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回顾已学内容,科技馆,阅读材料,今天印刷业的发展,现代印刷设备,当代毕昇王选,司南模型,第三展区火药的应用,火药是怎样发明的,突火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元朝建立于1271年,建立者是忽必烈,都城在大都。2.实行行省制度;西藏和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回想元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2.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了什么制度?此时,边疆哪些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第一展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它是隋唐时期发明的。它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2.辽、宋、西夏、金时期,进一步发展。原因是刻书很盛行。
阅读教材第59页内容,找出下列问题:1.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是什么?何时发明的?其发明有何意义?2.它什么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上图作品是《金刚经》。它是唐朝时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这种印刷术比手抄笔录更省时、更省力。
材料一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书印好后,雕版也就被废弃了,既浪费材料,也浪费人力,浪费时间。材料二 宋太祖时期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雕版堆积如山。雕版印刷术有哪些缺陷?
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不能修改,浪费大量的木板。
谁改进了雕版印刷术,发明了什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一步:胶泥制活字,再放到火里烧硬。第二步:排版,把活字排在撒有松脂和蜡的铁板上加热,固定后冷却。第三步:上墨印刷。第四步:拆版。铁板再加热,取下活字,还可以再次排版。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昇的创新“新”在哪里?
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毕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活字印刷有哪些优点?
既经济又省力、省时,可反复使用。方便灵活,发现错误还可以改动。
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法
后来,活字印刷术又有什么发展?王祯还有什么贡献?
后来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术是怎样向外传播的?其发明有何历史意义?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意义:促进了我国以及世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阅读材料:材料一 ( 造纸术发明前)要花10塔兰特才会买上一部圣经,一座葡萄园只能换得一部弥撒书。材料二 造纸术发明后,英国学者韦尔斯这样评述:“世人的知识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并远为活泼有力的时期,它不再是从一个头脑到另一个头脑的涓涓细流;它变成了一股滔滔之洪流,不久就有数千万计的头脑加入这一洪流。”材料三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你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印刷品种类、数量大大增加,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第二展区:指南针的应用
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它有哪些缺点?
由铜盘和磁勺两部分组成;根据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缺点:体积大,磁性小,转动不灵活,没能广泛使用。
指南针是何时出现的?有何优势?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哪些方面?它是怎样传入欧洲的?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优势是体积小,磁性大,转动灵活,便于广泛使用。指南针可用于军事、生产、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南宋时,阿拉伯人把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入欧洲。
材料一 指出材料一中仪器的名称、功能和发明时间。
汉代的司南,宋朝的罗盘针;指示方向的仪器。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 朱彧《萍洲可谈》材料三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 南宋 赵汝适《诸藩志》(2)材料二、三各反映了什么问题?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中国最早)。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非常重要。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3)材料四与前面三则材料有何联系?(4)指南针的广泛应用有何重大意义?
(3)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4)它的应用,为后来中国及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
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爆竹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呢?
火药最主要的用途是运用到哪一领域?何时开始运用到这一领域?宋元时期的主要火器有哪些?
军事领域。唐朝末年开始运用。主要火器有火箭、突火枪、元代铜火铳。
5.火药和火器是怎样向外传播的?
3.火药除了制作武器用于军事,还有哪些用途?
4.宋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我们现在的火箭发射是否有相同之处?
3.火药可用来制造鞭炮、开山修路、开采矿山等。4.都是利用燃烧产生推动力,推动物体向前、升空。5.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材料一 在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材料二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析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有何影响。
火药传入欧洲,改变了作战方式和作战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第四展区: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样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近代思想家培根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谈谈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发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假如四大发明没有传入欧洲,尤其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传入,就不会有近代中国的屈辱,也不会令今天的欧洲比中国强大。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1.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加速了欧洲乃至全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2.文化与文明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才能互相促进,更快地发展。
1.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2.宋代由于民族政权并立,战乱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但是宋代驿站比较发达,陆上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1.阅读教材第62页内容,找出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表现有哪些?
2.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说说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及航线。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宋代的海路形成的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4.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有何影响?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说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历史与现在的对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授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印刷术,指南针,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费工费时,浪费材料,不能修改,只能印制一种书籍,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毕昇,转轮排字法王祯,铜活字印刷,隋唐时期,元朝中期,发展历程,沈括《梦溪笔谈》,活字印刷术的意义,活字印刷术的传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