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展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重点:法律的作用,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
难点:理解法律的特征,区别道德与法律的行为
学法:情景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两幅图片《交通秩序的对比》,联想成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引出本课主题
讲授新课
一、法律的特征
(一)想一想(列举让座、无证驾驶、迟到三种行为图片)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哪些行为规范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从道德、纪律、法律角度引导)总结得出:法律、道德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点。道德、纪律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二)探究与分享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规校纪有什么不同。(多媒体展示表格,学生讨论填写)表格附的后面
(三)材料分析
1、展示两组材料:并设问我国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一:2020年 5月 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 2021年 1月 1日起实行。材料二: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常回家看看”列入修改法律条文中。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然后阅读课本内容完成自学思考题学生回答两个材料分别体现法律 明确法律、道德等规范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明确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不同。
帮助学生认识法津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结论:法律特征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探究与分享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前提。社会生活发展无止境,法律发展也无止境。建设法治中国,立法工作任务仍然艰巨。
设问:你认为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立法?(多媒体展示相关案例)(1)如图中的人格尊严权、个人信息需要专门立法。
(2)银行、移动通信乱收费、霸王条款等方面需要专门立法。(3)电子商务安全方面需要专门立法等。
(4)预防腐败国家立法
2、多媒体出示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四组图片总结得出: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其他规范的主要特征。
3、 播放视频:女子不带口罩,大闹银行,结合视频回答: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得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思考: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都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说一说:未成年人平等享有哪些权利?要平等履行哪些义务?
得出: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义务。说一说:“老虎”和“苍蝇”一起打,说明了什么?得出:任何人都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法律的作用
1、探究与分享出示图片和材料,设问: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
得出:法律的规范作用
(一)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播放视频和图片:《疫情防控中的权利和义务》,学生思考:公民和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得出法律作用
(二):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3、出示材料,设问
(1)小云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法律依据是什么?
(3)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举例说明吗?得出法律的作用
(三):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播放视频:《未成年人充值无效》得出法律的作用
(四)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明白:法律体系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创新明确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明确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帮助学生理解“法律保护合法权益”
课堂小结
1、法律和道德等规范相同点和区别
2、法律的三个特征
3、法律的四个作用
4、普遍约束力的三个表现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内容是法律的三个特征和四个作用,比较抽象,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法律,对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在导入部分,让学生比较图片,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规则,在比较分析中意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接着通过分析两组材料,通过老师的启发初步认知法律的制定形式,之后过渡到法律的特征。法律的特征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其实是一个难点,因为要深刻的理解需要很多知识作为铺垫,例如:要明确有国家制定或认可这一特征,其实需要人大制度,全国人大职权等方面的知识作铺垫。鉴于此,教师用书上也建议:对于这一知识点。采用典型材料说明即可,不要过多的展开深入。明确法律的特征之后再通过合作填写 90页表格进一步来了区分法律、纪律和道德的不同。在小组合作中自我解决疑问,产生思维的碰撞,促进了生生互动。本节内容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语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优势,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情感。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设计的活动多,可能与的课堂有限时间发生冲突,这就要求老师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2156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法律保障生活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学习目标,教学故事一,小组合作,教学故事二,知识梳理,课堂训练,敬畏法律 善待他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幻灯片出示课题,师生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