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重庆2022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力 压强(提高)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9248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7重庆2022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力 压强(提高)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9248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7重庆2022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力 压强(提高)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9248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7重庆2022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力 压强(提高)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924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7重庆2022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力 压强(提高)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924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7重庆2022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力 压强(提高)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924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7重庆2022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力 压强(提高)学案
展开总复习:压力 压强(提高)
【考纲要求】
1、理解压力的概念、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
2、固体压强的计算,增大减小压强的办法及应用;
3、液体压强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4、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压强(高清课堂《压强》)
1.压力:
(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3)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2.压强
(1)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2) 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3)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
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考点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
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
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
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闸、下水道的弯管。
考点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证明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
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要点诠释: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l05Pa=76cm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
②玻璃管的粗细;
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4.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5.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6.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
考点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要点诠释:
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1、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其截面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水未装满,水对容器底压力、压强分别为F、p,与把容器倒置,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与F、p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思路点拨】倒置后,液体深度增大,由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情况;倒置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变大,但受力面积变小。若利用F=PS,则不好判断压力的变化情况。
对于这种上下口不一样大的容器,可以通过比较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的大小关系,得出倒置前后对容器底的产生的压力大小关系。
【答案】A
【解析】在求解液体压力时,,因而可以得到“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以容器底面积为截面,以液体深度为高的液柱重”这个结论。
上口小下口大,倒置后液面要上升,根据,易得压强;但压力,倒置后,p变大、S变小,则不能确定F的变化情况。若根据上面的结论,正放时如图所示;倒放时,所以。
【总结升华】上口大、下口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所装液体重;上口小、下口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所装液体重;圆柱形、长方体或正方体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所装液体重。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容器重忽略不计)底面积都相同、高度也相同,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三个容器都装有同种液体,求:
(1)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的大小关系?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的大小关系?
【答案】(1)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2) 压力:F′甲<F′乙<F′丙 压强:p′甲<p′乙<p′丙
2、如图所示,将小纸条靠近水龙头流下的稳定水流,你预测小纸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物理依据是什么?
【思路点拨】水流带动空气流动,使水流与纸条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小,纸条被压向水流。
【答案】小纸条会向左运动,依据对于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解析】水流动处的水流速大,压强小,小纸条右侧气体的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气压会把小纸条压向水流处。
【总结升华】本题通过让同学们根据具体的物理情境,进行合理地推测猜想,拓展了同学们的思维想象空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弄清本题涉及的知识点。
举一反三:
【变式】(2016春•东平县期中)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l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B.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C.气流速度小,压强大 D.气流速度小,压强小
【答案】A
3、(高清课堂《力学3:压强》例7)如图所示,质量是2kg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800cm2,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50cm深、体积是45dm3的水。小萍同学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是没有提起来。这时,如果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萍同学提水桶的力F=____N。(g=10N/kg)
