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PPT课件+美术教案
- 沪教版美术四下4.1纸片的组合 优秀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沪教版美术四下4.2纸卷造型 优秀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沪教版美术四下4.2纸卷造型 优质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沪教版美术四下5.1小邮票大世界 优秀课件PPT 课件 4 次下载
- 沪教版美术四下5.1小邮票大世界 优质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7 纸片的组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四年级下册7 纸片的组合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板书设计,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年级:四年级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概述
基于课标,对于四年级纸工学习领域有以下目标,学会用形状等基本知识,运用折叠、切挖、插接和组合等方法,进行有意图的造型活动,并对媒材的形状和材质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的各种材料,进行联想和创作。
本课是纸工课,所在的单元主题为“纸的造型”,单元教学目标为,通过纸片、纸卷的组合造型,掌握纸的各种制作方法,提高纸造型的能力。此课为本单元第一课,是以纸片图形的组合为主,第二课的《纸卷造型》则以纸卷造型为主。
(二)具体分析
1、图形设计
一年级纸工课《美化人行道》、三年级《剪出来的动物》已要求学生了解美术造型的基本语言,即几何图形、象形图形,掌握用图形变化与设计的基本思维。
2、组合规律
关于组合规律,二年级纸工课《彩纸片的组合》已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均衡美要素,能够将彩纸片图形按照色彩、大小、疏密、前后对比关系拼贴平面作品。
3、插接方式
关于纸张插接,在以往的教材中,并没有该技能的要求,所以该技能作为这一节课的新授知识,也是本课的难点。为之后的《纸卷造型》学习打下基础。
4、材料辨析
关于综合材料,上学期《献给老师的花》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剪贴综合材料,但并未涉及对材料辨析能力的培养。本课要求学生学会根据作品构思选择相应的纸材,为之后五年级的学习要求打下基础,如制作创意入场券、纸质航天模型、建筑设计等,都需要学生具备对于材料的辨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知识基础
1、图形设计:学生已掌握基本图形种类,即几何图形/象形图形的设计变化。
2、组合规律:学生已掌握平面对比关系,如色彩、大小、疏密。
3、材料辨析:初步具备综合材料也可美化作品的概念。
(二)学生技能基础
1、插接方式:掌握对折剪对称图形,多折剪得出重复图形的技能;能熟练运用剪刀;能准确定位图形的中心。
(三)学生生活与兴趣基础
1、黄浦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学生有代入感。
2、学生在生活中有欣赏雕塑的体验,对立体雕塑有兴趣。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设定了本课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立体构成中通过各种空间对比形成的均衡美。
掌握使插接雕塑站立稳固的插接口制作要点。
懂得根据作品质感选择相应的纸材。
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中归纳出大小、高低、疏密对比的立体构成均衡美要点。
在尝试中讨论出剪二分之一长度能使两个插件连接牢固并且稳定的方法。
在游戏中选择与作品构思相符的纸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欣赏城市雕塑等立体构成中的美感。
对纸艺有兴趣,对综合材料表现作品有兴趣。
能合理应用纸材,有良好的分类和整理意识。
教学重点:立体构成中的均衡美。
教学难点:插接稳固的要点。
四、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围绕目标、重点及难点展开,为了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对旧知的应用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材料辨析能力,我作了以下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景导入
以黄浦区创建文明城区为背景,讨论让城市更美好的元素,如绿化、雕塑……
欣赏插接雕塑的图片,引出用纸片图形组合制作微型纸质雕塑的学习内容,揭示课题《纸片的组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生身边的所见所闻,自然的引入课题,能使学生感受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艺术能美化环境,提升生活品味。
(二)图形的回忆
1、观察插接雕塑图片,找出基本图形。
2、学生回忆已学图形类型,小组开火车列举几何与象形图形。
【设计意图】开火车的方式意在以简单快速的方式,唤醒学生对于图形的记忆。培养学生对于旧知的应用能力。
比较与归纳
1、欣赏平面与立体两幅作品,比较差异并归纳立体构成中均衡美的表现要点:
大小对比
高低对比
疏密对比
【设计意图】关于均衡美的对比要素,学生对应着已学的平面作品,更容易引申至对于立体作品的思考。将学生的观察对象突破维度的局限,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四)尝试与讨论
1、运用两张纸片,尝试剪插口,并插接纸片。要求:稳定、牢固。
2、尝试并交流,归纳总结出插接要点:双方各剪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对于插接的方法,让学生自行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最终将成功学生插接范例作样板,总结纸张之间插接稳固的要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五)观察与选材
欣赏三个不同材质的雕塑作品图例:玻璃、塑料、金属。
学生说出不同材质表现的特性及感受。找到适合表现的纸材。
学生根据自己创作兴趣,选择相应的纸材小组。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图片并配对相应的纸材,根据作品构思自行选择想要运用的纸材,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同时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辨析能力。
(六)示范与指导
教师示范插接大主体。
教师示范:剪大主体→剪插口→插接→调整至稳固
学生上台,拿一张纸,用折叠的方式使得大主体站立稳定。引导学生根据能力不同分层作业。
教师示范插接小插件。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用折叠剪的方式得到大小一致的重复图形。
教师示范:剪小主体→剪插口→插接→调整至稳固剪,提醒学生疏密对比。
学生欣赏作品范例。
4、教师出示作业要求:
(1)大主体不倾倒,小插件不掉落。
(2)用大小、高低、疏密对比表现均衡美。
(3)两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件插接雕塑。
(4)结合形式或美感,给作品命名。
【设计意图】教师分解示范使学生快速明了整个制作步骤。学生合作的形式也有利于他们互相探讨、启发,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
(七)展示与评价
学生填写自评单。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根据本课知识点进行美术专业语言自评。
同伴进行补充点评。
【设计意图】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要求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自评互评。作业要求与评价也结合了本课知识点。使学生养成运用美术专业术语点评作品的良好习惯。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以本课知识点深入,引出本课需掌握的技能与方法,最后达成的作品效果,以此为主线设计了本课板书,该板书不仅作为本课的知识点梳理,同时也作为学生的作业要求和评价标准,达成一致。
六、小结
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理念是希望从教材、学生基础出发,达到目标设计、活动设计、作业设计、评价设计的一致性,用合理的设计来发展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与情感,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7 纸片的组合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课 型 , 教 材 , 年 级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7 纸片的组合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与感受,讨论与分析,设计与制作,展示与评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二年级下册10 彩纸片的组合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