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数学专项解题方法归纳探究(全国通用)
高考数学专项解题方法归纳探究(全国通用)模板19 不等式(原卷版)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专项解题方法归纳探究(全国通用)模板19 不等式(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模板一、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代数式的取值范围
1.模板解决思路
利用几个变量的范围来确定某个代数式的范围是一-类常见的综合问题,解这类题目时,常利用不等式性质3的推论即“同向(异向)不等式的两边可以对应相加(相减)”。但应注意,这种转化不是等价变形,在一个解题过程中多次使用这种转化时,就有可能扩大真实的取值范围,得出错误答案.正确解法是先建立待求范围的整体与已知范围的整体的等量关系,再通过“一次性不等关系的运算”,求得待求的范围.
2.模板解决步骤
①第一步;把待求的代数式用已知的两个代数式表达出来,即令c=ma+nb(其中m,n为常数),并求出m,n的值
②第二步;分别求出ma,nb的取值范围
③第三步;求出ma,nb的取值范围即得代数式c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1.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 | 别名 | 性质内容 | 注意 |
1 | 对称性 | a>b⇔b<a | ⇔ |
2 | 传递性 | a>b,b>c⇒a>c | 不可逆 |
3 | 可加性 | a>b⇔a+c>b+c | 可逆 |
4 | 可乘性 | a>b,c>0⇒ac>bc a>b,c<0⇒ac<bc | c的符号 |
5 | 同向可加性 | a>b,c>d⇒a+c>b+d | 同向 |
6 | 同向同正可乘性 | a>b>0,c>d>0⇒ac>bd | 同向 |
7 | 可乘方性 | a>b>0⇒an>bn(n∈N,n≥2) | 同正 |
知识点2.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依据
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等于零,那么a=b;
如果a-b是负数,那么a<b;
还可以表示为:a-b>0a>b; a=b<0a<b
例题1
设不等式的解集为.
(Ⅰ)求集合;
(Ⅱ)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2
已知函数.
(1)请写出函数在每段区间上的解析式,并在图上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
(2)若不等式对任意的实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模板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1. 模板解决思路
(1)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
一是各项或因式为正值,
二是和或积为定值,
三是各项或因式能相等,
即“一正、二定、三相等".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常用方法
①拆项、添项、配凑
此法常用在求分式型函数的最值中,
如
②常值代换
这种方法常用于“已知ax+by=m(a,b,x,y均为正数),求的最小值”和“已知“=1
(a,b ,x,y均为正数),求x+y的最小值”两类题型.
2.模板解决步骤
①第一步;将要求最值的表达式变形为两项和或积的形式
②第二步;利用基本不等式将变形后的代数式放缩为一个定值.
③第三步;写出等号成立的条件,求出最值
知识点一、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如果a>0,b>0,≤,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其中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2.变形:ab≤2,a,b∈R,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a+b≥2,a,b都是正数,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知识点二、最值定理
(1) 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即若a>0,b>0,且a+b=M,.M为定值,则ab,等号当且仅当a=b时成立
即atb=M,M为定值时,(ab )max=
(2)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即若a>0,b>0,且ab=P,P为定值,则a+b≥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即ab=P,P为定值时,(a+b)max=2 .
例题1
已知函数.
(1)若,求不等式的解集;
(2)对于任意的正实数,且,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2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图象与直线围成区域的面积;
(2)若对于,,且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专项解题方法归纳探究(全国通用)模板01 集合专项练习(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专项解题方法归纳探究(全国通用)模板01 集合(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求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集合的运算问题,求集合中参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专项解题方法归纳探究(全国通用)模板18 数列专项练习 (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