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常州市正衡中学九年级语文试题 2021·11
一、积累运用(共24分)
我到苏州,是特地为她的园林而来的。网师园里轩面一池水,有婀nuó的垂柳,以及在波光水色中闪现出的亭台、桥 xiè;①如果在网师园里得到的是诗情,那么在留园里得到的便是一幅画了:②窗与墙之间或植株数笔,或插梅一枝,随风摇曳,且天生的艳红翠绿;留园的藤虬劲而叶蒙缀,至少已愈百年;③别于宅地花园的是沧浪亭。亭上有yíng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游这种园子,得到的是一种tián淡闲逸的美。④在这些秀美的园林里,一碰到我们的心弦,便会响起历史的鸣奏,在我们心灵的空谷中回荡久久。
1.把下列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汉字 |
|
|
| 注音 |
|
|
2.针对以上文段划线句子的语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如果的词性是连词;诗情是名词;在是介词;得到是动词;一幅是数量词。
B.②随风摇曳是主谓结构短语;艳红翠绿是并列结构短语
C.③清风明月和近水远山都是并列结构的短语;清风明月本无价是主谓结构短语。
D.④“一碰到我们的心弦,便会响起历史的鸣奏”属于条件复句;回荡久久是补充结构短语。
【答案】
(1)娜;榭;楹;恬;qiú;xián
(2)B
3.(1)下列关于名著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西游记》中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了院中的大桃;还赴瑶池喝尽仙酒;又吃光了太上老君金丹,然后逃回齐天大圣府。玉帝派观音带领众神仙追拿孙悟空。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赫来被白匪抓走后,保尔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由于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监狱,后来被当做普通犯人错放。
C.《朝花夕拾》中范爱农是鲁迅的朋友。他们在中国相识后来一起去日本留学,也一起回国。范爱农回国后一直受排斥,最终死于车祸。
D.《骆驼祥子》老舍不仅刻画了祥子的形象,还描写了他周围的人物。比如残忍霸道的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
E《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很多险情。如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在印度洋和鲨鱼搏斗时,尼摩船长还手刃一条凶恶的巨鲨。
【答案】 (1)BD
【解析】
A应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了院中的大桃;还赴瑶池喝尽仙酒;又吃光了太上老君金丹,然后逃回齐天大圣府。玉帝派托塔天王带领众神仙追拿孙悟空。
C.《朝花夕拾》中1905年冬,范爱农随徐锡麟夫妇赴日留学,鲁迅与范爱农相识。官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给师母带的弓鞋,鲁迅看到后嗤之以鼻,摇了摇头,被范爱农看到了,范爱农从此对鲁迅不满。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与推辞,鲁迅又看不过去,摇了摇头。1907年日本留学生们接到安徽巡抚恩铭被刺杀,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的消息,举办同乡会时,范爱农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从此一直与鲁迅作对。后来范爱农由于没钱上学,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熟识了,范爱农解释了为何当年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冰雪前嫌成了好友。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十分高兴,来找鲁迅去绍兴,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报馆案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作,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丧命,我却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凫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据此作答即可。
E.《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到海中陆地的克省斯波岛森林打猎时经历了很多险情。
(2)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他无武松那样血溅鸳鸯楼的血腥;也没有李逵板斧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有对人间苦难的深切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到林冲,便问阿嫂的信息。他是《水浒传》中的 ;他有 性格。
【答案】鲁智深(鲁提辖,花和尚都行),粗中有细
4.请从下面两幅漫画中任选一幅,揭示其寓意。(3分)
降高就低 砍
我选择的漫画是__________________,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甲:讽刺当今社会做事虚假的形式主义(自欺欺人的个人主义)。
乙:揭示了当今社会人们大多依赖网络输入,而不再选择手写方式的现象。
5.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5分)
【材料一】
