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与方程”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它是解决点线、线线间的距离的基础,也是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主要工具。
没有说明原因,直接作辅助线,这样做无法展现为什么会想到要构造直角三角形这一最需要学生探索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公式的推导和掌握与之相应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1、知识目标:(1)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并能用公式计算。(2)领会渗透于公式推导中的数学思想(如化归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掌握用化归思想来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观察、反思、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研究的精神,挖掘其非智力因素资源,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课题引入Ax+By+C=0 (A、B不同时为0)
|AB|=|x2-x1|或|y2-y1|
A=0或B=0(特殊直线)(2) A0且B0(一般直线)
两点间的距离:|AB|=(x2-x1)2+(y2-y1)2
常规方案求过点P且垂直L的直线PQ求两直线交点Q的坐标求|PQ|
求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
(1) 特殊直线时;(2) 一般直线时;
直线平行x轴时d=|x1-x0|直线平行y轴时d=|y1-y0|
特殊点P(0,0):一般点P(x0,y0):
方案1: 面积法求|PQ|方案2: Rt相似方案3: 解直角三角形(利用倾斜角及三角同角关系)
求|PM|;∠P与倾斜角g的关系;解Rt△PMQ,求|PQ|。
∠P = 或 -
反思2:回顾前面的P点的变化过程,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反思1:前面我们是在A,B均不为零的假设下推导出公式的, 若A,B中有一个为零,公式是否仍然成立?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1.求点 P(-1,2) 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1)2x+y-10=0 (2)3x-2=0 (3)2y+3=0 2.已知点A(a,b)到直线3x-4y=2的距离取下列各值,求的值(1)d=4 (2)d>43.与直线7x+24y=5平行,并且距离等于3的直线方程为:4.已知点(a,2),(a>0)到直线x-y+3=0的距离为1,则a等于:5.求两条平行线2x+y-10=0和4x+2y+3=0的距离
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体验到什么?掌握了什么?
布置作业 课本P.59 13,14,16
提示:从知识、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高中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授课ppt课件,共33页。
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3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3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课件pptx、23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