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一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一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共2页。
教师出示:2×4= 10×4= 12×4= 3×2= 20×2= 23×2=
教师:这些算式同学们会算吗?把你会算的算式计算出来?
学生计算后汇报:
学生:我会计算的算式有2×4=8、10×4=40、3×2=6、20×2=40。
教师:其它的题同学们会做吗?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12×4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这种计算我们还没有学过。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问题。(板书课题)
视频展示台上出示茶杯图。
教师:求一共有多少个茶杯,该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后回答:用12×4。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有4堆茶杯,每堆有12个,一共有4个12,所以用12×4。
教师:估计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学生:每堆有10多个,4堆一共有40多个。
教师:我们具体来算一算,同学们会算12×4吗?
学生:不会。
教师用纸块盖住十位上的“1”,出现2×4。
教师:同学们会算吗?(学生:会)把它算出来。
学生算出2×4=8。
教师:你能指出这8个茶杯在图上是哪8个茶杯吗?
学生指出,是盒子外的8个茶杯。
教师:还有哪些茶杯没有算?
学生:盒子里的茶杯。
教师:盒子里有多少个茶杯?
学生:1个盒子10个,4个盒子是10×4=40(个)。
教师用写有0的纸块盖住12的个位上的2,出现10×4。
教师:是这个意思吗?
学生:是!
教师:这个4该写在哪一位上?
学生:写在十位上。
教师:谁能把计算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讨论后回答:计算12×4时,先用2×4,乘得的积对着因数的个位写;再用10×4,乘得的积对着因数的十位写。
教师:最后的乘积是多少呢?
学生:48。
教师:在我们估算的范围内吗?
学生:是在我们估算的范围内。
教师:说明我们这道题做对了。看看书上是怎样做的?(学生看书)好,下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23×2。
学生计算略。
……
[简评:这个教学片断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将一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一起出现,让学生从中初步感知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二是充分运用了茶杯图。先是用茶杯图帮助学生理解12×4的意义,再在计算用茶杯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三是注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推动作用,用盖住个位数2和盖住十位数1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主动学习新知识。四是估算与笔算结合,用看笔算结果是否在估算范围内的方式,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一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1.一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一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