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件 (共51张PPT) (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940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件 (共51张PPT) (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940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件 (共51张PPT) (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940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件 (共51张PPT) (1)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9402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件 (共51张PPT) (1)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940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件 (共51张PPT) (1)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9402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件 (共51张PPT) (1)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9402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件 (共51张PPT) (1)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9402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说课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玛雅文明消失之秘,复活节岛文明消失之秘,宗教信仰,攀比石像,大兴土木,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资源短缺,掠夺资源,资源枯竭,文明覆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人们开矿,修水坝,建城带来哪些环境问题,为什么?
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会造成污染。修水坝对整个河流来说,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对生活在河水中的洄游生物来说,阻断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水坝上游,地下水水位抬高,库区水位提高容易引起滑坡等,对水坝下游,减少河流流量,泥沙淤积减少,河流入海口地区容易发生海水倒灌、侵蚀海岸,地下水水质变差等,大坝水体产生的巨大压力可使地层断裂,诱发地震。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最剧烈的地方,首先是环境污染,其次是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2. 两幅图所反映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图6.5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图6.6反映的是工业生产。图6.5的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破坏问题,但它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图6.6发展大规模、集约化的工业化生产,不仅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程度深,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1→3题。1.人类社会由原始文明时代向农业文明时代转变,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A.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食物B.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提高C.国家独立与民族经济迅速发展D.全球气候的变化更适合人类生存2.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来看,原始文明时代人地关系是A.谋求人地协调 B.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 D.崇拜自然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1→3题。3.图中四个阶段中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与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时代分别是A.原始文明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B.环境文明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C.环境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D.工业文明时代 环境文明时代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4→5题。4.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A. ①④②③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D. ②①③④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4→5题。5.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A. 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B.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大,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 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人口数量增加,导致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可在短时间内提高产量。
通过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场、牧业缩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的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
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能消除吗?4.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
破坏水利、水产减少;草场过载,植被破坏;风沙侵蚀、水土流失等。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很难消除。
人口素质低,生态意识差,盲目扩大耕地,形成恶性循环。
3.环境问题的分布地域差异
3.环境问题的分布全球
下图为“我国某地乡村聚落环境示意图”。回答1→2题。1.依据图中信息,图中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B.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C.临近河流,聚落呈团块状分布D.植被破坏导致荒漠化日趋严重2.该区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建筑物增多,季风受阻减弱,降水增多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C.过度樵采,荒漠化加剧D.占用耕地,粮食自给率下降
下图是我国各区域多年霾日数月际变化统计图。回答3→4题。3.霾天气多发生在A. 冬季B. 春季 C. 夏季D. 秋季4.我国霾天气东部多、西部少,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势B. 降水 C. 城市化水平 D. 植被覆盖率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回答1→2题。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鳌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
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3→4题。3.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技术 C.原料 D.市场4.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B.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下图为某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该社会发展阶段A. 人们依赖环境,崇拜自然B. 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 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 人类已经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图示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①植被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环境污染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乍得湖是非洲的大湖,湖水水位常随季节显著变化。完成3→4题。3.乍得湖在短短40 年间面积萎缩90% 以上,其主要原因为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B.降水减少,旱灾严重C.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及过度引水 D.河流补给水源枯竭
乍得湖是非洲的大湖,湖水水位常随季节显著变化。完成3→4题。4.乍得湖流域国家开展了对此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比较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加强人工降雨力度,增加降水量B.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C.恢复植被、开凿人工河道引水入湖和推广节水措施等D.让乍得湖周围的居民大量迁移至别处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5→7题。5.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A.改善环境质量B.人类与环境统一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物质资料生产6.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问题是A.控制人口规模B.转变发展模式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D.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5→7题。7.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完整版备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产力水平提高,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全球化,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当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环境趋于恶化,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玛雅文明的消失,征服自然,人地矛盾激化,矿山开采,高峡出平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当堂检测,读图完成2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