人的睡眠和觉醒过程是相对连续的。自20世纪3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关注大脑,通过毁损与刺激动物特定脑区、在体记录神经元①的电活动等方法,探索睡眠觉醒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睡眠最明显的特点是意识丧失或减弱,因此大部分睡眠研究者特别关注大脑。有证据表明,睡眠介导②了大脑的重要功能一-学习记忆。记忆不是发生一个事件后立即产生的,而是通过一些途径形成短期记忆,睡眠后再转化为长期记忆的。
关于睡眠和学习记忆间的相关性目前存在两种假说:睡眠的记忆巩固说和突触稳态假说。前者认为,记忆在睡眠期间通过“重演”促进突触③联系而得以巩固。突触稳态假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开展下一轮学习。因此,有学者将睡眠形象地比喻为大脑“重置过程”。多数学者支持睡眠的记忆巩固假说,而关于突触稳态假说人们希望科学家们能提供更多的科学证据。
众所周知,睡眠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稳定情绪、增强免疫、促进生长发育,加快皮肤再生、有利美容。睡眠同水、空气及食物一样重要,任何人都离不开它。更为重要的是,睡眠与人类的高级思维、与学习记忆也密不可分,充足的睡眠是人类获取记忆、思维敏捷的保证。但是,人为什么要睡觉?至少这个问题在得到完美的解答前,无数的生物学家将夜不能寐。
【材料二】
睡眠的突触稳态假说示意图
【注】示意图内容:
【早晨】100,100周期开始,假设两个突触各有100个单位的强度
【傍晚】100150:新记忆形成。随后一个突触的强度因为新记忆而增加
【夜间】80120:突触再平衡。睡眠中所有突触的强度按比例减弱,这样白天的记忆才不会丢失
【早晨】80120周期再次开始,所有突触的总强度回复到相当于原来的水平
【材料三】
失眠能影响学习记忆。课题组考察了睡眠剥夺(每天强制减少睡眠4个小时)对成年及青春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青春期大鼠睡眠剥夺后学习记忆水平显著降低,而成年大鼠未发生明显改变。这说明,失眠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短期重复性睡眠减少将损害青春期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这一发现告诫大家,通过减少青少年睡眠、延长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成绩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其效果适得其反。
【注释】
(1)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
(2)指将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和方式。
(3)是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它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1)根据上下文,结合材料二,给材料一的横线处补上恰当语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龙是一名初三学生,为了提高成绩,他总是熬夜学习至凌晨甚至更晚的时间。结合【材料一】【材料三】的内容,你认为他的学习方式可行吗?你打算如何劝说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每天产生大量的新记忆,而睡眠时为了避免大脑负载过多,突触的强度按比例减弱;从而使它在白天总体恢复至原来水平。
(2)不可行。小龙你好。这种强制减少睡眠、延长学习时间的方式不符合科学道理,反而会因此降低学习记忆能力,而且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而你可以通过适当睡眠能够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这样才会真正对记忆对学习有帮助。你觉得呢?
6.默写古诗文。(6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夜来城外一尺雪, 。 (白居易《卖炭翁》)
(4) ,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__________《黄鹤楼》)
【答案】
⑴ 塞上燕脂凝夜紫 ⑵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⑶晓驾炭车辗冰辙
⑷高者挂罥长林梢 ⑸ 怀旧空吟闻笛赋 (6)崔颢
二、阅读理解(共41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3分)
【甲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文】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1微斯人,吾谁与归?
【丙文】真卿①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贬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遣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
选自《史林测义》)
【注释】①真卿: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
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语。(5分)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4)沙鸥翔集( )
(5)故尝以正色公言( ) (6)凡二十阅月( )
【答案】(1)通过某种办法 (2)感激 (3)思想 (4)停歇 (5)态度严肃 (6)总共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1) 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
【答案】
(1)假使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坏事有什么不做呢?
