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备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耕织图》,推广的高产农作物,马铃薯,向日葵,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手工业的发展,二商业的发展,《盛世滋生图》局部,原来的农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原因:清初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水利兴修:(3)粮食种植: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1)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传统手工业)(2)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如:江宁著名机户李扁担 李东阳
(1)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2)陆路和水运发达。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如:盛泽镇 汉口镇
北京 江宁 扬州 苏州 杭州市 广州等大城市 工商业繁荣。
(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和徽商。
例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主要贩卖?
到 乾隆 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 “票号” ,便于货币流通。
与晋商相匹敌的是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
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书98页课后活动:1、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增加接近35%。 因素: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2、国外引进的作物与清朝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玉米、甘薯和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产量高很多。 它们的引种和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的增长。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社会经济恢复,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消极: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开荒垦田,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②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③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分组讨论:2、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1.清朝前期,主要经济成分( )A.小农经济 B.工商业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完整版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康乾盛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精品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人口的增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工厂机械制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