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共4页。
1、说出地形、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并能在图中识别、计算。
2、找一找陆地上有哪些地形,并总结陆地上地形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3、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比较陆地五种地形的基本特点。
4、说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图中准确指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所在位置。
5、说出海底地形的结构,并总结其特点。
教学重难点:
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比较陆地五种地形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有多大?(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这么大的世界,你想去看什么呢?
(学生罗列自己想要看到的风景)
引入,无论什么样的风景,都要建在地球上,有的高有的低,所以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我们称之为地形。
今天学习《世界的地形》。
出示学习目标:
1、说出地形、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并能在图中识别、计算。
2、找一找陆地上有哪些地形,并总结陆地上地形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3、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比较陆地五种地形的基本特点。
4、说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图中准确指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所在位置。
5、说出海底地形的结构,并总结其特点。
小组合作:打开地理图册,读世界地形图,找一找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单元。
分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大洲来写出该大洲有哪些地形单元。
检查成果,判断各小组写的是否是地形。判断依据是地形的概念。
最后总结:陆地上的地形有五类:高原、盆地、平原、山地、丘陵。
提问:怎么样来判断此处地形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海拔、相对高度)
找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并能够判断哪些是海拔,哪些是相对高度,完成课本活动题。
(找学生在黑板上计算)(检验学生是否分清海拔和相对高度,并能够计算)
有了分类依据,小组合作,找出各地形单元的异同。
各小组在黑板上展示成果。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找一找:陆地地形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海沟是我们刚才没看见的,那么她在哪里呢?
(海洋里)
所以海洋也是有地形的,一起来看洋底地形。(此内容学生自己完成)
总结,洋底地形有几部分组成:
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大洋中脊、海沟
大陆架、大陆坡是大陆边缘。
课堂活动:调查家乡的地形。
出示安泽县的地形图,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地形,并说一说这种地形对生活的影响。
课堂练习:
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世界陆地最高峰(8844米)与最低点(-400米)的相对高度是( )米。
3、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 )米
课后作业:完成助学读本的课后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课堂,自主总结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高,最重要的是能够继续保持。相同点
不同点
平原
地表起伏不大(地表平坦)
海拔较低,不超过200米
高原
海拔较高,500米以上,边缘陡峭
相同点
不同点
山地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500米以上,坡度陡,沟谷深
丘陵
海拔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海拔和相对高度,海底地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