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对研制元素周期表贡献最大的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
2.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作为燃料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温度计中水银受热体积膨胀,说明温度升高原子体积变大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差异大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添加酒精 B. 称取氯化钠固体
C.加热液体 D.过滤
4.某同学的化学笔记上有以下知识总结,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
D.化学用语2O、O2、O2﹣、中数字“2”的含义不同
5.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22年冬奥会在我国北京举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奥林匹克烯(C19H1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林匹克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奥林匹克烯由碳、氢两个元素组成
C.每个奥林匹克烯分子中含有6个氢分子
D.奥林匹克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7.NH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2和H2为反应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氢气分子
B.反应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
C.过程中有“NH”“NH2”微粒形成
D.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与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B.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
D
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过滤
A.A B.B C.C D.D
9.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C.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对比①②③④,④的反应速率最慢
10.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实验,用红磷燃烧、蜡烛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其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雾
B.红磷和蜡烛都可以用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若将K1、K2打开,再将点燃的红磷、蜡烛同时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K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流入两个集气瓶中,但是水量不同
D.若K1、K2、K3关闭,将红磷、蜡烛点燃,同时伸入到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K1、K3,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1,打开K2,这样可以比较两者的实验效果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8题,共70分)
11.(8分)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关于水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被污染的河水边上会闻到刺鼻的臭味,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 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利用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可采用膜隔离技术(如图1),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其他离子不能透过)。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淡化膜可用普通滤纸代替
C.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软水
(3)如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若试管1中产生6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 mL,试管 (填“1”或“2”)中的气体能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4)下列做法不能预防和治理保护水质的是 (填序号)。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12.(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1)图1为铁在不同情况下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①比较实验甲与乙,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
②实验乙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③实验丙的产物与乙相同,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2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
13.(8分)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入藏国家博物馆。
(1)盛装月壤的容器为人造水晶材质,人造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铅。
①人造水晶属于 。(填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②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氦﹣3是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下列关于氦﹣3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4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氦﹣3原子的化学性质肯定非常活泼
(3)“嫦娥五号”发动机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②保持四氧化二氮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填微粒名称),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
14.(10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
(1)元素与健康
碘、铁等元素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请结合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碘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2为碘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推断X= ,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②图3中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标号,下同),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③人体缺少铁元素容易导致 ,铁元素可与图3中C对应元素组成物质FeS,该物质名称为 。
(2)元素与科技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薄膜电池用到了铟,图4是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5是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①碘元素与铟元素的元素种类不同,原因是 。
②根据图5试写出铟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15.(7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无色液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甲和乙常温下都是气体,固体乙俗称干冰。
①生活中物质乙的用途: 。
②物质丙由 构成(填微粒名称)。
③自然界中通过 可将乙转化为甲。
(2)若甲和乙都含有金属元素且都由三种元素组成。
①物质乙的阴离子符号为 。
②甲→丙的符号表达式为 。
16.(13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用途: ;仪器b的名称 。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 (从A~G中选择,填标号,下同)组合装置,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利用上述方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任写出一点)。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 。将气体通入H装置(气体从m口进入),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填标号)。
A.收集二氧化碳
B.H中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C.H中盛满水,n口连接量筒,测二氧化碳的体积
D.H中盛紫色石蕊试液,证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4)小明同学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如图Ⅰ),其优点是 。
17.(12分)“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 ,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
(1)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将注射器的活塞缓慢向外拉动至某一刻度,观察到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30mL 3% H2O2溶液。
(3)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6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实验编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量筒内气体总体积(mL)
103
206
257
262
267
x
①表中的数据x= 。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 。
【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一种常见氧化物,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18.(4分)每100克巧克力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营养成分
钙
铁
磷
维生素B
含量
50mg
4mg
120mg
0.2mg
(1)表格中“钙”、“铁”、“磷”指的是 (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2)已知维生素B3的化学式为C6H5N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维生素B3中碳元素和氮元素质量比为 ,246g维生素B3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卷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3分)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对研制元素周期表贡献最大的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D、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即可正确解答,关注化学学科成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