(2)(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达”“为”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1分)
3.【丙文】中颜真卿的举动是如何体现【甲文】的观点的?结合文章内容说说。(2分)
【答案】颜真卿遭到胁迫毫不害怕,最终在蔡州被绞死,说明他舍生取义,为心中的的大义英勇抗议。
4.针对以上文章内容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的是( )(2分)
A【甲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心”是指是非之心;【乙文】古仁人之心的“心”是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甲文】可以看出孟子的散文气势充沛,善于叙事抒情,感情强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C.【乙文】前两节进行景物描写,或明或暗;作者的心情或喜或悲。意在表达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观点。
D.【丙文】颜真卿虽然到了晚年,仍然保持爱国之心。只是因为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被一些奸人憎恨,从而被捏造罪名、弹劾、贬低或者排斥。
【答案】D
【译文】颜真卿仕历经元、肃、代、德四朝,虽到晚年仍坚持不懈保有爱国之心。因为曾经态度严肃,说些公道话,而被元载、杨炎、卢杞等奸人所嫉恨,被捏造罪名弹劾,或是被贬低、排斥,有七八次之多。(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李希烈造反,下诏书派遣颜真卿去劝慰李希烈,其他的官员听了都大惊失色。颜真卿拜谢皇命后就启行了。到了李希烈的住所,怒斥朱滔等人的利诱,并责骂李元平身受国家重任却不能完成使命。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坑,准备活埋他,后又堆起干柴,想要烧死他,多种胁迫都不能让颜真卿有丝毫的害怕。经历了二十多个月,最终被绞死在蔡州。哎,自从平原太守(颜真卿)首倡大义,到现在才有能够完成颜公您的遗愿的啊!但是能像颜真卿这样从容就义的,实在太难啊!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共11分)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陈雨菲打得一样好吗?
④陈雨菲之所以成为“女单一姐”,不是因为她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她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术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⑥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⑧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
⑨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⑩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作者:李苗苗。有删改)
1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答案】逻辑顺序;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再说明肌肉记忆“不假思索”的原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
12.阅读本文内容,请给肌肉记忆”下个定义。(3分)
【答案】肌肉记忆是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后开始反馈信息,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构建出便捷的路径。
13.文末提到“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一般来说”绝不能去掉,请说明理由。(2分)
【答案】一般来说是指通常情况下,在这里是指通常情况下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当然不排除有特殊情况。一般来说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对于文章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唯一关键的是动作重复的数量。
B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陌生,但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说话、做体操、演奏乐器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
C.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肌肉的动作不需要大脑的指示,可以自动进行。
D.陈雨菲即使中断训练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
【答案】D
【解析】A错在唯一;B没有说话这一项;C肌肉记忆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经过长期的反馈循环才不需要大脑的指示。
(三)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5-18题。(共17分)
少年的涅槃
义怀
①涂干西蹑手蹑脚下了床,踮起脚尖走到墙边取下遮掩在斗篷后面的包袱挎到肩上,然后移到门后一点点摇动着拉开门栓。牛圈里父亲高低起伏的鼾声中夹杂着牛的反刍和喷鼻声,他掏出一张揉得有些皱巴的纸,想把“父亲大人亲启”几个字抹平顺些。泪水忽地涌出来,他扯起衣袖抹了一把,把纸片从牛圈门缝中塞了进去,决然转身走了。
②打涂干西记事起,一天到晚总有干不完的活。父亲说穷人兴家只有八个字: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父亲的节约到了可笑甚至可悲的地步:煤油灯的灯芯挑到最短,燃一粒黄豆大的光;碗里的饭是一颗不能剩的,掉到地上的也要捡起来吃了。父亲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涂干西。可涂干西隐约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要活出另一个样子。一不听话,父亲就收拾他,武器五花八门。涂干西眼里,父亲吝啬、刻薄、蛮不讲理,如一座山横在他渐渐长大的心上,像一只老虎拦住他的去路。一个日益强烈的念头攫住了他:要跨越父亲这座山。有时也有些可怕的想法掠过:夺过父亲手里的棍子,然后狠狠地……等他睡着时,抓起烟管劈头盖脸地……要不,他牵牛时,在前面突然挥动一块红布……当然,这只是孩子一时愤激的思绪,从没付诸实施。昨天父子间那场惊动了全村的冲突,使十五岁的涂干西下决心要去走自己的路。他要去县城找活干,哪怕做苦力也行。
③秋日的太阳还有几分热力。一个瘦小的妇女正埋头捡拾地里的落穗,那身影和总在父亲的拳头棍棒下护着他的母亲有几分相似。他眼里一热,手中的棍子在地上狠狠地点点戳戳。还是回去吧,认个错,委曲求全……不行,连这点狠心都没有还能成什么事?他抬脚踢飞一块石子,惊得路边林子里一群鸟雀尖叫着扑棱棱飞向天空。
④天很暗了,涂干西心里阵阵发麻。划燃随身带着的火柴跳动的火苗中,隐约可见坡地上散着几根白骨。他一声尖叫,一个箭步跳下坡坎,重重摔在地上。四周树叶摇响,像在齐声嘲笑。涂干西又气又恼,手里的棍子狠狠在地上戳了戳。宣战似的说,老子今天就睡这儿了!结果这晚涂干西睡得出奇地好。他陡然明白了,没有杂念和恐惧,就什么也不怕了。
⑤重新上路的涂干西像刚蜕了皮的蛇,焕然一新,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整个世界都是他的。第二天在期待和兴奋中很快过去,星星点点的雨滴开始落下,涂干西有些着急,他意识到自己走错路了。雨越来越密,间杂着隐隐的雷声。涂干西只得抓着崖畔垂下的一段蛇藤爬到了山腰的一处洞穴,刚安顿下,他就闻到了一股骚臭味,地上还有爪印和干结的粪便。这是闯到谁家里来了啊,他有些犹豫。可雨瞬间就大了,雷也越来越近。涂干西心里一横,就这了!
