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知识与技能:
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见的事例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来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的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学情分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涉及到物理中的压强差问题,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对于实验原理,有的学生只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是弄不明白的。所以我在设计这个难点的突破时,补充了一个小实验,如课件中所示:当抽动注射器活塞时,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使学生明确,内外产生压强差是水进入的关键,并且进入水的体积等于抽出气体的体积。通过授课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了这个铺垫,学生在回答实验原理的时候,非常的顺利。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
难点: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
1、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的片段,引出我们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的空气。
2、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
【讲授】教师提问
我们证明了空气的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呢?
(过渡)讲述空气的发展史
(过渡)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过渡)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活动】实验探究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分组实验)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实验2-1]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问题探究
(讨论)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原因: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活动】小组讨论
(提问)有的同学实验结果是氧气体积远远小于空气体积的1/5,为什么呢?
(顺势点拨)引导学生分析装置、操作、反应药品等。
探究参考:
少于1/5的可能:
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却到室温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思考】思维拓展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一定要用红磷吗?
【活动】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用蜡烛重复上述实验,比较两次实验的不同,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对以上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并思索对本实验是否有改进方法。
对较好的改进方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活动】汇报结果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共同得出:空气的组成:氮气(N2)78%、氧气(O2)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杂质0.03%
二、物质的分类
观察卡通图片及对比物质的化学式: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比较)混合物和纯净物二者的区别?
【活动】归纳总结
谈谈本课题的收获,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随堂检测】
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
(2)、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 】
(3)、盛冰水的杯子从冰箱里拿出,放在常温空气中,外壁会潮湿【 】
2、判断下列物质那些是纯净物那些是混合物?
1.清澈的河水 2.红磷
3.洁净的空气 4.冰水混合物
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课堂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上课伊始通过观看视频,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到了本节课的研究任务上。 由于教学活动设计的环环相扣,加上铺垫实验和学案的辅助作用,使得学生的探究过程(包括思维过程和实践过程)层层递进,清晰有效。思维过程跃然纸上,实际操作过程井井有条。 在整个课中主要讲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主要是从概念上理解再结合身边的例子加于说明,之后引导学生通过习题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让学生清楚分类标准。从教法上:对学生“扶”是必要的,可不易多“扶”,能让学生做的实验就放手,包括教师演示实验。
总之,本课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课后认真总结与反思发现自己的语言、教学组织等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今后要注重查漏补缺,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空气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空气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授课内容,课堂小结,作业与练习,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