2.(3分)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作为燃料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温度计中水银受热体积膨胀,说明温度升高原子体积变大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差异大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B、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结论分析;
C、根据原子间有间隔的性质分析;
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解答】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为燃料,故A叙述不正确;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叙述不正确;
C、温度计中水银受热体积膨胀,说明温度升高汞原子的间隔变大,汞原子的体积不变,故C叙述不正确;
D、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差异大,故D叙述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教材中的一些基础好知识,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3.(3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添加酒精 B. 称取氯化钠固体
C.加热液体 D.过滤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3分)某同学的化学笔记上有以下知识总结,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
D.化学用语2O、O2、O2﹣、中数字“2”的含义不同
【分析】A、氧气工业制法的原理;
B、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D、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A、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错误,因为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因此化学用语2O、O2、O2﹣、中数字“2”的含义不同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工业制法、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化学现象、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3分)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进行解答;
B、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进行解答;
C、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进行解答;
D、根据化物质的组成分析解答。
【解答】解: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属于并列关系,不属于交叉关系,故A错误;
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包括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和缓慢氧化,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故B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蜡烛燃烧是物质与氧反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C错误;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知识,掌握各种反应反应类型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3分)2022年冬奥会在我国北京举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奥林匹克烯(C19H1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林匹克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奥林匹克烯由碳、氢两个元素组成
C.每个奥林匹克烯分子中含有6个氢分子
D.奥林匹克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奥林匹克烯由分子构成,说法错误;
B、奥林匹克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
C、每个奥林匹克烯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不含有氢分子,说法错误;
D、奥林匹克烯种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2×19):(1×12)=19:1,奥林匹克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3分)NH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2和H2为反应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氢气分子
B.反应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
C.过程中有“NH”“NH2”微粒形成
D.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分析】A.根据分子的构成来分析;
B.根据化合价原则来分析;
C.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表示氮气分子,选项说法错误;
B.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氮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反应后氮元素化合价降低,选项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过程中有“NH”“NH2”微粒形成,选项说法正确;
D.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8.(3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与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B.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
D
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过滤
A.A B.B C.C D.D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B、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取样,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D、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9.(3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C.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对比①②③④,④的反应速率最慢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图象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解:A、从图象对比①③可看出,①③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温度不同,在相同时间内,①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③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由此说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A正确;
B、从图象对比②③可看出,钙片的形状不同,温度不同,因此无法比较;故B错误;
C、从图象对比③④可看出,③④其他条件相同,只有钙片的形状不同,在相同时间内,③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④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由此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C正确;
D、从整个图象可看出,在相同时间内④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最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体主要考查了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度不大。
10.(3分)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实验,用红磷燃烧、蜡烛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其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雾
B.红磷和蜡烛都可以用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若将K1、K2打开,再将点燃的红磷、蜡烛同时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K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流入两个集气瓶中,但是水量不同
D.若K1、K2、K3关闭,将红磷、蜡烛点燃,同时伸入到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K1、K3,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1,打开K2,这样可以比较两者的实验效果
【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现象、结论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生成物是因体。且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用于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符合题意:
C、若将 K1,K2 打开,再将点燃的红磷、蜡烛同时伸入两个集气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两个装置是相通的,故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两个集气瓶中压强相同,均减小,故打开止水夹K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怀中的水流入两个集气瓶中,且水量相同,不合题意;
D、若K1、K2、K3关闭,将红磷、蜡烛点燃,同时伸入到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K1、K3,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的占集气瓶体积的,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1,打开K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的变化较小,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集气瓶,或进入的水量较少,可通过比较两者进入水的量,来比较实验效果,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8题,共70分)
11.(8分)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关于水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被污染的河水边上会闻到刺鼻的臭味,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 活性炭 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利用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可采用膜隔离技术(如图1),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其他离子不能透过)。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C (填字母)。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淡化膜可用普通滤纸代替