⑥半夜一阵凄厉的嚎叫越来越近,猛然睁开眼,黑暗中两双绿幽幽的眼睛逼视着他。涂干西毛发直竖,顺手抓起棍子,身死死抵住岩壁。两个家伙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朝他扑来,涂干西下意识把棍子横着一挡,一只家伙前爪就搭在棍子上,涂干西全力甩推,那家伙跌撞在岩壁上发出一声哀嚎。涂干西感觉有什么东西嵌进了腿里,一只脚猛踹出去抡起棍子一阵猛击,另一只哀哀呻吟着倒在地上。他迅速抓起一块石头朝先前那只砸下去,一声惨叫后,洞穴里只回响着涂干西扑通扑通的心跳。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借着月光,他看见两头还未成年的狼横躺在地上。
⑦涂干西扯了一绺布条缠在腿上,拄着棍子一瘸一拐出了洞穴。山风吹起他浓密的头发,他的脸庞已开始呈现青年的模样了。这会儿他有些想家了,甚至不怎么怨恨父亲了。可家的方向已分辨不清,城里的路也找不到。他不丧气,也不后悔,内心有一种莫名的东西正恣意生长,丰盈着他扩展着他。
⑧晌午,一粒黑点从山脚下慢慢爬上来,原来是走村串户的一个卖货老头儿。了解情况后,老头儿从担子里掏了一包药粉给涂干西敷腿上的伤。涂干西问,到县城还有多远?还有四五十里地呢。走了两三天,我还没有走出十里路啊,我感觉自己走了好远呢!涂干西看着头发苍白的老头儿,突然想到父亲,他的鼻子一阵酸楚。娃儿,你不止走了十里啊!我一辈子也没有走你这么远的路呢!涂干西感觉老头儿的手和声音都在轻微地抖动着。
⑨回到家时,涂干西觉得似乎一下子过去了十年八年。爹正在给牛喂草料,听到动静转过身来,手里的一抱草滑落到地上。才两三天,爹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以前那个凶悍凌厉的父亲消失了,他的眼睛红通通的,满是哀伤。涂干西突然单膝跪地,爹,孩子错了!他看着父亲,就像看着一个老去的孩子。那一刻,他清晰地感到自己已跨越了父亲这座山。
(选自2021.2.27《西安晚报》,有删改)
15.小涵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这位少年的涅槃的过程,有四处困难,请帮他补充完整。(4分)
① ,离家出走→遇妇似母,② →坡地白骨,宣战征服→偶遇两狼,
__________________③→联想父亲,决意回家→单膝跪地,④
【答案】怨恨父亲,内心挣扎,毫无畏惧,承认错误
16.文中第⑦节有“山风吹起他浓密的头发,他的脸庞已开始呈现青年的模样了。"一句,那么青年的模样是这位少年表现出的什么模样?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4分)
【答案】
(1)面对两狼的威胁,涂干西抓,抵,挡,推,踹砸”一系列动作看出他的勇敢;
(2)第7节家的方向已分辨不清,城里的路也找不到,他不丧气也不后悔,看出他的沉着冷静;
(3)这会他有点想家了,甚至不怎么怨恨父亲了。看出他懂得宽容。
17.文中第⑤节多处出现雨,有何用意?(3分)
【答案】
(1)环境描写,写出了雷雨从小变大的恶劣的状态烘托人物心理,涂干西由着急、无奈、犹豫变得坚决果断。(2)推动了情节发展:因为避雨,才会有后文涂干西夜宿洞穴遇狼杀狼的经历,也才会实现个人的成长。
18.根据文章内容,以及链接材料,说说你对少年的涅槃”的理解。(4分)
链接材料:《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主要内容是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呆在悬崖上无法动弹,后来父亲找到他,通过父亲的鼓励,他能够走一步再走一步,终于得以脱险。
【答案】
(1)认知上(心灵上)的成长:文中涂干西起初对于父亲的评价是吝啬,刻薄和蛮不讲理,对于父亲的态度也是怨恨与不满;对于自己与生活,认为可以轻易实现很多想法。但是离家出走经历一系列磨难之后,更会真正理解父亲的不易,也更能够理解生活的不易,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小亨特在父亲的鼓励下相信自己,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
(2)行动上的超越:链接材料里小亨特在悬崖上完全动不了,他在父亲的鼓励下一点点走下悬崖,他完成了一次行动上的不可能;之前的涂干西面对一堆白骨是恐惧的,但很快赌气一样地决定睡在旁边,再到后面可以勇敢地和两狼搏斗,都是一种行动上的成长。
