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4 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展开酸和碱的反应从内容上属于《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酸和碱的性质探究;作为反应类型,它还属于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内容;同时,中和反应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酸、碱共同的化学性质,它是酸、碱、盐知识体系的重要纽带,而且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中和反应后产物的推测,还简单的介绍了盐的概念,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所以新编的化学教材上将它单独编成一节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作用。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酸和碱的基本知识,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理清酸和碱的涵义、特征和部分性质,知道酸和碱分别具备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具备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具备设计简单探究性实验的能力。但学生对酸和碱的反应并不知晓,对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否反应,及反应时有无明显现象也没有直观感觉。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酸和碱的组成;(2)认识中和反应;(3)掌握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进行科学探究;用分析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增强对生活和自然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事物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各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出探究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再穿插阅读思考、问题引导、讨论交流、练习、展示、点拔等方式,最终达到目标要求。
教学用具:交流案、PPT,
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试管。
教学过程
设计《酸和碱的反应》一节课时的思考
秦都中学 于海玲
要研究酸和碱的反应,必须具备有关酸和碱的相关知识,包括它们的涵义、部分性质。所以,课前,我安排学生通过阅读课本 相关内容,理清酸和碱的涵义、特征,完成交流案中的两个问题。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自主学习成果进行汇报。
课堂教学时,我精心设计了导课环节,通过交流“胃舒平”的功能,播放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的视频,引导学生对酸和碱的反应产生强烈的好奇尽和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如果按教材上的设计,一开始就让学生借助指示剂设计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实验方案,我觉得跳跃性太大。之前,学生对酸和碱的反应并不知晓,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反应,及反应时有无明显现象也没有直观感觉 。我感觉教材的设计,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所以,我采取了先感性再理性,再探究的思路。设计了实验探究1,以能观察到的酸碱反应为突破口,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做两个实验,(1)向新制的氢氧化铜中滴入稀硫酸(2)向新制的氢氧化铁中滴入稀盐酸,结果一个蓝色沉淀消失形成蓝色溶液,一个生成红褐色沉淀消失形成黄色溶液,说明酸和碱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
再推而广之,提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设计了实验探究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视觉上没有明显的现象,但是却感觉到试管发热,推出二者发生了反应,只是没有生成沉淀、气体、或颜色改变。
而设计借助指示剂观察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高潮,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全员参与讨论和交流,再派代表进行展示。学生的思路越来越宽,设计了很多方案,有借助酚酞的、石蕊的还有直接测pH的值的。然后再按设计的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得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一条普遍适应的规律。
自我评价:
这样的设计,步步为营、层层深入,通过由表到里的一个个探究活动,将中和反应的规律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出来。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直接到间接,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普遍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避免了探究过程活动泛化,探究过程程式化和表面化,也没有任意提升学习内容的难度。教师既不包办代替,也没有放任学生自流。事个活动看似无意,实际一切都在按教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了探究成功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当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也生成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学生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讨论为什么会有放热现象时,一位学生提出了是生成的氯化钠溶解于水放出的热量,问题不辩不明,经过辩论氯化钠溶解于水时并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更肯定的说明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了热量,导致试管壁发热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问题情景:展示“胃舒平”说明书,播放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的视频,引出问题:为什么“胃舒平”能治疗胃病?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板书:8.3酸和碱的反应
对照生活经验,观看药品说明书和酸雨视频,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对酸和碱的反应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提出问题]
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做出猜想?
学生根据生活现象和自己的学习经验,做出猜想:酸和碱能或不能反应
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
[实验回顾]指导学生制取两种有色碱
步骤:1.取少许硫酸铜溶液,向其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2.取少许氯化铁溶液,向其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1.出现蓝色沉淀;2.出现红褐色沉淀。
结果:制得了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铁两种有色的不溶性碱。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在交流案上,分析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通过制取两种碱,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为下一步探究活动作好准备。
[实验探究1]: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1.向新制的氢氧化铜中滴入稀硫酸;
2.向新制的氢氧化铁中滴入稀盐酸。
现象:1.蓝色沉淀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2.红褐色沉淀消失,形成黄色溶液。
组织学生分析原因,得出酸和碱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
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写出反应方程式,得出结论。
以能观察到的酸碱反应为突破口,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两个实验,(1)向新制的氢氧化铜中滴入稀硫酸(2)向新制的氢氧化铁中滴入稀盐酸,结果一个蓝色沉淀消失形成蓝色溶液,一个生成红褐色沉淀消失形成黄色溶液,说明酸和碱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2]取少许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稀盐酸。
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并讨论交流,得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反应,只是没有明显的现象。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视觉上没有明显的现象,但是却感觉到试管发热,推出二者发生了反应,只是没有生成溶液、气体、或颜色改变。
[提出问题] 如何借助指示剂,设计实验方案,使我们观察到NaOH溶液与稀HCl的反应?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并讨论交流,再派代表进行展示。
让学生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交流,发挥聪明才智,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探究问题]指导学生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NaOH溶液与稀HCl的反应的实验探究,形成探究结论。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完成实验探究报告,并展示交流。
通过实验探究,自然得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一条普遍适应的规律。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酸和碱反应方程式书写的练习。
学生板演或独立练习后,讨论交流。
举一反三,拓展提升。
[小结]展示知识要点
学生自己谈收获
培养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能力。
布置作业
强化巩固知识点
初中化学4 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4 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主题一,提出问题,交流共享,大屏幕展示,学习主题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猜想交流,实验探索,提出问题,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