C.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软水
(3)如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若试管1中产生6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 3 mL,试管 1 (填“1”或“2”)中的气体能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4)下列做法不能预防和治理保护水质的是 BC (填序号)。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分析】(1)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2)A.该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淡化膜不可用普通滤纸代替,是因为离子能够通过普通滤纸;
C.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软水。
(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4)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保护水资源;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污染水资源;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污染水资源;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保护水资源。
【解答】解:(1)在被污染的河水边上会闻到刺鼻的臭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活性炭;煮沸。
(2)A.该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B.淡化膜不可用普通滤纸代替,是因为离子能够通过普通滤纸,该选项不正确;
C.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软水,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如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若试管1中产生6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3mL,试管中的气体(氢气)能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故答案为:3;1。
(4)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保护水资源;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污染水资源;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污染水资源;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保护水资源。
故答案为:BC。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2.(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1)图1为铁在不同情况下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①比较实验甲与乙,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小 。
②实验乙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
③实验丙的产物与乙相同,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Fe+O2Fe3O4 。
(2)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2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将棉芯提出烧杯 。
【分析】(1)①根据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影响进行分析;
②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③根据铁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进行书写;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氧气具有助燃性,铁丝在纯氧中能燃烧,在空气中却不能燃烧是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小;故答案为: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小;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温度很高,容易炸裂气瓶底都,所以需放少量水防止集气瓶炸裂;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③两个实验中都是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故答案为:Fe+O2Fe3O4;
(2)棉芯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棉芯自下而上逐渐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棉芯的下半段熄灭是由于烧怀下半部分没有氧气,若使棉芯复燃,最简单的操作是可将棉芯提出烧杯,让棉芯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故答案为: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将棉芯提出烧杯。
【点评】掌握氧气的性质及燃烧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3.(8分)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入藏国家博物馆。
(1)盛装月壤的容器为人造水晶材质,人造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铅。
①人造水晶属于 A 。(填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②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2)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氦﹣3是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下列关于氦﹣3的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4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氦﹣3原子的化学性质肯定非常活泼
(3)“嫦娥五号”发动机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C2H8N2+N2O4N2+H2O+CO2 。
②保持四氧化二氮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四氧化二氮分子 (填微粒名称),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的粒子是 分子 (填“分子”或“原子”)。
【分析】(1)①根据人造水晶的组成分析类别;
②根据化合价原则由化学式求出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氦原子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
(3))①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物质的构成和微粒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1)①由题意可知,人造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铅,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②在二氧化硅(SiO2)中,由氧显﹣2价,由化合价原则可推出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2)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的核外电子数为2,故A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故B错误;
C、氦﹣3原子中质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也为2,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
D、氦﹣3原子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D错误;
(3)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可知,偏二甲肼在一定条件下的条件下与四氧化二氮反应,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C2H8N2+N2O4N2+H2O+CO2。
②四氧化二氮是由分子构成,保持四氧化二氮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四氧化二氮分子;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的粒子是分子。
故答案为:(1)①A;
②+4;
(2)C;
(3)①C2H8N2+N2O4N2+H2O+CO2;
②四氧化二氮分子;分子。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4.(10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
(1)元素与健康
碘、铁等元素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请结合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碘元素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2为碘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推断X= 53 ,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五 周期。
②图3中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标号,下同),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C 。
③人体缺少铁元素容易导致 缺铁性贫血 ,铁元素可与图3中C对应元素组成物质FeS,该物质名称为 硫化亚铁 。
(2)元素与科技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薄膜电池用到了铟,图4是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5是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①碘元素与铟元素的元素种类不同,原因是 核内质子数不同 。
②根据图5试写出铟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In(NO3)3 。
【分析】(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人体缺少铁元素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铁元素可与图3中C对应元素组成物质FeS,该物质名称为硫化亚铁。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1)①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图2为碘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推断X=53,碘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5,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故答案为:非金属;53;五。
②图3中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是C。
故答案为:B;C。
③人体缺少铁元素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铁元素可与图3中C对应元素组成物质FeS,该物质名称为硫化亚铁。
故答案为:缺铁性贫血;硫化亚铁。
