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3905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3905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实例,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实例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分析气候等各种资料图,学习获取、归纳、总结地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尊重自然,适应环境的人地协调观。【教学重点】举出实例说明气候对生活的影响。举出实例说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启发式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与展示 同学们,我们刚刚过完端午节,端午节都有哪些民俗活动?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划龙舟吗? 同学们都吃粽子了没?粽子里主要材料是什么?为什么粽子里不包面条等面食呢?〖活动展开〗:展示,战国时期中国地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降水分布图。从地理角度分析为什么棕子里包的是糯米而不是面食。 〖教师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气候会影响不同地区粮食作物的分布,继而影响人们主食的差异。我国南北方主食差异表现为南米北面。但是在中国的青藏高原种植的就是水稻,也不是小麦,同学们知道青藏高原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吗?为什么只能种植这种农作物呢?展示拉萨气候资料图。展示西藏特色美食糌粑。 学生抢答: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为了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学生讨论:据图可知,汨罗位于长江以南,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适宜种植水稻。糯稻是水稻的一种。而小麦是一种耐旱性作物,我国北方年平均降水量较少,故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 学生思考:青藏高原海拔高,终年低温,降水稀少。需要种植耐寒耐旱的作物,青稞能适应这种气候。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资料图,从地理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棕子里包的是糯米,而不是面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好奇心和积极性。过渡 气候不仅会影响不同地区人们的主食,还会影响菜品的口味。老师拿了几页菜单,同学们吃过这些菜吗? 活动探讨 点拨与发现 活动一 : 展示几页菜单,你吃过这些特色美食吗?你知道这些美食是分别是哪个地区的吗?你这些美食口味有什么特点呢? 分组探讨:全班分成火锅组、酸菜组和煲汤组,探究这些菜品口味与当地气候的关系。展示重庆、哈尔滨、广州气候资料图,结合学案上的材料分析。 1.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为重庆的多雾期,重庆又被称为雾都,秋冬季,在重庆看到太阳的天数屈指可数,经常下小雨,气候湿冷,且没有暖气。2东北地区,纬度较高,一年一熟,冬季气温低,很多蔬菜无法种植,人们首先要考虑储存保质。再加上东北气温低,需要盐分保持体能。 3. 广东,纬度位置低,气候湿热,极易流汗,喝汤补充水分;煲汤时还可加上中草药,用以清热解毒。 学生自主回答: 1.火锅:麻辣,川渝地区 酸菜炖粉条:咸,酸,东北地区 煲汤:清淡,会加药材,广东广西地区 小组合作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川渝地区:气候潮湿,秋冬多雨多雾,人们吃花椒、辣椒祛湿。 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蔬菜被冻坏,为了保质储存,选择腌制,味道咸。 广东地区气候湿热,易出汗,煲汤味道清淡,有时加药材,为了清热解毒。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菜品口味,了解气候对人们饮食的影响。 过渡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个活动,赛龙舟。一直到现在,赛龙舟是我国南方各民族都喜爱的水上运动,但是蒙古族同胞代代相传的体育活动是赛马。为什么有的地方人们喜欢赛马,有的喜欢赛龙舟? 读图与讨论 提问与思考 展示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河流分布图。 〖教师总结〗就整个北方地区而言,平原,高原面积广大,降水较南方少,河流较南方少,所以北方传统交通工具为马。形成南船北马的格局。展示: 教师提问: 你认识这两种交通工具吗?它们当地气候有何关联? 过渡: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气候对交通工具的影响日益减弱 ,但是依然影响着人们的交通出行。 播放新闻:2018年冬季合肥大雪 学生合作讨论: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河网密布,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内蒙古自治区:距海较远,降水较少,草场广布,发展畜牧业,传统交通工具为马。 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传统交通工具和气候的关系。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各地的民族习俗和当地气候的联系。 通过合作讨论交通与气候的关系 衔接与过渡 我们现在对去年冬天的大学依然印象深刻,当时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御寒保暖,现在呢?我们春暖夏暑秋凉冬寒,四季分明。但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同胞的穿着却和我们不同。 学生:现在穿的很薄。 读图与分析比较傣族同胞和藏族同胞服饰的差异,分析原因。展示傣族、藏族服饰和气候资料图 教师总结: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全年低温,所以穿厚重的袍子,另外,空气稀薄,水汽和尘埃含量少。白天,稀薄的气体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少,太阳辐射强,夜里,稀薄的气体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会迅速下降。造成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 学生思考讨论:傣族:西双版纳地区纬度低,地处热带,气候湿热。傣族服饰一年四季轻薄清凉。藏族: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空气稀薄,造成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所以会露出一只胳膊。 从合肥出发,比较不同地区气候对服饰的影响,从学生身边出发,把知识拉近距离。过渡通过前面学习,我们发现,气候影响着人们饮食、交通、服饰,气候还会影响人们的建筑。 展示傣族高脚楼和窑洞,比较两处民居的差别,说说其特点与气候的关系。 傣族高脚楼:通风防潮窑洞:黄土干燥,具有直立性 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过渡气候影响着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气候还会影响人们的生产。 活动:因地制宜发展果农业。展示水果图片,假如你是合肥的果农,请选择合适的果树苗。 教师总结:合肥处于亚热带,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榴莲、芒果、荔枝等为热带水果,苹果为暖温带水果。 学生思考选择。从实例中发现气候对生产的影响。结课气候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气候。比如乱砍滥伐,汽车尾气,使得全球变暖等等。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我们要适应环境,尊重环境更要保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 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环境,保护化环境的意识板书 【教学反思】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主要阐述了人类活动与气候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通过气候的差异,使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引入,接着采用图片阐述了气候的差异对各地的衣、食、住、行和农业生产的影响,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注重讨论如何应对灾害性天气的侵袭,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 努力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教学规律,成为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每天帮助学生进步一点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课 型 ,课标要求,活动目的,学习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课 型 ,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当堂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学习过程,当堂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