO3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实验设计】王军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方案2:取样,将其加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装置B中的现象。
王强同学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
【进行实验】按方案2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纯碱样品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3。
【讨论交流】李娜同学想利用方案2中的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2,为此,你认为装置B内最好盛装_____溶液。
【拓展应用】欲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
【答案】 (1). 盐 (2). Na2CO3的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3). NaHCO3Na2CO3+CO2↑+H2O (4). 含有 (5). 氢氧化钠 (6). 加热
【解析】
【详解】[查阅资料]NaHCO3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故属于 盐类物质。
[实验设计]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Na2CO3的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进行实验]考虑“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故书写化学方程式NaHCO3Na2CO3+CO2+H2O。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该纯碱样品中含有NaHCO3。
[讨论交流]根据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故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2,装置B内最好盛装 氢氧化钠溶液。
[拓展应用]根据“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最简便的方法是 加热。
四.解析题(共2小题,满分16分)
14.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⑴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属于__________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⑵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⑶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
A.H2 B.C2H2 C.C2H4 D.CO
【答案】 (1). 混合物 (2). 不可再生 (3). 化学变化 (4). CH4+2O2 2H2O+CO2 (5). BC
【解析】
【详解】(1)根据可燃冰的组成分析回答; (2)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进行解答; (3)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解答;(4)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进行解答。(1)“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比较复杂的固体混合物,能够燃烧,外形和冰相似,又称为可燃冰;它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金刚石薄膜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2H2O+CO2;(4)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 =×100%=75%;CO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100%=42.9%; 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100%=92.3%; 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比=×100%=85.7%。因为混合气体的碳元素质量分数为80%,而甲烷<80%,所以,另一种气体的含碳量一定要>80% 才能使混合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达到80%,A中H2达不到要求,B中C2H2,C中C2H4,都可以达到要求,D中CO达不到要求。故选BC。
15. 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民间曾用硝土和草木灰作原料来制取硝酸钾.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1:
硝土和草木灰(加水、搅拌、过滤 )①生成滤液和滤渣,滤液(加热蒸发、过滤)②生成热滤液和NaCI晶体,热滤液(冷却至室温、过滤)③生成KNO3晶体和滤液.如此重复使用④
(1)写出步骤①中生成MgCO3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反应类型: _____ .
(2)步骤④中滤液可重复使用的理由是 _____ .
(3)参考图2,解释生产流程中用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而用冷却结晶得到KNO3晶体的原因: _____
(4)不同植物燃烧得到的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不同.为测定玉米杆燃烧得到的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了100g该草木灰,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待完全反应后,收集到6.6gCO2气体(假设草木灰中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
求:①100g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 _____ .
②该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_____ .
【答案】 (1). Mg(NO3)2+K2CO3═MgCO3↓+2KNO3 (2). 复分解反应 (3). 滤液中含有较多的KNO3(或重复利用滤液中的KNO3,节约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5). 20.7克 (6). 11.7%
【解析】
【详解】(1)由题意“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民间曾用硝土和草木灰作原料来制取硝酸钾”则可知生成MgCO3沉淀的化学方程式Mg(NO3)2+K2CO3═MgCO3↓+2KNO3;反应符合“‘双交换,价不变’,内项结合,外项结合”,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故填:Mg(NO3)2+K2CO3═MgCO3↓+2KNO3;复分解反应;
(2)降温结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因此,滤液中还较有较多的硝酸钾,通过再次操作可继续获得硝酸钾晶体;故填:滤液中含有较多的KNO3(或重复利用滤液中的KNO3,节约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解释生产流程中用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而用冷却结晶得到KNO3晶体的原因: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故填: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4)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其中钾元素的质量为y,
解得x=20.7g
钾元素的质量为×20.7g=11.7g
钾元素在草木灰中的质量分数为×100%=11.7%
答:碳酸钾质量为20.7克,钾元素质量分数为11.7%.
故答案为100g草木灰中碳酸钾质量为20.7克,该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7%.步骤
操 作
现 象
Ⅰ
先打开a,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待大试管A中充满液体后,立即
关闭a及分液漏斗活塞
A中液体分层,油层在上;钠熔成银白色小球,
在液体的界面处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下层溶液呈红色,并逐渐进入B中
Ⅱ
打开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
中时关闭b,并打开a排气减压
C中溶液仍呈红色
Ⅲ
打开止水夹c
D中溶液进入C中,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无色
用品
小苏打
洁厕灵
管道通
有效成分
NaHCO3
HCl
NaOH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
生成红褐色沉淀
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反应。
FeSO4+2NaOH=Fe(OH)2↓+Na2SO4
Fe(OH)2+_____+_____H2O=_____
(完成并配平此方程)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复分解
4Fe(OH)2+O2+2H2O=4Fe(OH)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全安镇初级中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确,下列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电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中考一诊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认真观察图,回答有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