(2)①碘元素与铟元素的元素种类不同,原因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核内质子数不同。
②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铟离子,在化合物中显+3价,硝酸根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在化合物中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铟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In(NO3)3。
故答案为:In(NO3)3。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5.(7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无色液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甲和乙常温下都是气体,固体乙俗称干冰。
①生活中物质乙的用途: 灭火或人工降雨或制冷剂或生产汽水(合理即可) 。
②物质丙由 水分子 构成(填微粒名称)。
③自然界中通过 光合作用 可将乙转化为甲。
(2)若甲和乙都含有金属元素且都由三种元素组成。
①物质乙的阴离子符号为 CO32﹣ 。
②甲→丙的符号表达式为 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 。
【分析】根据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无色液体,所以丙是水,若甲和乙常温下都是气体,固体乙俗称干冰,所以乙是二氧化碳,甲会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甲是氧气;若甲和乙都含有金属元素且都由三种元素组成,甲、乙都会转化成水,甲也会转化成乙,所以甲可以是氢氧化钙,乙可以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无色液体,所以丙是水。
(1)若甲和乙常温下都是气体,固体乙俗称干冰,所以乙是二氧化碳,甲会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甲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①生活中物质乙的用途是:灭火或人工降雨或制冷剂或生产汽水(合理即可);
②物质丙由水分子构成;
③自然界中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乙转化为甲;
(2)若甲和乙都含有金属元素且都由三种元素组成,甲、乙都会转化成水,甲也会转化成乙,所以甲可以是氢氧化钙,乙可以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①物质乙的阴离子符号为CO32﹣;
②甲→丙的反应可以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符号表达式为: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①灭火或人工降雨或制冷剂或生产汽水(合理即可);
②水分子;
③光合作用;
(2)①CO32﹣;
②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6.(13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用途: 固液药品的反应容器 ;仪器b的名称 水槽 。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 BEF (从A~G中选择,填标号,下同)组合装置,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KClO3KCl+O2 。若利用上述方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集气瓶未装满水或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 (任写出一点)。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 AC 。将气体通入H装置(气体从m口进入),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B (填标号)。
A.收集二氧化碳
B.H中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C.H中盛满水,n口连接量筒,测二氧化碳的体积
D.H中盛紫色石蕊试液,证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4)小明同学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如图Ⅰ),其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
【分析】(1)考查常用仪器名称及作用;
(2)根据药品特点、反应条件和气体性质选择仪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据此书写符号表达式;考查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
(3)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选项内容分析回答此题;
(4)根据装置特点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a为锥形瓶,作为固液反应物的反应容器;b为盛取液体的水槽;
故答案为:固液药品的反应容器;水槽。
(2)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B为发生装置,E密封试管并导出气体,氧气不易溶于水,气体再通入F进行收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和气体符号,所以符号表达式为KClO3KCl+O2;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装满水时,内部残留有空气,造成气体不纯,或者导管口一出现气泡时,此时是受热逸出的空气,直接收集,则造成氧气中混入空气,造成不纯;
故答案为:BEF;KClO3KCl+O2;集气瓶未装满水或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利用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故选固液不加热发生装置,故选A为反应容器,C密封锥形瓶,加入液体药品和导出气体;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先在底部聚集,从长口m进气可以收集二氧化碳,选项A正确;
B、H装入澄清石灰水,通入气体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选项B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错误;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显酸性,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不是二氧化碳使其变色,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AC;AB。
(4)带有弹簧夹和长颈漏斗,关闭弹簧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
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7.(12分)“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 催化剂 ,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
(1)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将注射器的活塞缓慢向外拉动至某一刻度,观察到 导管口出现气泡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30mL 3% H2O2溶液。
(3)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6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实验编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量筒内气体总体积(mL)
103
206
257
262
267
x
①表中的数据x= 272 。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 第4、5、6次不产生氧气 。
【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一种常见氧化物,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NaClO+H2O2→NaCl+H2O+O2 。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D 。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分析】【实验1】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
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实验2】
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将注射器的活塞缓慢向外拉动至某一刻度,观察到导管口出现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
【分析讨论】
NaClO与H2O2溶液反应生成水、氯化钠和氧气。
【拓展反思】
A.不同的消毒剂不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C.酒精易燃,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确。
【解答】解:【实验1】
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
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催化剂,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MnO2的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剂。
【实验2】
(1)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将注射器的活塞缓慢向外拉动至某一刻度,观察到导管口出现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导管口出现气泡。
(3)①表中的数据x=267+5=272。
故答案为:272。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第4、5、6次不产生氧气。
故答案为:第4、5、6次不产生氧气。
【分析讨论】
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一种常见氧化物(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NaClO+H2O2→NaCl+H2O+O2。
故答案为:NaClO+H2O2→NaCl+H2O+O2。
【拓展反思】
A.不同的消毒剂不可随意混合使用,该选项不正确;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该选项不正确;
C.酒精易燃,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该选项正确;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4分)每100克巧克力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营养成分
钙
铁
磷
维生素B
含量
50mg
4mg
120mg
0.2mg
(1)表格中“钙”、“铁”、“磷”指的是 元素 (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2)已知维生素B3的化学式为C6H5N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23 。维生素B3中碳元素和氮元素质量比为 36:7 ,246g维生素B3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64 g。
【分析】(1)根据元素组成的描述方法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豆腐中含有的钙、铁、磷指的是元素;
(2)维生素B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5+14+16×2=123;
维生素B3中碳、氮元素质量比为(12×6):14=36:7;
246g维生素B3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46g×=64g。
故答案为:(1)元素;(2)123;36:7;6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物质组成描述方法、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综合应用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