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河南省新乡市-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下表所示为反秦起义者的构成情况,天兴初,朝廷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乡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四单元。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有专业神职人员,卜辞中称“巫”“贞人”。然而王不但亲贞,而且亲卜,贞、卜全由商王一人主持。这反映出A.商代占卜与祭祀职位形同虚设 B.商代神权政治色彩逐渐淡化C.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D.商代专制王权为神权所束缚2.公元前500年,东部的齐国和燕国,铸造了形状不同的刀币。公元前355年,秦国开始使用半两钱,而南方的楚国使用铜铸布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国商品经济居于领先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货币统一C.经济文化差异影响货币形态 D.社会稳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3.“一个人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这是对先秦时期中国两种思想流派的叙述,这两种思想流派是A.儒、法 B.儒、道 C.儒、墨 D.道、法4.秦汉政府在以文书命令的形式下达某项行政事务时,往往会明确告诉下级完成期限,这个期限通常被称为“期会”或“会日”。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B.官僚政治受到冲击C.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D.集权统治不断强化5.下表所示为反秦起义者的构成情况。据表中信息知,反秦大起义A.得到了社会众多阶层的支持 B.是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暴动C.由东方六国旧贵族领导发动 D.源于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激化6.东汉太守--到任,往往会聘请当地名族大姓担任地方显职,并对他们以礼相待,言听计从,甚至完全委政于他们。这- - 现象反映出东汉A.外戚干政现象严重 B.察举制度流于形式C.地方管理效率低下 D.中央集权潜伏危机7.天兴(北魏道武帝拓跋理年号,398- -404 年)初,朝廷规定:京邑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帅以监之。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又躬耕籍田,率先百姓。这表明北魏时期A.社会经济持续繁荣 B.农业获得迅速发展C.农业生产受到重视 D.农业生产技术提高8.唐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 - 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这反映出唐朝的民族政策A.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9.下图为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出土的壁画《马球图》。这幅壁画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华夷观念的盛行 B.通俗画开始流行 C.尚武精神的盛行 D.贵族生活的场景10.唐文宗时,中书门下专门向皇帝奏请,要求刺史凡离任- -月后,委派各州上佐,即长史、别驾或司马、录事参军,“各下诸县,取耆老、百姓等状”,即听取乡族势力对离任刺史工作的反映。这一举措A.有效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强化了对中央官员的监督C.保障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D.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11.《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名著,书中孙思邈将妇人方、儿童方置于首要位置。此书名为“千金”,并不是说其中药方价值千金,而是指“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由此可见,《千金方》A.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B.收录的药方价值较低C.是世界上首部国家药典 D.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12.宋代政府将佃农专门注籍为客户,既在原则上保证其国家“编户齐民”的地位,又将其与有“常产"的主户区别对待。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土地兼并的加剧 D.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13.造成下图所示漫画中“悲剧"的措施是A.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C.使枢密院与“三衡”分权 D.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14.宋词为我们描绘了喧器热闹的宋朝市井生活画面,展现了江南经济发达的局面,表现了江南生活的繁荣生机,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如吴中健儿驾舞龙舟竞技、姑娘们打秋千、妇女拾翠的场景均出现在宋词中。这说明,宋词A.刻画文人形象 B.体现世俗乐趣 C.反映秀美景趣 D.描写都市生活15.北宋理学家张载在《正蒙●西铭)一书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念,后人把它概括为“民胞物与(爱人和一切物类)”。张载的这一理念A.蕴含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 B.推动了民本思想的产生C.继承了荀子人性论的观点 D.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16.下表所示为西夏君主三次获得邻国皇帝封号的背景。这反映出A.西夏当时无法与邻国保持和平 B.西夏地位与邻国势力变化相关C.蒙古灭亡西夏的战争困难重重 D.蒙古和西夏联合灭亡南宋王朝17.