19.以下针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事,层次分明,结构清晰;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视角,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叙事更自由。
B第②节划线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这两个生动的比喻来展现涂干西对于父亲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与不满。
C文中第⑧小节卖货老头儿说到:“娃儿,你不止走了十里路啊!我一辈子也没有走你这么远的路呢!"其中“路”指的是经历;“这么远的路”指的是丰富的经历,比如杀狼。
- 文未涂干西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跨越了父亲这座山。跨越的意思是超越,他最终在经历磨难之后,他超越了父亲,完成个人的成长。
【答案】D
【解析】D错误的原因是跨越父亲这座大山的意思是之前对于父亲的怨恨如今变成了理解父亲。
三、作文(共55分)
20.请以“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范文: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总是在仲夏眺望着那一闪一亮的群星,它们用若有若无的眼神看着我,是那么的固执和坚守。
身边是微凉的夜风,和星辰作伴,共同在人间游离。我在这样一个夜晚,偶然认识了那位阳光男孩。
我躺在夜色下的草丛中,风吹草动,传来了萧条的声音。月亮不时地被乌云盖住,随之而来的又是一片阴影,但是依然有满天的星星散下来柔和的星光,静静的泻在了草地上。我嘴里叼着的狗尾巴草上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爬上了一只萤火虫。未曾发觉时,一个黑影已经扑了上来,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当我好不容易推开那堆不小的分量时,借着月光,才看见那是一个十分憨厚的胖男孩,正在小心翼翼的把萤火虫放进塑料瓶中。
“喂!你差点没要了我的命呀,胖子!”我揪了一颗狗尾巴草叼在嘴里,叉着腰,理直气壮地说。
那个男孩没回头,刚听见我说话就已经丢了萤火虫死命的往前跑。我没有反应过来,拾上瓶子追向他。别看他胖,可是跳埂子却灵活的像只野兔子。我费了很大的力才追上了他。胖男孩累得趴倒在麦地里,我好不容易逮住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的萤火虫丢了。”
从此之后,我便知道他原来是山梁后边的一个没娘娃,成天乱窜。庄里人都把他当成疯子对待,但我却对他有着别样的认识:他不傻,也不疯,只是从小野惯了。
胖子对我很友好,也很真诚,是胖子告诉我霜打后的玉米杆和甘蔗一样甜,是胖子告诉我怎样去逮呱啦鸡,去捉蟋蟀。久而久之,我和他建立了诚挚的友谊。
“胖子,你有什么理想吗?”我曾经在一个黄昏时分问他。胖子放下手中的麻雀,望着天空,他满怀希望地对我说:“我要做天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星。”
几年的时光,我没有忘记胖子的那句话。胖子,你的真诚就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我懂你的善良和真诚!
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统考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统考卷(word版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卷(word版 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本卷有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默写,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卷(word版 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