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教学设计
展开制作小型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合理的制作流程完成小型地球仪的制作。
2、学会制订一个评价方案,对小型地球仪进行自评和互评。
3、通过制作小型地球仪,了解地轴的倾斜角度、经纬线特点和经纬线划分。
二、学情分析
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地球仪的相关知识,比如经线、纬线、赤道、两极点等,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但七年级的学生大多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这些抽象的概念只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小型地球仪,以直观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再通过评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制作热情。
三、重点:从制用过程中了解地球仪的知识。
四、难点:工具的运用和制作。
五、教学器材准备:乒乓球、铁丝、剪刀、量角器、橡皮泥或透明胶等。
六、教学过程
活动1:(引入新课)
运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地球仪的发展史,激发他们的制作热情。
师:这些地球仪都制作得非常精美,但是比较复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一款简单的地球仪——乒乓球地球仪。
下面是制作流程:
活动2:确定两极和赤道(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师:为了使制作出来的地球仪尽量美观和准确,我们怎么才能准确找到两极点?
生:介绍一些方法,有平行法、有圆规画弧法、有细线等距法确定极点等,然后动手合作实验。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两人一组合作完成赤道的绘制,再运用各种合理、可行的方法找两极点。
师:板书第一步确定两极和赤道。老师巡视,必要时协助一下。
活动3:画经纬线
师:乒乓球是球型,用笔不容易在上面绘制,怎样才能使绘制的经纬线更美观?
生:动脑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直接绘制法、有细线绑定法等。
师:可以介绍一种较为准确的方法——滚动法。即用一根做地轴的直铁丝将乒乓球两极串起来,然后把乒乓球固定在事先做好的平台上,转动乒乓球,笔不动,就可以画出较为美观的纬线圈了。
生: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合理、可行的方法动手制作……
师:板书第二步画经纬线,巡回指导。
活动4:做地轴
师:地球是斜着身子在转,且与水平面成66.5。的夹角,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地轴更准确、科学?
生:开动脑筋……有先弯再量的;有先对着量角器边弯边量的;有先在纸上画好角度再弯的,讨论好后动手制作……
师:巡回指导。
活动5:组合固定
师:将乒乓球固定在做好的地轴上,接着用细铁丝弯一个比乒乓球稍大点的半圆环,固定在地轴上,然后再做底座。这一步相对要简单一些,只是要注意各种的工具的使用,尤其是老虎钳,有些女同学不大会用,可以让男同学帮忙一下。
生:动手制作中……允许制作时有创新。
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活动6:美化
师:为了让我们的地球仪更美观、科学,将七大洲轮廓画在做好的地球仪上。可以参照课桌上的地球仪模型绘制。
生:用心绘制中……
师:巡回指导。
活动7:评一评
师:把大家制作的地球仪拿出来比一比,看看你们的辛勤劳动的成果怎样?你们觉得应该从哪些角度来评价制作的好坏?四个人一组讨论一下吧。
生:激烈的讨论中……有的同学说,有的同学写……
师:让学生代表小组上来汇报。
生:举手、踊跃发言……
师生一起完成评价表。
师:每组的地球仪写上姓名,拿出来评比。
活动8:课堂小结暨作品展评
有时间的话,组织学生按照评价表,对制作的地球仪进行评比、打分,选出制作美观、科学的作品,教师进行表扬。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2节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2节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质量的含义,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测量,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