【思路点拨】①知道桶内水的体积、水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水的质量;
②知道水深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又知道容器底面积,利用压强定义式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③知道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受力面积相同,可知水对桶底的压力和桶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而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桶重加上水重再减去拉力,据此求出小萍同学提水桶的力。
【答案】70
【解析】水的体积:
V=45dm3=45×10-3m3,
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45×10-3m3=45kg,
水深h=50cm=0.5m,
底面积s=800cm2=800×10-4m2,
∵,
∴水对桶底的压力:
F水=ps=ρ水ghs=1.0×103kg/m3×10N/kg×0.5m×800×10-4m2=400N。
∵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受力面积相同,
∴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对桶底的压力,
∴桶对地面的压力:
G桶+G水-F拉=400N,
小萍同学提水桶的力:
F拉=G桶+G水-F水=2kg×10N/kg+45kg×10N/kg-400N=70N。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求灵活运用公式,利用好“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是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一木块竖直浮于盛水的容器中,当将它取出后横置于杯口时,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杯底和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 杯底受到的压力和压强都减小
C. 杯底受的压强增大,地面受的压强不变 D. 杯底和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都变小
【答案】B
类型二、知识运用
4、(高清课堂《力学3:压强》例3)已知长方体A、B的密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l∶3,高度之比为2∶3。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甲所示,B对地面的压强为pB。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B。则pB∶pB 为 ( )
A.4∶9 B.3∶1 C.13∶3 D.13∶27
【思路点拨】(1)知道AB的底面积之比、高度之比,可求体积之比;又知道密度之比,利用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可求AB的重力之比;
(2)甲图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和B的总重力,受力面积为SB,利用压强公式求B对地面的压强为pB;乙图B对A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受力面积为SA,利用压强公式求B对A的压强为pB′.再求两个压强的比值。
【答案】D
【解析】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确定两次的受力面积是本题的关键,推导时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举一反三:
【变式】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块的几何尺寸是20cm×20cm×5cm,若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是FA,压强是p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是FB,压强是PB,则FA:FB=_________________,pA:pB=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A:FB=1:2,pA:pB=2:1
5、同学们在学校体育馆进行排球训练时,班级“物理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测量排球被击打落地后形变最大时对地板的压强,如图所示。
(1)写出该测量的实验原理以及需要使用的主要实验器材。
(2)请你设计该测量的实验过程。
(3)为了使测量的误差较小,你建议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写出一条即可)
【思路点拨】要测量排球打落地后形变最大时对地板的压强,就要测出压力和受力面积,用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就是压强;用一个方格纸来测量受力面积,先将排球放在地面上,使排球落在方格纸上,排球在方格纸上的印痕就是受力面积;压力的测量可使用体重计来完成,将方格纸放在体重计上,排球放在方格纸上,用力向下压,直到排球的形变和印痕重合,读出体重计的示数,就是压力。
【答案】
(1)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排球、体重计、方格纸(或刻度尺和白纸)
(2)实验过程:
①使排球落在地面的方格纸(或白纸)上留下印痕;
②把带有印痕的方格纸(或白纸)放在体重计上,用力压排球,直到排球的形变与印痕重合,得出压力F的大小;
③利用方格纸(或白纸)计算出排球印痕的面积S;
④根据计算出排球形变最大时对地板的压强。
(3)建议:
①用少量水涂在排球上,使排球落在纸上后留下清晰的印痕;
②测量压力时,应缓慢压排球,直到排球的形变与印痕边缘重合;
③测量面积时,尽量选择规格小的方格纸(。或用笔在白纸上清晰地描出印痕的轮廓)
【解析】要测量排球对地板的压强,依据的实验原理是压强公式。由原理可知,要分别测排球对地面的压力F和受力面积S的大小,然后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过程,要使测量的误差较小,应该从所测物理量的实验操作上考虑,如何使实验数据准确。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的测量压强的办法,难点在于压力的测量,若将排球直接落在体重计上,体重计是可以测出排球发生最大形变时的压力的,但时间段是比较短的,不容易读准确。
6、(2015•上海)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思路点拨】圆柱体放置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F/S和p=ρgh来判断压强大小关系。
【答案】B
【解析】切去之后甲乙压力相等,压力等于重力等于mg,所以切去后甲乙质量相等,又因为乙底面积小而两物体高度一样,所以乙体积小,质量相等乙的体积小,所以乙的密度大;
对于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p=ρgh,而ρ甲<ρ乙,h甲<h乙,所以p甲<p乙。
切去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由图知,甲切去部分小于乙切去部分,而ρ甲<ρ乙,所以在切之前,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即F甲<F乙。由上分析知,F甲<F乙,p甲<p乙。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压强和压力的大小比较,关键能够利用好图示,切去部分与剩下部分的比例关系。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考点13+压力和压强: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考点13+压力和压强,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压力,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改变压强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压力 压强-备战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09压力 压强-备战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案,共2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知识网络,考点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压力 压强-备战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09压力 压强-备战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案,共2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知识网络,考点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