以下是对中国古代某- -地方行政制度的描述:“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地方官进行监督,同时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这一制度指的是A行省制 B.郡县制 C.道府县制 D.分封制18.元朝实行严格的夜禁政策,但时人诗歌不乏对夜市的描写,如“城閨南有市,灯火夜眠迟",“市声初息水声闻,月照虹桥夜未分”。这从侧面反映了元朝A.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 B.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C.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 D.封建专制制度的废弛19.下表所示为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及的一段史实,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8天内)各部门送进皇宫的奏折及其呈报的事件数量(单位:件)。据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A.朱元璋是古代最勤奋的帝王 B.废丞相导致皇帝的负担加重C.明代初年国家政局极不稳定 D.内阁成员处理政务能力薄弱20.永乐年间,明朝允许江东蒙古人及女真人朝贡和互市。如永乐五年(1407年)二月,“敕镇守辽东保定侯孟善日,缘边鞑靼、女真野人来朝及互市者,悉听其便,但禁戢士卒勿扰之”。这反映出当时A.蒙古部众归顺明朝 B.民族经济交流加强C.明朝边疆政策保守 D.汉蒙矛盾彻底化解21.下图所示是高-某同学为学习明代某-历史事件而整理的笔记,横线处应填人的内容是A.扩大政治影响,彰显大国风范 B.积极开拓市场,积累巨额财富C.密切各地联系,世界成为整体 D.对外殖民扩张,加剧各地矛盾22.清顺治时,包括盐课.榷关及某些杂税项目在内的工商税收与地丁银的比率约为13 ; 87,康熙中期上升到14 : 86,乾隆中期则增至约29: 71。这一变化源于A.工商税收名目增多 B.工商业经济的持续发展C.新生产方式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23.雍正三年(1725年),清政府设置青海办事大臣,统辖军队,长期驻扎西宁,直接介人青海蒙回各部诸多事务。自此以后,清朝派往蒙古各地、天山南北的领兵将领在战后大多转化为驻防的将军大臣。这些举动A.扩大了清朝前期的国家版图 B.强化了“改土归流”的政策C.加强了清政府对西北的管理 D.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24.明清两代,朝廷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编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典籍,在编纂时按照朝廷的政治标准销毁了不少“禁书”。由此可知,这些大型典籍的编纂旨在A.总结传统文化精髓 B.彰显皇帝丰功伟绩C.探索近代自然科学 D.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統治机制一“ 封建亲威,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与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一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开展》材料二简单地说,秦汉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二级制,郡是最重要的一級行政区,郡之长官管理一郡之军事、经济、文化和司法,其俸禄与中央九卿相当,为二千石,其地位也与九卿相等。县是低于郡的行政区,县之长官称为长或令,主要负责县内的赋税征收,兵源募集,政令及法令的推行,故县之长官也被称为“亲民之官”。郡的长官郡守(太守)、县的长官县令(长)都由国君直接任免,职位不能世袭,他们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统治权,遵循国家的法令,秉承国君的意旨行事。秦汉郡县制自创立以来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广,对秦汉乃至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王泽伟、范楚平《秦汉郡县制对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到秦汉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4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摘编自《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四类唐诗的共同特点。(4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这一论题进行简要阐述。(8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东京东水门内商业街道及网点分布图注:1.正店是指有曲酒专卖权的酒店,拥有造酒作坊,是专门接待京城中上层社会人士的饮食业场所。2.图中的圆形皆为商业网点。摘編自朱金、朱晓峰《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 研究——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从上图中提取关于宋代商业的- -个信息,得出结论,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结论正确,说明需史论结合。)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就基本层面而言,宋元以前的中华民族是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与海洋打交道的。只是到了元末明初之后,随着国家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甚至成为统治政权的隐惠时,原本日渐开放的海洋观念意识才开始转变方向。这就致使海洋观的开放趋向始终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也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特性所决定的。摘编自吴珊珊、李永昌《中国古代海洋观的特点与反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末明初之后中国海洋安全隐患的表现及中国对外关系的变化。(8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下表所示为反秦起义者的构成情况,天兴初,朝廷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