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赏 采茶灯 课件PPT+素材 课件 9 次下载
- 《绣荷包(云南)》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 欣赏 采茶调 课件PPT+素材 课件 8 次下载
- 欣赏 王大娘钉缸 课件PPT+素材 课件 8 次下载
- 欣赏 绣荷包(山西) 课件PPT+素材 课件 7 次下载
湘艺版七年级下册月儿弯弯照九州 王大娘钉缸教案及反思
展开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江苏的民间小调,能随乐哼唱,并能富有感情地背唱《月儿弯弯照九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谈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体会江苏的民间小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对本课学习的民间小调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能用简介的语言概括小调的基本特征。尝试用民歌中常用的“同头同尾”的创作方式,编创2-4小节旋律。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并总结小调的特点及民歌创作实践
2、教学难点:运用 “同头换尾”的方式,微音乐材料续写旋律
教学过程:
新课教授
欣赏《月儿弯弯照九州》
(1)聆听老师范唱歌曲《月儿弯弯照九州》。
(2)引导学生探讨歌曲表达的心情。
(3)老师简介歌曲的来历。
唱词:七字句的结构形式。
旋律: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
(4)随乐学唱歌曲1-3遍。
(5)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课堂探讨与延伸
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五首歌曲有什么共同点?
2、听辨活动:播放小调、山歌、劳动号子等三首民歌片段,巩固复习汉族民歌的相关知识。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
(1)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点。
(2)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强烈。
(3)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
(4)唱词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和规整化。
(三)小调的概念:小调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流行于城镇、里巷的民间歌曲,在艺术上有较多的加工。其音乐结构大多方正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
(四)创作与实践——“同头换尾”
1、学生听赏老师弹唱《牵牛花开羊跑青》《信天游》《草原情歌》中的三个音乐片段。让学生找出每个片段中上下句的结构规律,引出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
2、分组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为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续写四个小结的旋律片段。
3、分组演唱自己创作的旋律片段,并引导学生评价、探讨、修改、完善。
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下册月儿弯弯照九州 王大娘钉缸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下册月儿弯弯照九州 王大娘钉缸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教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艺版七年级下册月儿弯弯照九州 王大娘钉缸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艺版七年级下册月儿弯弯照九州 王大娘钉缸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浅尝《月儿弯弯照九州》,细掘《月儿弯弯照九州》,展出《月儿弯弯照九州》,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下册月儿弯弯照九州 王大娘钉缸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下册月儿弯弯照九州 王大娘钉缸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浅尝《月儿弯弯照九州》,细掘《月儿弯弯照九州》,展出《月儿弯弯照九州》,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