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
展开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能背出等高线的绘制和特征。
2、通过复习,能看懂并会分析等高线地形图。
3、通过复习,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4、通过复习,能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与相对高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记住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2、指导练习,增强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
3、能利用相关知识分析本地的地形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不同地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关注当地地形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以及陡崖等地形部位的识别
不同地点海拔及相对高度的计算
2、难点:山顶、山脊、山谷、鞍部以及陡崖等地形部位的识别
不同地点海拔及相对高度的计算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复习内容,世界上的五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没复习了世界上五种主要的地形,有平坦广阔的平原,有连绵起伏的高山,那在地图上如何将这些高低起伏的地形表示出来呢(等高线),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等高线的知识。(课件展示本节课标题,板书:第二节 学看地形图)
【目标展示】
教师运用课件这是本节课学生通过复习所要达到的目标
【知识梳理】
学生根据本章知识体系,自主复习,结合教师所给的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点,教师运用提问的方法检测学生整理成果。
【教师精讲】
教师对本节内容难点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判读、海拔及相对高度的计算进行讲解。(课件展示不同地形部位图片及等高线特征)
师:同学们对等高线判读的内容掌握得很好,接下来我们重点看几种地形部位等高线的判读。(课件展示山谷和山脊图片)同学们在图中可以看到A和B两个部位,分别是什么呢?
生:A是山谷,B是山脊
师:容易形成河流凹下去的地区A是山谷,像兽脊一样凸起的B处是山脊,我们一起来看山脊和山谷是如何用等高线表示出来的(课件展示等高线绘制过程图)。图中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山谷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山脊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
师:非常好,除此之外我们我们还可以用画切线的方法来辨别山谷和山脊(教师对此方法进行讲解)。
师:图中形似马鞍的地区叫什么名字(课件展示鞍部图片)
生:鞍部
师:很好,鞍部是位于两山间较为平缓的地区,我们一起来看鞍部如何用等高线来表示(课件展示鞍部等高线绘制过程)
师:(课件展示富士山图片)图中是哪座山
生:富士山
师:我们一起来看山脉用等高线如何表示(课件展示山脉等高线绘制)。山脉等高线有什么特点?山顶如何表示?
生:山脉等高线海拔内高外低,山顶用实心三角形表示
师:很好,假设我将等高线海拔改为内低外高,还是表示山脉吗?
生:不是,表示盆地或洼地。
师:图中如此陡峭的地区是什么地区(课件展示陡崖图片)
生:陡崖
师:对,我们来看陡崖等高线的绘制(课件展示陡崖等高线绘制过程),陡崖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多条等高线重合
师:同学们对这几个重要部位等高线的知识掌握得都很好,我们除了会看等高线,还要会算,现在请同学们告诉我等高线海拔以及山顶海拔怎么计算
生: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等高距相等,山顶海拔大于最接近它的一条等高线海拔,小于下一条等高线海拔。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算出图中等高线及山顶海拔
生:计算
师: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的重点内容已经看完了,现在给同学十分钟时间背记这些内容
生:背记所讲等高线地图内容
【过关检测】
学生按要求完成教师准备资料中的练习
师:相信同学们都记住了本节课内容,现在请完成刚刚发的资料中的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核对答案了解学生复习成果,并进对难题进行讲解。
总结:对本章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复习成果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学看地形
一、等高线的主要特点
1、定义
2、特点
二、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
三、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图
1、定义
2、设色原则
第二节 学看地形图
一、知识梳理
1、等高线:在平面上把___________的各点连接起来组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线的主要特点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___________。
(2)等高线是_________曲线。
(3)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等高距)一般_______。
(4)除陡崖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_______(重叠、不重叠)
(5)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_____,等高线越_______,坡度越陡。
3、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图。
4、山体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
(1)山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鞍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陡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1)绘制: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_________。
(2)设色原则:平原:______ 高原、山地:_______
高山:_______ 雪山:__________ 海洋:__________
二、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盆地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平原的颜色是( )
A、褐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DD
读下图,回答4--6题:
4、估计一下甲山的海拔高度有可能是( )
A.850米 B.950米 C.1200米 D.1500米
5、 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6、判断A在B的( )方向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二)综合题(每空5分)
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A________, C________, E________, G_________,
⑵在A 、B两条线路中,从_______处爬山 比较容易。
⑶山顶D的海拔高度范围大约是__________米。
8、读图回答问题.
D
考察区域概况:
(1)图1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_米。A点所在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
(2)甲乙两条山路坡度更缓的是______
活动安排:
(1)选择营地 图1中A、B两地适宜搭帐篷的是_______
(2)调查区域内河流D的流向为____________。若两村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_千米。
根据李庄、吴庄所处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_______庄。
读图2,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海拔和相对高度,海底地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湘教版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课学习内容概述,依据标准,本课学习目标,学情分析,学习重点和难点,使用信息技术情况,学生学习活动概述,教师指导活动概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